![]()
王阿姨最近有些心煩。事情要從半年前說起,她偶然發現自己左手大拇指上的指甲,慢慢出現了一條豎向的黑線。開始她沒太在意,只當是家務累的,指甲磕碰中留下了小瘀傷。可幾個月過去,黑線不但沒有淡下去,反而越變越寬,還出現了輕微的隆起。
這下女兒急了,非讓王阿姨去醫院查查——誰能想到,這條不起眼的黑線背后,竟潛藏著大危險。
![]()
你以為指甲變化只代表微量元素缺乏、貧血或者消化不好?其實,有一種特殊的變化,真的千萬別忽視。據臨床資料統計,指甲出現不明黑線、顏色加深并逐漸增粗,有一小部分人竟然真的被查出皮膚癌——“甲下黑色素瘤”。
尤其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一癥狀更要重視。很多人以為“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實際上卻可能是健康的“敲警鐘”。那么,指甲到底有哪些變化需要我們引起警覺?怎樣辨別普通斑痕與嚴重疾病的信號?又該如何做好日常預防?
平時生活中,指甲確實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像常見的月牙減少、表面凹凸、顏色暗淡,多半和壓力、營養、貧血、慢性疾病有關。但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一個“不溶于水的黑線”,悄悄出現在指甲中間,并且隨著時間慢慢加寬加深,甚至指甲表面出現破損或者腫脹,怎么處理都不褪色?
![]()
據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專家分析,這類持續性、單側黑色縱向條帶,尤其是發生在拇指或大腳趾上,需要高度重視。
數據顯示,甲下黑色素瘤約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0-20%,但因癥狀不典型,國內約80%的患者初期未能及時就診,往往等到“指甲黑線增多、甲溝腫脹潰爛”才察覺,診斷時已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此外,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研究指出,指甲顏色變化的相關病例中,約有3%最終明確為甲下惡性腫瘤。雖然總體發生率不高,但一旦出現,進展快、轉移早、預后差,對中老年群體尤其危險。
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給出的臨床觀察發現,如果指甲出現以下特征時,尤其需要盡早去正規醫院排查。
![]()
黑線逐漸變寬:早期可能只有0.5毫米,但短期內加寬到2-3毫米,且顏色從淺褐淡黑漸變為深黑甚至發藍。
甲板變形或破損:指甲表面隆起、破裂甚至部分剝離,并伴有局部紅腫、壓痛。數據統計,此類癥狀中,超過25%合并有皮下結節,提示腫瘤可能波及周邊組織。
伴隨甲周皮膚色素沉著:不單只是指甲出現黑線,連周圍皮膚也漸漸變暗發黑,即“色素暈”,這被認為是甲下黑色素瘤的強提示信號。研究表明,此類患者及時手術干預,5年生存率從20%提升至60%以上,早診意義重大。
不過,并不是所有指甲黑線都等于癌變。除去惡性腫瘤,某些良性色素痣、藥物反應、真菌感染也會導致指甲或指甲周圍顏色改變,但持續加重、不易去除、伴甲型變化更應當心。而那些“拖了半年還不去就醫”的人,往往等情況嚴重了才后悔莫及。
![]()
協和醫院皮膚科醫生為廣大中老年朋友提出三點具體建議,幫你及早發現和應對風險:
定期自查指甲變化
每月洗手、修剪時,特別注意拇指和大腳趾。發現顏色不均、突現黑線、指甲形狀改變,別怕麻煩,要及時拍照留存對比。
一旦發現不明黑線,2周未消退立即就診
不要自行摳刮或用藥。正規醫院皮膚科或腫瘤專科可通過皮膚鏡檢查、影像學等手段,初步明確良惡性,避免延誤。
![]()
調整生活方式、防止腫瘤高風險
遠離手部、腳部創傷、反復摩擦刺激;控制高糖高脂飲食,避免吸煙和二手煙;日常注意防曬,減少紫外線直接暴露,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約有10%的黑色素瘤與日曬相關。
如果家族中有皮膚癌史或者本身患有色素痣較多,更應定期體檢,及早干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