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讓經典童話照進成年人的現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告別,只有被忽略的責任與遺忘的初心。
中法合作音樂戲劇《小王子》由央華戲劇與法國國家人民劇院聯合制作,將這部全球聞名的法國文學瑰寶,以創新的“音樂戲劇”形式搬上舞臺。
![]()
![]()
01 玫瑰:愛是卸下偽裝的勇氣
在小行星B-612上,小王子曾以為玫瑰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玫瑰嬌艷卻帶刺,用驕傲掩飾脆弱:她要小王子每天澆水,要玻璃罩抵御風霜,還謊稱自己與太陽同時誕生。
年輕的小王子讀不懂她的口是心非,只覺得疲憊又委屈,最終決定離開。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中,13歲的李一辰以清澈純真的氣質飾演小王子,而玫瑰的角色則展現著那種令人心疼的任性——用驕傲保護脆弱,用謊言索取關愛。
“我應該猜得出來那藏在她可憐的小計謀后面的所有柔情。花兒就是這樣反復無常的呀!我太年輕了,我真不知道怎樣才能愛她……”
離開的前夜,他沒有指責玫瑰的任性,也沒有抱怨自己的付出,只是默默做完了最后一件事——仔細清掃星球上的三座火山,給玫瑰澆了最后一次水,輕輕為她罩上玻璃罩。
“再見了。”小王子輕聲說。
玫瑰忽然卸下所有驕傲:“我真傻,原諒我,祝你幸福。”她甚至讓小王子拿走玻璃罩,“我用不到它了”。
沒有爭吵,沒有辯解,兩人都用行動代替了情緒。小王子用責任為這段關系收尾,玫瑰用道歉放下了驕傲。
正如狐貍后來告訴小王子的“一旦你馴服了什么,就要對她負責,永遠的負責”,成年人的告別從不是分對錯,而是像他們這樣,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說的話說軟,讓這段關系帶著最后一絲溫柔,體面退場。
![]()
02 狐貍:離別是另一種形式的陪伴
抵達地球后,小王子遇到了等待被“馴服”的狐貍。狐貍說:“對我而言,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小男孩沒有什么不同。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創新地引入詩歌維度,通過北京大學董強教授擔任詩歌顧問,精選與《小王子》文本精神相呼應的中法詩歌,并由薛飛飾演的新增角色“詩人”來傳遞這些哲理。
“假如你馴服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了。對我而言,你就是舉世無雙的;對你而言,我也是獨一無二的……”
于是他們約定每天下午四點見面,從三點開始,狐貍就會因為期待而感到快樂。
離別來臨時,狐貍紅著眼眶,卻沒說一句挽留,只告訴小王子一個秘密:“正是你為玫瑰花費的時間,才讓她變得重要。”
她還笑著說:“你看,你看見那邊的麥田了嗎?我不吃麥子,那對我沒用,可是你有一頭金發,麥子使我想起你,我甚至會愛上風吹麥浪的聲音。”
沒有沉溺于離別之痛,狐貍把相處的美好變成了小王子的“專屬記憶”。
“只有用心去觀察,才能看得真切;最根本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從此,麥田不再是普通的農田,成了藏著溫暖的風景;風的聲音不再是尋常聲響,成了思念的信號。
成年人的告別,從不是清空回憶,而是像狐貍這樣,把好的留在心里,讓這段關系變成彼此的“獨家禮物”,想起時全是溫暖,沒有遺憾。
![]()
03 飛行員:分離是藏在星光里的相見
在撒哈拉沙漠,小王子遇見了迫降的飛行員。八天里,他們一起修飛機、看日落,成了彼此的依靠。
當小王子決定回到自己的星球時,他輕聲對飛行員說:“我的身體太重,帶不走了。”飛行員懂,這是永別。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中,一位法國著名的演員弗朗索瓦·德布洛克飾演飛行員,而劇中還有一位5歲的“小小王子”登場。這種不同年齡段的演員陣容,恰恰體現了導演讓·貝洛里尼想表達的“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人群之間的交流之美”。
離別前,小王子給了飛行員一份特別的禮物:“我會住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在某一顆星星上微笑著,每當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就會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他還說:“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后來小王子消失了,但每當夜晚來臨,飛行員仰望星空時都會微笑——他知道,有一顆星星上,住著他的朋友。
沒有撕心裂肺的難過,沒有念念不忘的糾纏,小王子把自己藏進了星星里,用“星光”繼續陪伴飛行員。
成年人的告別從不是“再也不見”,而是像他們這樣,把對方放進心里,讓分別變成另一種形式的陪伴:你不在我身邊,但我看見星星,就像看見你。
![]()
央華版的創新:音樂、詩歌與多元演員的融合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不僅忠實于原著精神,更在藝術形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
該劇定位為“音樂戲劇”,邀請了民謠詩人鐘立風、獨立音樂人小六、創作型歌手凡清三位風格迥異的音樂人加盟。在排練過程中,音樂并非預設,而是與文本同步生長的集體即興創作,演員們帶來的靈感火花被直接融入戲中,使得音樂成為敘事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該劇的另一大創新是引入詩歌的維度。舞臺上誕生了一個全新角色——一位游歷四方、洞察世事的“詩人”(薛飛飾演),象征著另一個時代的凝視者。
導演讓·貝洛里尼在來信中表示,他希望通過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演員之間的交流互鑒,深化原著關于傳承與聯結的理念,探討“我們何嘗不是他人的小王子”這一命題。
他說:“在我想象的作品里,這種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人群之間的交流之美,因其文化差異而精彩,存在于彼此互鑒、共同成長之中。”
![]()
![]()
演出信息:一場跨年度的中法藝術盛宴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將于2025年11月在武漢開啟全球首演,并陸續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直至2026年赴法國演出。以下是具體演出安排:
2025年演出安排:
武漢·湖北劇院 11月15日19:30、16日14:30/19:30 演出3場
南京·江蘇大劇院 11月22日14:30、23日14:30 演出2場
合肥·包河鳳凰劇院 12月5日19:30、6日19:30 演出2場
杭州·杭州劇院 12月14日14:30/19:30 演出2場
沈陽·盛京大劇院 12月20日13:30、21日13:30 演出2場
2026年巡演安排:
2026年3月-5月 國內巡演10站
2026年5月22日-24日 法國巴黎北方布夫劇院
2026年5月30日-6月6日 法國國家人民劇院
法國駐武漢副總領事羅冉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去年來漢演出的中文版話劇《悲慘世界》已證明武漢觀眾對法國經典的熱情與法國團隊再創經典的實力。他盛贊本次創作融入中國唐詩是“吸收中國文化靈氣”的精彩對話。
![]()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遇見又不斷告別的旅程。就像小王子的三次離別,沒有轟轟烈烈,卻都帶著成年人該有的成熟:不消耗自己,不糾纏對方,不辜負過去。
莫言說:“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愿我們都能像小王子一樣,結束一段關系時,不慌不忙,不怨不恨;放下時心無波瀾,回憶時全是溫暖;告別后帶著彼此的好繼續前行,正如他所說“當你撫平你的憂傷時,你就是我永遠的朋友”,讓每一段關系,都能在最后留下最美的模樣。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用戲劇、音樂與詩歌的融合藝術,為所有觀眾——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帶來一場觸及心靈、重溫初心的“星光之旅”。
央華版音樂戲劇《小王子》
藝術總監/王可然
總策劃/郭文鵬、闞凌云
改編自安托萬·德-圣埃克蘇佩里(法)小說
劇本改編/讓·貝洛里尼(法)
導演/讓·貝洛里尼(法)
藝術合作者/安娜伊思·馬田(法)
監制/張朝慧、何弭、游國梁
總制作人/安娜伊思·馬田(法)、李峻豪、汪逸
中方導演/張瑞
制作人/風箏、張超
導演助理、舞臺監督/周靜怡
中文翻譯參考/馬振騁
詩詞顧問/董強
演員/弗朗索瓦·德布洛克(法)、薛飛、李一辰、金珍禾
歌手/鐘立風、小六、凡清
鍵盤、手風琴/陳敏華
舞美設計/讓·貝洛里尼(法)、李耿
燈光設計/讓·貝洛里尼(法)
原創音樂/克萊蒙·格里弗(法)、讓·貝洛里尼(法)、鐘立風、小六、凡清
音樂指導/克萊蒙·格里弗(法)、讓·貝洛里尼(法)
服裝設計/法妮·布魯斯特(法)
海報原畫/劉霓娜
平面設計/一千遍工作室
現場翻譯/李欣、石顏毓、謝思潤
執行制作人/黃仁虎
服裝設計助理/洪祖俊
舞美設計助理/姚季武
投影、字幕/王好雨
音效執行/馮瀾
小道具/陳諾冰
“大戲看北京” 文藝創作孵化平臺·創研基地創作項目
出品、制作/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法國國家人民劇院
聯合出品/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大麥Mailive
湖北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支持單位/
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市場推廣/
安徽劇有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文學共建單位/
教育部中國話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