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臺北馬場町的午后,空氣稠得像凝固的血。毛人鳳攥著腰間手槍,喉結滾了滾,沖劊子手吼出那句后來被載入史料的狠話:“用點射!一槍一個,敢出岔子提頭來見!”
這話聽得旁邊特務都發怵 —— 尋常處決都是亂槍掃射,哪用得著這般較真?要知道,被押上來的四人里,領頭的吳石可是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正兒八經的中將高官。能讓蔣介石的 “鷹犬頭子” 毛人鳳親自監斬還如此緊張,這吳石到底藏著多大的分量?
![]()
故事得從十年前說起。1940 年日本陸軍大學的課堂上,福建籍學員吳石的成績常年霸占榜首,同期的日本同學都佩服這 “中國儒將” 的才華。沒人能想到,這位后來主持國民黨國防部史政局的高官,心里早就裝著另一本賬。抗戰時他跟周恩來、葉劍英會面后就看清了:“國民黨這攤子,不亡沒有天理。”
1947 年上海錦江飯店的密室里,好友何遂帶著中共地下黨領導人找上門。這位辛亥革命元老拍著吳石的肩:“虞薰,國家出路不在南京在延安。” 吳石沒猶豫,當場答應投身隱蔽戰線。他有個 “戎馬書生” 的印章,往后的日子里,這枚章蓋過的不只是軍事檔案,還有無數送向大陸的絕密情報。
![]()
淮海戰役前,吳石親筆寫了封介紹信給徐州 “剿總” 參謀長李樹正,讓中共地下黨員吳仲禧直接進了機要作戰室。華中 “剿總” 的《作戰態勢旬報》剛出爐,轉眼就通過他的手送到解放軍指揮部,上面連國民黨軍的番號、兵力部署都標得清清楚楚。渡江戰役前,長江沿岸的防御工事圖更是經他手傳到黨中央,難怪解放軍能精準突破防線。
1949 年 8 月,福州都要解放了,吳石卻主動請纓赴臺。好友吳仲禧勸他:“你都 55 歲了,犯不著去虎口。” 他只嘆口氣:“為人民做的事太少,現在還有機會怎能退縮?” 帶著家眷上島時,他心里跟明鏡似的 —— 這一去大概率是單程票。
到了臺灣,吳石的參謀次長身份成了最好的掩護。他跟華東局派來的交通員朱楓搭上線,每周以 “探親” 為幌子交接情報。朱楓后來給丈夫寫信說:“個人的事暫且放下,更重要的事等著去做。” 這對未曾謀面卻心意相通的戰友,把臺灣的戰略防御圖、登陸點資料源源不斷送回大陸,解放海南島的戰役里,這些情報幫解放軍打了場漂亮的以少勝多。
![]()
變故出在 1950 年 1 月。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后叛變,整個地下黨組織瞬間被撕開缺口。吳石第一時間安排朱楓撤離,可還是晚了一步 —— 朱楓在舟山被捕,隨身的情報線索直指吳石。3 月的一個清晨,保密局特務闖進吳石家時,他正在書房整理史料,神色平靜得像在接待訪客。
審訊室里的酷刑沒能撬開他的嘴。特務把燒紅的烙鐵按在他身上,硬生生折磨得他一只眼睛失明,可問來問去只有一句話:“情報是我一個人搞的,與旁人無關。” 后來獄友回憶,昏暗牢房里,吳石借著微光讀《中國文學史》,字跡模糊得要湊到眼前,卻從沒斷過。
![]()
6 月 10 日那天,吳石整理好軍裝,跟朱楓、陳寶倉、聶曦三位戰友互相點頭致意。走向刑場時,他背脊挺得筆直,路過特務身邊時甚至微微頷首。毛人鳳盯著他的背影,手心全是汗 —— 他怕啊,怕這等硬骨頭臨死前喊出什么動搖人心的話,更怕亂槍掃射有疏漏,讓吳石留下活口。要知道,蔣介石親自核準的殺人令,出一點錯他都得掉腦袋。
槍聲響起時,吳石面朝大陸的方向。后來人們在他的遺物里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這顆赤誠之心,直到 1994 年才魂歸故里,安葬在北京香山公墓。
![]()
毛人鳳以為點射能斬草除根,可他沒算到,吳石傳遞的情報早已改變戰局。更沒算到,這場處決暴露了特務系統的恐慌 —— 之后半年里,臺灣當局大肆清洗 “嫌疑分子”,軍政系統人人自危,反而讓更多人看清了其獨裁本質。周恩來總理得知噩耗后,立刻安排人保護烈士家屬,那句 “絕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成了對烈士最好的告慰。
如今再看馬場町的那段歷史,毛人鳳的狠勁早已被遺忘,倒是吳石臨刑前的從容成了永恒。這位 “戎馬書生” 用生命證明:真正的信仰從不怕槍口,就像他墓碑上刻的那樣 —— 丹心向北,碧血長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