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全國物理和化學競賽成績揭曉,河北隊的表現也引發大家的關注和討論。這其中,我表達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河北隊在頂尖學科競賽中的競爭力正呈現下滑的趨勢,而且也分析了一些其中的原因。但也有網友不太認同,他覺得未來河北的競賽成績可能會越來越好,理由是他觀察到,周邊有許多小學五六年級成績拔尖的孩子。
![]()
這一點,我絕對認同。這兩年,隨著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石家莊確實從小學就涌現出了不少天賦異稟、智商超常的學霸,但這并不代表將來他們一定有能力沖擊五大競賽的金牌甚至入選國家集訓隊。因為放在全國尤其是教育強省(如江浙滬)的同齡頂尖學生群體中,其優勢可能被迅速稀釋。五大學科競賽是全國各地頂尖學霸們的戰場,其競爭的殘酷的程度截然不同。
![]()
其實,包括我在內,大家都可能存在認知偏差。我們的視野可能只局限于自己頭頂的那一片天空;我們的認知半徑往往局限于孩子的班級或年級。"孩子常考295分以上或者是滿分,在班里或者年級也名列前茅",這樣的反饋在小學高年級家長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并由此衍生出許多家長“將來考個985問題不大”的樂觀預期。且不說小學的成績和學習能力未必可以延續到高中;也不說小學期中、期末的考試的卷子有多簡單,或許很多網友和家長還不知道,這“耀眼分數”的背后,其真實性究竟有幾何?
![]()
石家莊許多小學的高年級家長都向我坦言:考試時(日常測試或期中、期末考試),一些同學對答案甚至抄襲的現象,在五六年級"非常普遍"。老師有時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班級整體成績漂亮,教師面上有光;另外,許多家長也不不可能每天盯著孩子學習,對他們的“真實成績”可能也不太了解。最后這樣的現象反而形成了一種“默契“”,因為家長舒心,孩子開心,老師也放心。可想而知,考試尚且如此,日常作業的獨立完成度和真實性可能就更加難以保證了。當注水的成績成為常態,孩子和家長就會沉浸在一種"我很優秀"的錯覺中,但殊不知危機已悄然埋下。
![]()
在我看來,這樣的學風問題帶來的后果是嚴重且深遠的。首先,依賴"注水成績"進入初中的學生,其學習習慣、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必然不足,將會嚴重影響將來的中考成績。其次,真正自律、有實力的學生,與依賴"技巧"取得高分的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兩極分化也會更加嚴重。第三,許多家長困惑于“小學成績很好,怎么到了初中高中就突然大幅下滑?” 病根往往就在小學——長期依賴抄作業或者其他手段獲取成績,導致基礎不牢、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抗壓能力不足。一旦環境變化、難度陡增,必然會原形畢露,而此時再批評孩子"不努力",已為時過晚。
![]()
現在,石家莊教育部門和中小學都在嚴管嚴控校內的教輔資料。但其實,重塑嚴謹、求實的校風學風,營造鼓勵真才實學、摒棄弄虛作假的環境,可能才是更為重要的議題。祛除虛火,方能育得真才。小學成績的“虛假繁榮”,終將在殘酷的升學階梯前現出原形——那時崩塌的不僅是分數,更是孩子對知識的敬畏與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