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六局石家莊公司在石衡滄港城際鐵路東莊跨京臺高速公路特大橋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憑借三項精準的技術創新,將日均施工效率從2.5根提升至4.2根,成功破解了長期困擾項目的效率難題。這一成果不僅遠超建設單位“日均4根”的硬性指標,更為這條河北重要城際鐵路的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
該項目需完成360根鉆孔灌注樁施工。前期施工時,完成25根樁耗時10天,日均僅2.5根,遠低于“日均4根”的要求。攻關小組對施工流程進行拆解后發現,樁底沉渣過厚、泥漿性能不達標是核心瓶頸,傳統的清孔不徹底以及憑經驗調漿的做法難以解決這些問題。
針對這些癥結,攻關小組推出了三大技術創新舉措:其一,創新“前置控渣清孔工藝”。摒棄傳統成孔后簡單清孔的做法,在成孔后將鉆頭提升至孔底10-20cm處,保持慢速空轉并維持循環清孔不少于30分鐘,利用泥漿循環動力充分攜帶沉渣,從源頭減少沉渣量。這使得后續二次清孔時間大幅縮短,單樁清孔效率提升超過50%。其二,建立“全過程泥漿動態管控體系”。不再依賴經驗調漿,而是全程監測泥漿粘度、比重、膠體率、含砂率等關鍵指標,實時調整泥漿池配比,確保泥漿能充分護壁,徹底解決縮孔問題。質量驗收時間從2.4小時壓縮至0.4小時,驗收一次性通過率達100%。其三,優化“沖擊式灌注清渣細節”。灌注前精準控制導管底部至孔底距離為30-40mm,儲備足量混凝土確保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1m以上,借助混凝土巨大沖擊力濺除殘余沉渣,實現“清孔-灌注”無縫銜接,避免沉渣反復清理。
這三大創新舉措實施后效果顯著:完成20根樁僅用時5天,日均達4根;累計完成58根樁時,日均效率升至4.2根,提速68%,360根樁提前58天完工,節約人工費5.8萬元。
目前,項目攻關小組已對本次驗證有效的核心技術成果進行了梳理。該方案實操性強且經濟性好,為濱海平原等復雜地質鐵路大規模樁基施工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解決了“沉渣控制”“泥漿護壁”等行業難題,豐富了城際鐵路樁基技術儲備,為同類工程提速提供了可推廣的參考。(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賴志凱 通訊員 呂康)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