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君前兩天在公園遛彎,聽幾位順義來的老街坊聊起,說龍灣屯鎮有個干了好多年的泉眼,最近又冒水了!這可真是件稀罕事兒。一打聽才知道,是叫金雞塘泉,已經干了二十八年。如今泉水復涌,不光是景觀恢復了,也說明咱們北京的地下水環境確實在慢慢變好。
二十八年老泉復涌,老街坊重拾記憶
這眼金雞塘泉,曾是順義重要的水源地,沿岸農田都受過它的滋養。但大約從1997年前后,隨著城市發展用水增多,地下水采得比較厲害,泉眼就慢慢干了。這一干,就是整整二十八年。有位專程去看泉的張大爺感慨,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看到泉水涌出來。對老居民來說,這不僅是水回來了,更是把過去的記憶也帶回來了。
![]()
生態補水見成效,累計補水超十億立方米
泉水能重新冒出來,可不是偶然。順義區從2015年就開始推動生態補水,前后算下來,累計補水量已經超過10億立方米。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右耳遠聞看來,這相當于為這片土地注入了充沛的“地下水庫存”,讓干涸的泉脈重新有了活力。再加上唐指山水庫等水利設施的配合,通過河道補給、濕地滲透等方式,一步步把區域的地下水給養了回來。
![]()
地下水位連續回升,平均埋深18米多
有了持續的補水,地下水位也確實有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監測數據顯示,現在順義區地下水平均埋深大概是18.16米,跟去年同期相比,回升了2米多。而且這已經是連續第七年保持回升勢頭。對咱們老百姓來說,這意味著什么?地下水位回升了,泉水才有復涌的可能,周邊的植被、生態也會跟著慢慢恢復,生活環境更潤了。
![]()
一眼泉的復蘇,背后是一方水土的休養生息。這些年,北京在水資源保護、生態修復上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您家附近有沒有類似的環境變化?是河湖清了,還是綠地多了?右耳君挺想在評論區聽聽您的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