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難老泉自2023年5月復流以來,出流天數持續增加。近日,難老泉再傳喜訊:監測水位比泉眼海拔高出1.73米,升至31年來最高水平。
記者在晉祠博物館難老泉旁看到,綿延不斷的泉水正從石雕老龍頭口中流出,池中水眼不斷凸起。過去裸露在外的石堰已被泉水淹沒。泉水潺潺流動,引得不少游客觀賞。
游客:
詩人李白用“晉祠流水如碧玉”來形容它,來到這里看到它,真是名不虛傳。
游客:
它水量真的是很豐富的。難老泉,希望它能像它名字一樣,一直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難老泉泉水出自太原市晉祠西側的懸甕山斷巖層。早在《山海經》中,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北齊時期,世人以《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詞句為泉水命名。時至今日,晉祠難老泉已有2400多年的開發、利用和觀賞歷史,被譽為“三晉第一泉”。
![]()
受地下水嚴重超采及周邊煤炭過度開采等因素影響,流淌了數千年的晉祠泉于1994年斷流。此后,難老泉泉域地下水位還以每年2米左右的速度下降。近年來,經過持續生態補水、限制采煤,以及周邊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措施,難老泉于2023年恢復自然流出。
繼今年9月底,晉祠難老泉監測水位高于泉口出露高程1.41米后,近日,監測水位繼續攀升,達到1.73米,創復流以來新高。太原市晉祠供水管理中心主任閆文生介紹,地下水位海拔高度高于泉眼所在位置,泉水就能自然涌出,難老泉監測水位的持續升高,表明這一地區地下水補給充足,生態環境改善明顯。
閆文生:
你第一個就是“開源”,通過汾河水庫實施生態補水,增加區域水資源的補給量。第二個就是“節流”,主要是通過關井壓采和水源置換,減少對地下水的超采,用自來水和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此外,通過限采煤礦等措施,讓地下水系統獲得了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
來源:山西綜合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