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8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的一番表態,讓拖延7年的中國駐英使館新館舍爭議再度升級。
![]()
面對中方對審批遲遲無果的不滿,斯塔默不僅不知悔改,還強硬聲稱“不會因外界施壓批準項目”,話里話外都在針對中國。
這還沒完,他緊接著就對華拋出一個毫不相干的要求,那就是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這種“挑事”并非臨時起意,而是斯塔默政府近期一以貫之的操作。
這事兒得從2018年說起。當時中方花2.55億英鎊,買下了倫敦塔附近閑置三十多年的前皇家鑄幣廠舊址,打算建個歐洲最大的外交館舍。那會兒英國政府明明同意了購地,中方后來交的設計方案也符合英國的建筑規定,連當地專業機構都夸沒問題,合規性上挑不出半點錯。誰能想到,這項目一進審批流程就卡了殼,一卡就是7年。
![]()
這7年里,英國的拖延理由換了一茬又一茬。先是說“破壞歷史風貌”,可那地方早就荒廢了,中方的設計明明考慮了保護需求;后來又炒作“間諜風險”,說靠近金融中心不安全,可中方反復澄清,提交了一堆材料回應疑問,所謂“隱患”根本沒實據。
![]()
今年8月英方說10月21號給結果,到點又推到12月10號,所謂“正常程序”早成了拖延的借口,更過分的是斯塔默政府近期的連環操作。10月中旬,毫無依據就把11家中國企業列進涉俄制裁名單,其中有家企業本來都跟英國羅爾斯?羅伊斯談妥了聯合研發航空發動機部件,制裁一出,項目直接黃了,前期幾百萬英鎊投入打了水漂。
沒過幾天,斯塔默又說跟特朗普通了電話,倆人專門聊“怎么向中方施壓”,這會兒再拿使館項目挑事,其用心根本藏不住。
要我說,這種把不相干的事硬扯到一起的做法,壓根不是外交該有的樣子。建使館是東道國該履行的國際義務,中英都有建館需求,英國自己駐華使館要重建,還催著中方趕緊批,到了中國的項目就百般刁難,這雙重標準也太明顯了。
斯塔默突然對華硬氣,表面看是跟中國叫板,實則是為了應付國內的爛攤子,說白了就是“對內擺不平,對外找靶子”。這一切的導火索,是今年9月一場草草收場的“間諜鬧劇”。
![]()
2023年3月,英國反恐警察抓了兩個英國人,一個叫克里斯托弗?卡什,曾是議會里研究中國問題的研究員;另一個叫克里斯托弗?貝里,以前在中國教過書。
倆人被指控“為中國搜集有害英國安全的信息”,案子鬧得沸沸揚揚,BBC當時還寫文章搞“未審先判”,標題直接喊“中國間諜:英國從威脅中清醒了嗎?”。結果兩年過去,今年9月15號,英國檢方突然宣布撤訴,理由是“證據達不到審判門檻”,法官都直言對無罪釋放“相當滿意”。
![]()
這事兒一下讓反對黨保守黨抓住了把柄,對著斯塔默政府猛批“對華軟弱”,甚至造謠說“撤案是怕激怒中國,影響經濟”。斯塔默急著辯解,把鍋甩給前任政府“法律更新滯后”,可輿論根本不買賬。
工黨政府本來就面臨經濟乏力、財政赤字的壓力,斯塔默自己都喊過“英國政府破產了”,這會兒再被扣上“軟弱”的帽子,政治處境別提多被動了。
急著找補的斯塔默,很快盯上了拖延7年的中國使館項目。在他眼里,這簡直是刷“強硬人設”的完美工具——既不用真的跟中國撕破臉,又能在國內擺出“對華強硬”的姿態,堵住保守黨的嘴。可他忘了,這項目本身就是英國理虧,拿一個合規合法的事兒當政治秀道具,只會越描越黑。
![]()
那兩個被冤枉的英國人,這兩年半過得跟“噩夢”一樣,卡什丟了工作,貝里得重新收拾生活,到最后連個明確的解釋都沒拿到。一場基于莫須有的指控鬧得人盡皆知,最后證據不足撤訴,本該反思的英國政客,反而想著怎么把鬧劇轉化為政治資本,這種操作實在讓人不齒。
斯塔默敢這么折騰,背后還有個繞不開的影子——美國。說白了,他的“強硬”不是自己腰桿硬,而是抱著美國的大腿,想靠反華向美國“表忠心”。
今年2月,美國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主席就給英國駐美大使寫信,瞎擔心中國新使館“有間諜風險”;6月,白宮更直接警告唐寧街,不許批準這個項目,還把美英貿易談判跟這事兒綁在一起。
有消息說,特朗普都親自打電話給斯塔默,逼著他拒絕中方的申請。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英國一門心思想當美國的“馬前卒”,可這步棋走得實在太臭。
先不說中國會不會吃“施壓”這一套,單說英國自己的處境就很尷尬。現在英國經濟啥樣,斯塔默心里比誰都清楚,財政赤字高、增長乏力,急需中國這樣的經濟伙伴。
![]()
中英貿易額常年保持高位,中國還是英國很多高端產業的重要市場,可斯塔默政府一邊想跟中國做生意,一邊又跟著美國搞制裁、拖使館項目,這種“又要又要”的心態,根本辦不成事。
就說10月制裁11家中企那事兒,歐盟本來喊著要對華強硬,結果英國沖在前面動手,歐盟卻光打雷不下雨,明擺著把英國當“擋箭牌”——萬一中方反制,先倒霉的是英國企業,跟歐盟的汽車、半導體產業沒關系。英國這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實在冤得慌。
更關鍵的是中國的耐心早就被耗沒了。10月17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直接點名批評英方“毫無契約精神、失信失德”,這種嚴厲的措辭,說明中方已經不想再忍了。
為外交館舍提供便利是東道國的義務,英國自己也需要中方批準駐華使館重建,這么簡單的對等原則都不講,以后怎么打交道?
斯塔默可能覺得靠反華能解決國內問題、討好美國,可他沒算明白賬:國內的經濟困境,靠挑事解決不了;美國的支持也不是白拿的,最后只會把英國綁上美國的戰車,失去外交自主權。12月10號是英國承諾的新審批日期,到時候是繼續拖延、激化矛盾,還是遵守規則、挽回信任,全看英國怎么選。
![]()
但有一點很明確:中國從來不吃“施壓”這套,拿國家利益當政治籌碼的算計,最后只會反噬自身。英國要是真把中方的警告當耳旁風,繼續在錯誤的路上走下去,那后果只能自己扛。
參考資料:中國駐英使館:對英方一再推遲中使館新館舍項目規劃審批時限表示強烈不滿
![]()
“無法繼續起訴”,英國“中國間諜案”鬧劇潦草收場
![]()
商務部:中方堅決反對英方以涉俄為由制裁中國企業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