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通山縣
第四次文物普查
深挖歷史印記,筑牢文脈根基
![]()
自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啟動以來,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四普辦高度重視、迅速響應,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級統一部署,扎實推進各項普查任務。普查團隊克服多重困難,順利完成階段性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504處“三普”登記文物點的現場復核,并新發現76處具有重要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的文物點,全縣文物資源總量進一步擴充,體系持續完善,為實現“應普盡普、精準錄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后續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
四普辦組織專業隊伍,對全縣504處原有登記文物點開展了系統、細致的現場復核。普查隊員深入田間地頭、山野林間,走訪古村老街,對古墓葬、古建筑、古文化遺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實施了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
在復核過程中,隊員充分運用RTK、無人機航拍、GPS定位等現代技術手段,對每一處文物點的具體位置、分布范圍、保存現狀等關鍵信息進行全面采集與更新,嚴格落實“一物一檔”要求,為后續建立標準化、數字化的文物檔案體系提供了堅實基礎。
實地調查
![]()
![]()
![]()
調查認定
![]()
在系統推進原有文物點復核工作的同時,通山縣同步扎實開展新文物點的調查與認定。截至目前,全縣已新發現76處具有較高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的文物點,類型涵蓋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遺址等。這些新發現不僅顯著豐富了全縣文物資源總量,也為深入挖掘地方歷史文化內涵提供了新的實物依據與研究視角。
![]()
在田野調查過程中,隊員們不畏艱苦,深入人跡罕至的區域,走訪當地老人、查閱地方史料,力求不遺漏任何一處具有保護價值的文化遺產。他們的足跡,生動詮釋了通山文脈的傳承與守護,也成為全縣文化遺產事業扎實推進的鮮活見證。
資料整理
![]()
2025年7月,通山縣四普辦派員參加全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審核專題培訓,系統學習數據整理與錄入規范,進一步提升了專業能力。9月,根據省文旅廳統一部署,我縣積極參與全省三級聯審工作,組織專人對全縣580處文物點的普查信息進行逐條審核、校對與完善,全面保障數據的準確性、規范性和系統性。
![]()
截至目前,通山縣已完成全部文物點的資料整理、電子化錄入與初步審核任務,相關數據正有序匯入國家文物普查統一數據庫。這標志著通山縣文物資源管理正式邁入數字化、動態化的新階段,為實現文物“活起來”、文化“傳下去”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也為后續的保護利用與展示傳播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會議活動
![]()
通山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僅是一項國情國力調查,更是對地方歷史文化的一次系統性梳理與深度再認識。當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離不開各級部門的高效協作與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
下一步,通山縣將嚴格遵循上級部署,持續做好普查數據的整理與成果匯編,同步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歷史內涵與時代價值。同時,積極推動文物與旅游、教育等領域的多元融合,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成為賦能通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與深厚底蘊。

(圖文來源于“通山縣博物館”,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