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戰區網站2025年10月28日報道,X-59在滑出美國空軍42號工廠設施后,于10月28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13分(格林威治時間14點13分)從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地區機場首飛,隨后向北飛出帕姆代爾,這架飛機似乎在美國空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上空飛出了橢圓形航跡,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然后在機場著陸。飛行后,NASA代理局長肖恩·達菲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份聲明中贊揚了這次測試飛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聲明宣稱X-59在其首次飛行期間"完全按計劃執行"。如果技術驗證成功,洛馬將有望實現在美國陸地上空進行商業超音速飛行。
![]()
![]()
![]()
X-59由NASA設計,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其位于帕姆代爾的著名臭鼬工廠建造。X-59從設計之初就旨在能夠以超過音速的速度飛行而不會產生巨大的音爆。音爆可能會對下方地面上的人們造成干擾,因此自1973年以來,在美國境內陸地上空一直禁止超音速飛行。但NASA希望改變這一點,認為通過細致的設計可以將傳統音爆的噪音降低為"更安靜的音爆"。如果這一點能夠移植到未來的商業設計中,就有可能解決長期以來禁止在陸地上空進行超音速飛行的法規問題,從而允許商業超音速飛行,也可能對災難救援、醫療運輸和其他行業帶來巨大好處。為此,特朗普總統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聯邦航空管理局開始采取措施,廢除在美國上空進行超音速飛行的禁令。
![]()
![]()
![]()
X-59最大起飛重量11.023噸,空重6.799噸,燃油重量3.946噸,安裝一臺通用電氣F414-GE-100發動機,設計速度1.4馬赫(1728.8千米/時),實用升限13106.4米,最多安裝272.2千克的測試設備。該機長29.46米,安裝了10.36米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成的細長機頭,可以將N形波轉化成一系列弱的激波,降低了前激波的強度。它的三角形機翼翼展僅8.99米,高度4.27米,專門用來降低前后激波的強度,將N形波轉化成平滑的S形正弦波,使音爆變得柔和,發動機也放置在機翼上方,確保底部光滑,這種結構有助于防止沖擊波在飛機后面合并并引起音爆,最終設計目的是將音爆降低到75分貝。
![]()
![]()
![]()
X-59飛行員的位置幾乎在飛機中部,沒有任何前視窗口,只能通過專門為飛機開發的外部視覺系統XV看到外部世界,由多個高分辨率的攝像頭來給駕駛艙里的4K顯示器提供信息,安裝在機鼻上方的4K攝像頭覆蓋了上方的扇區,而下面扇區則是利用前視系統(fv)觀察到的,其中包括一個EVS3600攝像頭。可以讓飛行員安全地看到飛行路徑中的視頻,同時還可以在增強的現實中提供飛行數據圖,用于接近、著陸和起飛。該機也延續了驗證機一向的省錢特色,發動機來自F-18E/F,飛行員座椅、座艙蓋和部件取自T-38 ,起落架取自F-16 ,生命支持系統改造自F-15。
![]()
![]()
![]()
X-59項目早在2016年就已啟動,NASA原本希望該機能在2020年首次升空。目標首次飛行時間隨后相繼推遲到2023年、2024年,然后是今年。本次X-59的首飛已經是在原有時間表上再次推遲了,采用了一個較低高度的循環飛行,速度約為386公里/小時,以檢查系統集成情況。隨后將進行第一階段的飛行測試,重點驗證X-59的適航性和安全性。X-59將駐扎在NASA的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接受一系列測試,包括飛越遍布沙漠的麥克風陣列,并讓其他配備特殊空氣傳感器的飛機穿過其沖擊波進行追蹤,在后續的試飛中,X-59將飛得更高更快,最終超過音速。第二階段將是驗證核心設計,并將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超音速測試靶場上空進行多次飛行。第三階段也是最后階段是社區反應研究,預計從2025年到2026年,X-59將在美國四到六個城市進行飛行。然后將征求這些社區的個人的反饋意見,收集人們對超音速飛行過程中產生聲音的反應數據。但即使這一設計獲得驗證,想要轉化為商業設計也是很難的事情,畢竟這個長鼻子就很難融入到客機設計里了!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