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江蘇昆山的王女士反映“寶寶巴士兒歌App開屏廣告經常出現低俗擦邊的成人內容,點擊后會進入一些短視頻、短劇、小說等APP,并自動下載這些軟件。”后續話題在社交平臺迅速發酵,事件引發公眾對兒童類App廣告生態的追問。
10月29日,寶寶巴士官方回應稱,問題廣告為第三方平臺接入,已在獲悉后第一時間下線相關廣告,并啟動自查和整改,完善廣告主審核和屏蔽機制,同時開發廣告強制攔截功能。公司表示對此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并對相關審核負責人員進行了嚴處。
![]()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寶寶巴士APP第一次遭遇指控。2023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曾通報46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其中,涉及的教育類APP就包括寶寶巴士品牌旗下兩款產,分別是“寶寶日常安全”和“寶寶玩數字”。通報稱,應用開發平臺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
此類事故既暴露了寶寶巴士對第三方平臺的審核薄弱,或者存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情況,同時也折射出兒童類App在接入第三方廣告后的共性治理難題。
![]()
寶寶巴士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面向兒童的數字內容與應用公司,創始人唐光宇很多人或許并不熟悉。據媒體報道,這位1978年出生的連續創業者,在創立寶寶巴士之前做過軟件外包、IT培訓等工作。
2010年,唐光宇做培訓虧了五六百萬,團隊瀕臨解散之際,這位程序員爸爸因為兩歲兒子學不會辨認顏色而開發了“寶寶學顏色”App。這款App不僅解決了自己孩子的學習問題,也意外獲得了市場認可,通過用戶付費下載,唐光宇收獲第一桶金300美元。自此,唐光宇找到了兒童早教這一巨大的藍海市場,以“教育的草根式創新”突圍幼教領域,僅用4年時間,“寶寶巴士”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早教內容提供商。
2013年獲得小米雷軍旗下順為基金的千萬投資,2014年又獲得了好未來集團戰略性投資,2015年11月再次獲得基因資本3960萬元人民投資B輪投資加持,2022年寶寶巴士曾尋求登陸A股創業板,遞交申請后,卻因財務資料過期被深交所中止發行上市審核,后續未見重啟。其招股書所披露的財務與業務細節,仍是外界了解其經營結構的關鍵參考。2018-2020年度,寶寶巴士的營收分別為2.54億、5.26億和6.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1億、2.67億和2.61億元。
![]()
根據公開披露,廣告依然是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現金流來源。早期廣告合作主要通過接入廣告聯盟實現,其他還有兒童啟蒙衍生品、用戶付費下載/訂閱等收入類型。前五大廣告客戶(百度、谷歌、騰訊、字節跳動等)貢獻比例接近九成,客戶集中度高。而海外業務中則采用谷歌提供的兒童向廣告SDK進行分成。
對于兒童類App而言,廣告兼具拉新與變現雙重功能,使企業在短期內難以徹底擺脫對第三方平臺的依賴,但在監管趨嚴與用戶信任更受重視的背景下,合規與口碑成本正倒逼企業重新評估廣告帶來的收益與風險平衡。
來源:星河商業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