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說個有意思的故事。
一個財主想讓侄女冒充女兒出嫁——這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你找個替身去相親,結果替身直接把真相告訴對方家長,還成功上位了。
問題來了:為什么一個窮丫頭的誠實,能打敗富人的算計?
說起來,這事還得從清朝道光年間的張家莊說起。
![]()
張家莊東頭住著個財主叫張老財,這廝一輩子摳門成精,但對獨生女小翠卻寵得沒邊兒。
怎么個寵法?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結果呢?這小翠長到16歲,出落得倒是柳眉杏眼,可性子野得像脫韁的馬。別的姑娘家在繡樓里學針線活,她倒好,整天跟鎮上的后生們瘋跑,不是在河邊摸魚,就是在戲樓底下看唱本。
村里人的嘴比廣播還靈,沒幾天就傳得沸沸揚揚:「昨兒后半夜,有人看見小翠跟西街的貨郎在后山轉悠呢!」
張老財那張老臉往哪兒擱?人家李家可是十里八鄉有名的體面人家,這門親事要是黃了,他的招牌就算砸了。
李家老爺子聽到風聲,氣得吹胡子瞪眼,把煙桿往桌上一拍:「這門親事趕緊辦!生米煮成熟飯,看誰還敢嚼舌根!」
催是催得緊,可張老財夫婦卻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為啥?
因為小翠的肚子已經像揣了個小倭瓜,再過些日子,怕是連寬腰帶都遮不住了。
夜里,張老財蹲在炕沿上愁得頭發都白了好幾根。他媳婦趙氏抹著眼淚:「這可咋整?總不能讓閨女挺著肚子拜堂吧?」
趙氏忽然眼睛一亮:「有了!咱隔壁的春丫,跟小翠同歲,模樣也有幾分像,還是遠房侄女。要不讓她先替小翠嫁過去?」
張老財皺眉:「這能行嗎?」
趙氏撇嘴:「她家窮得叮當響,只要許幾畝地、幾兩銀子,還怕她不點頭?窮人家的姑娘,見了好處比誰都跑得快。」
這算盤打得,簡直比會計師還精明。
![]()
第二天一早,趙氏就揣著兩錠銀子去了春丫家。
春丫正蹲在門檻上給爺爺縫補破棉襖,粗布衣裳洗得發白,露出的胳膊細得像麻稈。她家的土坯房四面漏風,墻角堆著爺爺編了一半的竹筐,屋里連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
這就是傳說中的「家徒四壁」現場版。
「春丫侄女,嬸子給你送好東西來了。」趙氏把銀子往炕桌上一擱,發出「當啷」一聲脆響。
春丫抬起頭,眼里閃過一絲警惕:「嬸子,您有啥事?」
趙氏拉著春丫的手,笑得像朵菊花:「你替你堂姐小翠嫁過去,等回門那天再換回來,嬸子給你五畝水田,再加五十兩銀子,咋樣?」
春丫手里的針線「啪嗒」掉在地上:「嬸子,哪有借人出嫁的道理?這要是傳出去,我以后還咋做人?」
趙氏臉一沉:「傻丫頭,只要你不說,誰能知道?有了這些銀子,你爺爺的病能治,你也能嫁個好人家,不比守著這窮窩強?」
春丫心里翻江倒海。
爺爺的咳嗽聲從里屋傳來,一聲比一聲揪心。她攥著衣角想:要是有了錢,爺爺就能請大夫了……
「我得跟爺爺商量商量。」
春丫扶著爺爺坐起來,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老爺子氣得渾身發抖,抓起枕邊的拐杖往地上敲:「胡鬧!這是把咱祖孫倆的臉往泥里踩!張老財不是人,咱不能跟著做缺德事!」
春丫給爺爺順氣:「爺爺,我知道這事兒不光彩,可他們答應立字據,地和銀子到手,咱就能過好日子了。您想想,要是錯過了這個機會……」
老爺子沉默了,渾濁的眼睛望著墻角的蛛網,半晌才嘆氣:「你可想好了?這一步踏出去,可就收不回來了。」
春丫點點頭,眼里閃著堅定的光:「爺爺放心,我心里有數,絕不能讓咱家吃虧。」
這話聽著怎么有點不對勁?春丫這小丫頭,心里到底打著什么算盤?
![]()
迎親那天,紅轎子搖搖晃晃地抬到了春丫家門口。
春丫穿著大紅嫁衣,蓋頭下的臉卻繃得緊緊的。她偷偷把字據塞進爺爺懷里,低聲說:「爺爺,等我回來。」
李家的婚禮辦得風風光光,流水席擺了整整三街,賓客們推杯換盞,鬧到半夜才散去。
新房里,李鐵柱紅著臉搓手不知所措。春丫卻突然開口:「我渴了,你去給我倒杯水。」
李鐵柱愣了愣,轉身去找水。等他端著水回來,房門卻從里面插上了。
「你咋把門插上了?快開門!」
春丫在屋里說:「你把爺爺奶奶、爹娘都請來,他們不來,我就不開門。」
李鐵柱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去叫人。沒一會兒,新房里就擠滿了人。
這架勢,比開家長會還正式。
春丫打開門,先給長輩們行了個禮,又給每個人倒了杯熱茶,動作麻利,禮數周全。
李母忍不住問:「孩子,你這是唱的哪出?」
春丫深吸一口氣,突然「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扯掉了頭上的紅蓋頭:
「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實不相瞞,我不是小翠,我是她堂妹春丫。小翠姐身子不便,讓我來頂包,這是張老財夫婦逼我的。」
屋里頓時鴉雀無聲,掉根針都能聽見。李鐵柱的臉「唰」地白了,李老爺子的拐杖「篤篤」地敲著地面。
春丫抬起頭,眼里沒有絲毫畏懼:「我知道這事做得不地道,但我也是沒辦法。要是你們瞧得上我,我就留下當牛做馬;要是瞧不上,我天亮就走,絕不糾纏。只是我有兩個請求:一是求你們照看我那病重的爺爺,二是我想讀書識字,不想一輩子當個睜眼瞎。」
這小丫頭,把最大的秘密說出來了,反而把主動權握在了自己手里。
![]()
李老爺子盯著春丫看了半晌,突然放聲大笑:
「好!好個有擔當的丫頭!比那躲躲藏藏的小翠強多了!就沖你這份坦誠,我認你這個孫媳婦了!」
李母也笑著扶起春丫:「傻孩子,快起來。讀書識字是好事,明兒我就請個先生來教你。你爺爺那邊放心,咱李家絕不能讓人戳脊梁骨。」
春丫眼圈一紅,「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
第二天一早,張老財夫婦正等著「女兒」回門,卻見李家的管家來了。管家拱了拱手,皮笑肉不笑地說:「我家老爺子說了,春丫姑娘就是我們李家的兒媳,地和銀子就當是聘禮了。至于小翠姑娘……還是請張老爺另做打算吧。」
張老財一聽,眼前一黑,「咕咚」一聲栽倒在地。趙氏坐在地上哭天搶地:「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消息傳到春丫爺爺耳朵里,老爺子摸著懷里的字據,看著窗外灑進來的陽光,老淚縱橫:「好孩子,苦盡甘來了……」
后來,春丫在李家不僅學會了識字,還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成了遠近聞名的好媳婦。而張老財的女兒小翠,最終嫁給了那個貨郎,日子過得緊巴巴,見了春丫都得繞著走。
村里人都說: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老天長著眼呢!
真正的智慧不是算計別人,而是坦誠待人。春丫用一次勇敢的坦白,換來了一生的幸福,這比張老財的千算萬算強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