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開啟五天亞洲三國行前,突然喊話愿與金正恩會面,話音剛落,一架專機幾乎同時從朝鮮起飛,但是目的地卻不是韓國,而是俄羅斯。
![]()
特朗普啟程前接受采訪
在啟程前往亞洲之際,特朗普向外界宣稱,他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性”愿意與金正恩舉行會晤。眾所周知,特朗普此行除了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峰會,還將前往韓國出席APEC峰會,而李在明一早就放出消息,美朝領導人可能會在韓國進行會晤。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這邊話音剛落,朝鮮那邊立馬有了動作。朝鮮官媒在當天宣布,26日起,朝鮮外長崔善姬將開始為期3天的外訪行程,目的地是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分析認為,朝外長此次訪俄,是為了同俄方商量金正恩訪俄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崔善姬的外訪行程與特朗普訪韓的時間重疊了。韓聯社稱,崔善姬作為金正恩的“心腹大臣”,若美朝領導人碰面,崔善姬定會陪同前往。而朝鮮卻在此時公布了崔善姬的外訪計劃,擺明了是告訴外界,所謂的美朝會晤根本不可能。
![]()
特朗普抵達馬來西亞
特朗普與金正恩的關系,堪稱國際政治中最令人意外的篇章之一。此前,雙方三次會晤,這種領導人之間的直接外交,創造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標志性時刻。2019年,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見面吧”3個字,僅32小時后,他在板門店見到了金正恩。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可能想再次制造類似的“驚喜事件”。
另外,韓方觀測到朝方人員在板門店進行“清掃、除草、整理花壇、拍照等活動”。這些舉動被解讀為朝鮮可能為高級別會晤做準備的信號。加上金正恩在上個月談及特朗普時,對兩人以往會晤評價極高,這也為兩國領導人再次會晤提供了可能。
![]()
俄外長拉夫羅夫與朝外長崔善姬
不過如今看來,這種可能性正在降低。朝方在此時公布外長的行程安排絕非偶然,而是向美國傳遞一個明確信號,朝鮮在外交上擁有其他選擇。同時,金正恩將主動權拋給了特朗普,要么接受朝鮮的條件,要么看著朝鮮與俄深化合作,讓半島局勢更難掌控。
對特朗普而言,喊話愿與金正恩碰面,是一張打得非常及時的“外交牌”。加沙停火成果脆弱、俄烏停戰毫無進展,亞洲成了他制造“突破”的最后舞臺。這種“天時地利” 讓特朗普難以放棄制造“鏡頭效應”的機會。畢竟對他而言,即便無法達成實質協議,一場領導人會面本身就是可向選民炫耀的“成果”。
![]()
板門店
但是,面對兩邊釋放的信號,韓國媒體卻一致唱衰。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雙方在核問題立場上依舊是南轅北轍。而就在幾天前,朝方剛剛進行了導彈試射,震懾意味明顯。美朝在連基本的前期溝通都沒有的情況下,倉促會面也只會重蹈覆轍。
對特朗普而言,即便會晤不成也不算輸,至少能炒作“為和平努力過”的形象,對金正恩來說,借訪俄鞏固盟友、借對話施壓美國,已是穩賺不賠。真正尷尬的是韓國,李在明政府本想借推動會晤展現外交能力,如今卻可能淪為兩邊的“傳聲筒”。這場看似熱鬧的外交大戲,最終或許只會留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