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法院田夏:給“小哲”找一個家!故事很感人……
在每一個卷宗的背后,是紛繁世相的縮影;在每一場庭審之中,是人生百態的聚焦。法槌落下,回聲不息。
![]()
時光荏苒,小哲的案件結案已一年有余,但每當夜深人靜時,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那個有著明亮眼眸的孩子。前段時間,我又去了次福利院,遠遠地看著他與哥哥姐姐們嘻嘻玩耍,陽光灑在他柔軟的發梢上,他咯咯笑著,那笑容讓我恍惚間回到了初次見他的那個下午。
初見小哲——
那是個不算晴朗的下午,大剛抱著兩歲的小哲走進辦公室。這個腿腳微跛的中年男人,衣服上還留著奶漬,眼神里滿是疲憊和執拗。“法官,我必須做親子鑒定。”他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又有些哽咽,“如果不是我的孩子,我堅決不能養了。您看看我,我也是個殘疾人,為了照顧孩子,工作都快保不住了......”
說著說著,這個看似老實的男人突然偏激起來:“你們要是不管,我就把孩子留在法院了。”那一刻,我看見他眼角閃爍的淚光,那是一個被生活逼到絕境的人的絕望。
小哲趴在他肩頭,小手緊緊抓著他的衣領,小臉蛋白皙柔軟。我遞過去一個餅干,他羞澀地接過去,甜甜地笑了,那笑容如此純凈,仿佛周遭的爭吵、糾紛都與他無關,可是當大剛剛走開,怯怯的小臉卻瞬間蒙上驚慌“爸爸、爸爸……”
這是一個女方因情感詐騙在獄服刑,男方起訴要求離婚的案子。小哲是婚后女方所生,在案子受理之初,曾辦理女方詐騙罪的刑庭法官就跟我說:“大剛懷疑孩子不是親生的,來法院鬧過好幾次了,你要有心理準備。”但直到深入處理這個案子,才知現實比想象中更棘手。
事件起末——
大剛和小美是二婚,前一段婚姻,小美生了一兒一女,兒子亮亮跟著前夫,女兒心心跟著小美。結婚時,大剛以為找到了幸福,掏空所有,拼命工作,想給小美和心心更好的生活,婚后不久小美懷孕了,正沉浸在生活美滿幸福的大剛卻迎來了警察上門,說小美涉嫌情感詐騙,騙了很多男人,涉案金額幾十萬……孩子一歲時,小美入獄,女兒心心送回姥姥姥爺那了,留下了大剛和孩子,大剛每天要外出干活,家里老人年紀大還生病,根本沒辦法幫忙照看孩子,看著每天“爸爸、爸爸”叫的孩子,大剛想糊涂的過,卻又過不了心里那道坎,于是有了來見我的那一幕。
看著孩子和大剛,我仔細觀察著,“眉眼跟你挺像的啊,是不是你想多了?”我抱著僥幸心理地勸著,但很快親子鑒定的結果讓我重重打臉,小哲不是大剛的孩子,事情的走向向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在監獄會見小美是另一個讓人心碎的場景。她穿著囚服,麻木和灰敗的面容下秀氣的眉眼輪廓還在,當問及小哲的生父時,她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嘴角扯出一絲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里混雜著煩躁與一種破罐破摔的冷漠:“孩子爸爸是誰?我真的不知道。我覺得他們都可能,又都不可能,我也不確定……”可當話題轉向孩子的撫養歸屬時,剛才那點強裝的漠然瞬間崩塌了。她下意識地低下頭,視線慌亂地游移,手指不停地絞著衣角,“我在里面,怎么養孩子?外面還有兩個孩子指望著我,可我連自己都指望不上……”聲音越說越低,最終變成一片無聲的沉默。
之后,我們又輾轉找到了小哲的姥姥,老兩口和心心住在兒子家的次臥里,跟我們說話時,看到兒子兒媳回來了趕緊收住話頭,看到他們回了自己的臥室,才繼續說到:“法官,我們實在沒辦法了。”她拉著我的手,淚卻不自覺掉下來,“為了給丫頭退贓,我們房子賣了,也是兒子兒媳人好,我們現在才能安穩地照顧好心心……”交談中才知道,小美的前夫生病去世了,亮亮由爺爺奶奶照顧著,小美入獄了,心心被大剛送回來,再送給爺爺奶奶也不現實,老兩口只能跟兒子商量著養著,但是小哲,他們實在是有心無力……
給孩子找個家——
![]()
那些夜晚,我常常失眠,小哲的未來像一塊巨石壓在我心上。法律可以判決撫養權的歸屬,卻無法變出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家。在家庭糾紛中,沒有絕對的贏家,最好的結果永遠是各方都能繼續前行。
我們開始了漫長的協調之路。福利院需要民政部門的認定文件,區民政需要確認小哲屬于“事實無人撫養”,街道需要核實家庭成員情況......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坎,每一道坎又環環相扣,但又總是扣不上。有同事善意提醒:“這么小的案子,何必這么拼?”但我無法放棄,對于我來說,它可能是全年結案數中的一個“1”,但對于小哲來說,安穩的一個家卻是一輩子幸福的開始。
轉折點發生在政法委的協調會上。那天會議室坐滿了人,法院、檢察院、民政、司法、街道......“這個孩子今年兩歲,目前暫時由當事人大剛照顧。”我介紹案情時,努力保持專業冷靜,“但大剛并非生物學父親,生母正在服刑,其他親屬均無撫養能力。”區別于往常討論方針政策的會議,這場會議充滿了溫度的爭辯和責任的擔當。最終,會議確定了小哲的安置方案——市福利院將成為他臨時的家。
一個月后,我們送小哲去了福利院。離別時,他已經和小朋友們玩成一片,開懷的笑聲在院子里回蕩。大剛重新投入工作,姥姥姥爺的生活恢復平靜。這個曾經無處安放的小生命,終于有了可以健康成長的家。
后記——
小哲的故事暫告段落,但我的工作仍在繼續。每當新的卷宗擺上案頭,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他明亮的眼睛,他讓我明白,法官處理的從來不只是冷冰冰的法條,而是一個個在命運漩渦中掙扎的鮮活人生。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大剛的決絕冷漠里,藏著被欺騙的傷痛與兩年的傾心付出;小美的不負責任背后,是無力承擔的母親身份;姥姥一家的拒絕里,更有掏空積蓄、無能為力的艱辛。
人性的復雜,遠非一紙判決可以簡單界定。正是這些灰度,讓我不斷反思司法的溫度,判決容易,修復艱難,法律是準繩,但運用法律的人,需要有一顆能感知痛苦、體察艱難的心。每一次法槌落下,都應當是正義的回響,而非另一個悲劇的開端。
窗外秋意漸濃,我想象著福利院里,小哲可能正坐在小書桌前翻看圖畫書,或是和小伙伴們追逐嬉戲。而我的辦公桌上,新的卷宗已堆滿案頭,每個案件都在提醒我:司法的意義不僅在于裁決過去,更在于守護未來。
愿每個孩子都能被這世界溫柔以待,愿每艘迷途的小船都能找到停靠的港灣。作為法官,我們所能做的,便是成為風雨中那座靜默佇立的燈塔,以法律的光輝與人文的溫度,完成對公平正義與希望無聲而堅定的守護。
![]()
來源:晉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