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宇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見證歷史,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
輕輕松松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而且英偉達的紀錄英偉達破,當初率先突破4萬億美元的也是英偉達——追趕英偉達的只有英偉達了。
10月29日,美股開盤不久,英偉達股價一度上漲5.44%,盤中觸及212.19美元/股,收盤價穩定在207.04美元/股。
隨之而來的,是一個足以載入科技史的新數字:5.03萬億美元。
![]()
還有一個醒目的數字值得關注。從2025開年至今10個月時間里,英偉達股價已暴漲了56%——放眼全球,還有什么標的有這樣體量巨大又增長迅猛的案例?還有誰?
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英偉達現在的市值已經超過了AMD、Arm Holdings、ASML、博通、英特爾、泛林集團、美光科技、高通和臺積電的總和。
與此同時,其市值還超過了標普500指數中的整個行業板塊,包括公用事業、工業和消費品。
但不斷創紀錄的英偉達,相比之下創始人、CEO黃仁勛就“委屈”一些了,即便不斷創造股價和市值神話,但老黃的個人財富水漲船高之后,也才以1792億美元的持股價值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八。
相比特斯拉馬斯克、亞馬遜貝佐斯、甲骨文埃里森……是不是略顯委屈?
但不管怎么說,對于出生于中國的老黃來說,“八”也是個吉利數字吧(真誠臉.jpg)。
兩年半時間,從市值1萬億美元飆升至5萬億美元
周二,英偉達開盤后一度上漲5.44%,股價盤中飆升至212.190美元/股。
最終,英偉達當日收盤股價為207.040美元/股,公司市值達到5.03萬億,英偉達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家跨入“5萬億美元俱樂部”的上市公司。
(ps:盤后價格最終為207.04美元/股)
根據英偉達年報,截至今年1月,英偉達在全球擁有約3.6萬名員工。
這么算下來,每位員工平均創造了1.38億美元的市值。
在這個以“人均產出”衡量效率的年代,這個數字幾乎不可思議。
同日,美股科技股整體瘋漲,市值排名全球第二的微軟市值達4.03萬億美元;蘋果市值4.00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你沒看錯,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已經拉開了足足一萬億美元的差距。
![]()
對比三大巨頭的成長路徑,英偉達崛起的速度肉眼可見——
先來看微軟。
2019年4月,微軟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24年1月,市值來到3萬億美元;2025年7月,微軟成為英偉達后,全球第二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也就是說,讓公司市值從1萬億美元攀升到4萬億美元,微軟花了近6年時間。
再來看現在全球市值第三的蘋果。
2018年8月,蘋果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2022年1月,蘋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3萬億美元公司;今年10月29日,盤中市值成功升破4萬億美元。
1萬億美元到4萬億美元,蘋果用了7年有余。
對比來看,英偉達市值攀升曲線就要陡峭得多。
當初發布旗艦數據中心GPU Tesla V100時(2017年3月),英偉達總市值只有700多億美元。
2023年5月底,英偉達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24年6月,英偉達的市值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
后面更是突飛猛進:從3萬億美元到4萬億美元市值,英偉達用時1年1個月;從4萬億美元到5萬億美元,英偉達只用了3個多月。
![]()
資本市場上,從未有一家科技公司以如此速度改寫歷史。
堪稱奇跡。
啥事兒導致的大漲?
本輪市值再創新高的直接原因,就是剛剛結束的英偉達GTC開發者大會。
會議現場,黃仁勛再次穿上標志性的皮夾克,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主題演講,宣布了多項技術革新和產業合作計劃,涵蓋了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自動駕駛及通信等多個領域。
老黃的主題演講中,有幾個點格外引起行業和市場關注:
第一是透露英偉達計劃與美國能源部合作打造7臺新型超級計算機,其中一臺將采用10000塊Blackwell系列GPU。
第二,老黃公布業績焦點Blackwell在投產的五個季度內,預計出貨量600萬個處理器單元,增長速度是上一代產品 Hopper的五倍。
第三,發布了英偉達全新開放系統架構Nvidia NVQLink,該架構旨在加速量子超級計算機的研發。
![]()
第四,也是最提振士氣的一點。
具體來說,老黃宣布Blackwell正在亞利桑那州全面生產,下一代架構Rubin超級芯片平臺也是加速部署中。預計到明年年底,這兩個產品的累計營收將有望達到5000億美元。
要知道,該公司2025財年上半年營收才剛剛突破1000億美元。
黃仁勛表示:
- 5000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僅代表著芯片單元的銷售,更反映了全球計算基礎設施正加速向英偉達的加速計算模型轉型。
現場老黃又搬出了GPU未來三年計劃:到2028年推出Feynman。
就像從Blackwell到Rubin的節奏一樣,承諾每年一次重大更新。
![]()
從更大的背景來看,自2022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AI熱潮點燃了整個資本市場的神經。
英偉達無疑是這股浪潮中當之無愧的最大獲益者。
短短兩年間,它的股價上漲了12倍,今年以來漲幅已超過56%。
這并非單純的情緒驅動,AI大模型的訓練、推理、部署環節,都在以指數級增長消耗算力資源。
故而全球AI大模型頭部競速者,包括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Meta、亞馬遜、微軟Azure等在內,每一家AI公司的核心基礎設施里,都在使用英偉達GPU。
就在上個月,英偉達還最新與OpenAl達成戰略合作意向,OpenAl將建成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數據中心配備數百萬塊英偉達GPU,用于構建下一代AI基礎設施。
新系統落地過程中,英偉達將向OpenAl投資至多1000億美元。
來看剛剛結束的GTC大會透露出的信息:最新的Blackwell芯片系列剛剛發布,全年產能已被鎖定;明年的訂單仍在追加。
這絕對是打給整個市場的一劑腎上腺素。
老黃這次的GTC大會,幾乎把技術、產品和預期都拉滿了。不僅有碗里的肉,鍋里的米,還有未來田里的稻谷。
- 碗里的肉:新GPU及其訂單。
- 鍋里的米:6G、自動駕駛、具身智能……
- 未來田里的稻谷:量子計算……
老黃不僅是核武狂魔,也是故事大師、預期規劃管理大師……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
另外,這次的GTC還是跑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開的——你就琢磨吧,正常硅谷公司跑那兒開會做什么。
老黃也是富起來了,福布斯萬億富豪榜全球排第八
當英偉達市值數字躍上5萬億,老黃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巔峰時刻。
根據監管文件和路透社的估算,以當前英偉達市值計算,黃仁勛在英偉達的持股價值約1792億美元。
這個數字意味著,老黃也是富起來了,一舉在福布斯億萬富翁名單全球排名第八。
![]()
1993年創業時,英偉達只是三人小作坊。
從1993年到2025年,從3人創業團隊到3.6萬名員工,從GPU到AI計算生態,英偉達花了32年時間走到今天。
![]()
老黃也從最初襯衫形象、POLO衫形象,變成了如今標志性的皮夾克形象,硬核又有代表性,春夏秋冬都適配,皮衣就是老黃,老黃就是皮衣。
英偉達就差推出“老黃同款皮衣”帶貨了——據說老黃的皮衣都是奢侈品,都是數萬一件的單價——不過對于他而言,毛毛雨啦。
當然,即便如此成功,英偉達和老黃依然備受尊敬,這與老黃和英偉達一直以來推崇的哲學有關——
專注0億美元市場。
即那些現在什么都不是,但未來一定潛力無窮的創新領域,這讓英偉達實現了從游戲專用顯卡到AI專用加速芯片的轉型,實現了終端到服務器、PC到汽車到萬物的轉型……每一個風口,不論是AI、自動駕駛、具身智能里,英偉達都是站在基建層里穩賺不賠的那一個。
老黃已經很成功,但他依然保持著華人骨子里刻苦勤奮的傳統要求,他不推崇松弛感,他32年來沒有過“拱手而天下治”的時刻……英偉達是硅谷知名996公司,但也是離職率最低的公司之一。
因為老黃說,在英偉達工作很辛苦,但我們給的也很多很多。
參考鏈接:
[1]https://www.cnbc.com/2025/10/29/nvidia-on-track-to-hit-historic-5-trillion-valuation-amid-ai-rally.html
[2]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nvidia-poised-record-5-trillion-market-valuation-2025-10-29/
[3]https://mp.weixin.qq.com/s/CY41E66FBih9gbcbfbQQHw
[4]https://www.wsj.com/tech/ai/nvidia-first-5-trillion-company-market-cap-ae513ff0
[5]https://www.forbes.com/real-time-billionaires/#11188d383d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