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冷戰大三角的時代,在3大國所有戰略武備系統的橫向比較中,神秘大國的水下核力量,在長達快50年的巨大時間跨度內,都認為是相對最弱小的。不用說與美蘇龐大的水下艦隊對比,就是相對于英法這些二流力量,也存在噪音太大、數量有限的問題。但是這種情況,在2020年之后,已經開始了堪稱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只不過真實實力普遍隱藏在水下,外界能獲得的直接信息相對有限;這種前后對比的人造落差,全球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而已。但是進入2024年之后,隨著空中至少2種六代機的飛龍在天,那么作為水下的戰略隱藏力量,也終于開始了自己的見龍在田!這就是在內海的唯一核基地經過大幅度的擴建之后,其生產線終于開啟了馬力全開的超級模式!被認為在短短的10到12個,
![]()
月之內,就已經下水了至少8艘攻擊型新核牙,還有至少4艘,噸位更大的戰略性核牙,這相當于在一年之內就有12艘或者更大的產能。要知道在上個世紀的前后30多年之內,一共也沒有下水兩位數的大黑魚;而當今僅僅半年的產量,就等于最早的30年之和。而且這種高密度、高頻率下水的狀態還在不斷的繼續加碼中,毫無放慢的跡象。看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確保1個月下水1艘新核牙都不是什么難事;而且攻擊版與戰略版,大致會保持3比1的合理比例。與此同時,北方大國只能平均5年才能下水一艘北方之神;而一貫在水下領先全球快80年的超級大國,10年下來都沒有成型第一艘哥倫比亞級戰略艇;攻擊版的弗吉尼亞級也已經停工30多個月。至于英法,也已經多年沒有新艇開工的局面。
![]()
那么不用再過5年,必然會出現其中只有一家異軍突起、很快一家獨大的全新全球水下戰略新格局。畢竟假設一年12艘,5年就是60艘,10年就是120艘!即使打個折,按照1年新下水服役8艘的“正常”速率,10年下來也有80艘大黑魚形成戰斗力;加上現有的,也已經超過了100艘。那么10年造100艘是不是太多了?其實真不多!要知道從二戰以后到今天,前蘇聯及其主要繼承方,已經下水過超過260艘的各種核牙;而超級大國在同時期內也已經下水了大約230艘。即使神秘大國總計下水到120艘,也僅僅是美蘇當年的一半上下!當然最關鍵是強弱分布的空間完全不一樣。美蘇各自下水200艘大黑魚的時代,屬于冷戰高峰時期,已經基本相互抵消了。而到了冷戰結束以后34年的今天,美俄的核牙,
![]()
已經普遍老舊,后續的新造能力又持續萎縮:稀土被全面卡脖子,相關的造船工藝也已經全面沒落。雖然超級大國海軍紙面上還有73艘核牙,但再過三五年,真正能啟堆出海的,連30艘都很難湊齊,而這邊卻抓住最好的戰略機遇期急劇的擴充規模,在核牙的技戰術水平上也已經首次達到全球絕對領先。可謂質與量的雙雙超越!要知道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大海戰中,攻擊型核牙是前出最遠的強力殺手锏。如果能在北大西洋與加州外海同時部署30艘,一共有60艘全新大黑魚在水下來回穿梭,所謂的西方干涉艦隊,還有主動出港找揍的必要嗎?由此可見高速下水120艘真不算多,到150艘才是剛剛夠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