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前,一本預言以及改變了世界格局(尤其是商業和技術)的書——《指數型組織》橫空出世!一躍成為亞馬遜有史以來評分最高的商業類書籍。
![]()
![]()
作為《指數型組織》暌違10年的重磅升級之作,《指數型增組織2.0》出版了!這是AI時代的增長新范式,是來自全球600+企業的高增長密碼!
中文版全球首發!官方限時6.5折包郵
點擊下方書封,馬上入手好書
贈《導讀手冊》+思維導圖拉頁
再贈電子資料庫(持續更新)
限時福利,截至10月30日24時
![]()
信息技術革命使得“指數級增長”變成了企業成功的主流路徑。從當今美國的“科技七雄”企業,到中國的科技大廠,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是在經歷指數型成長后成為平臺型企業的。
《指數型增組織2.0》是薩利姆·伊斯梅爾與彼得·戴曼迪斯的首次聯袂之作,雷·庫茲韋爾傾情作序……
聰明的你也許已發現,今日世界幾乎完全就是按照這幾位大佬的預言在發展……
早讀早受益!無論你是尋求突破增長瓶頸的企業家、需推動內部變革的管理者,還是關注技術趨勢的投資者、終身學習者。
人人都能從書中獲取指數思維!構建低成本、高杠桿、快進化增長新范式的方法。
就像TikTok、OpenAI……以驚人的速度重塑世界格局!
中文版全球首發!官方限時6.5折包郵
點擊下方書封,馬上入手好書
贈《導讀手冊》+思維導圖拉頁
再贈電子資料庫(持續更新)
限時福利,截至10月30日24時
![]()
![]()
![]()
![]()
自《指數型組織》于2015年首次出版以來,數據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震驚的畫面。
運用書中描述的屬性的組織,與沒有運用這些屬性的組織相比,前者的股東總回報率要比后者整整多出40倍。
我強烈建議你,帶著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熱情洋溢的開放思維來深入閱讀這本書,探索指數型組織模型所呈現的無限廣闊的可能性。
——雷·庫茲韋爾
未來學家、《奇點更近》作者
01
這是一本什么書
全球600+企業高增長實踐+《財富》百強實證數據
AI時代生存與高增長指南,更權威、更驚人
從理論到實操,手把手引領指數升級與重構
提出“SCALE+IDEAS”模型!
![]()
中文版全球首發!官方限時6.5折包郵
點擊下方書封,馬上入手好書
贈《導讀手冊》+思維導圖拉頁
再贈電子資料庫(持續更新)
限時福利,截至10月30日24時
書中基于全球600+企業實踐與《財富》100強企業實證數據,顛覆重構指數型組織理論!簡單歸納一下,除了書中的理論,還有實操工具包,還有即時更新的資料包(與作者以及前沿商業科技互動)。
首次全面剖析11大核心屬性,每個屬性均從定義、未來價值、實踐挑戰、啟動方法等維度展開,并搭配案例與資源鏈接。
![]()
將初代9大驅動因素升級為18大驅動因素,新增“人工智能賦能”“Web3流行”“政府指數化轉型”等貼合當下的內容。
![]()
結合OpenAI、TikTok等新晉企業案例,揭秘從技術到組織實現指數級增長的變革力量,為企業抵御經濟與組織衰退提供指南。
舊版定義:
指數型組織是指影響力(或產出),相比同行實現了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長的組織(至少要大10倍),因為它們運用了加速發展的技術的新型組織方法。
全新定義:
指數型組織是一個目標驅動的、敏捷的、可倍增擴展的組織,它使用不斷加速的技術將它的產品和服務數字化、非物質化、大眾化和非貨幣化,從而使其績效能比非指數型組織同行提高10倍。
![]()
通過硬核數據印證其價值——與傳統非指數型組織相比,指數型組織股東總回報提高40倍、收入增長提高2.6倍、盈利能力提高6.8倍、資產回報率提高11.7倍!
![]()
同時,書中提供從理論到實操的完整工具包:創建指數型組織的關鍵步驟以及OpenExO平臺的資源鏈接,讀者可借助AI與作者互動,助力組織向指數型模式過渡。
書中提出了著名的“SCALE+IDEAS”模型:從外部的隨需隨聘的員工、社群與大眾、人工智能與算法、杠桿資產與共享資產、參與五大要素,到內部的用戶界面(UI)、儀表盤、實驗、自治、社交技術等組織基因。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以靈活、自主、目的驅動的小型細胞結構取代傳統金字塔體系。
![]()
記得2023年4月,GPT-4剛發布,就有人預測,未來的獨角獸企業將來自“AI第一”的企業,這種企業最少可能只需要3個人:CEO、產品主管和運營主管。
2年后,達里奧·阿莫迪稱,只需要一個人的獨角獸企業,最快可能在2026年出現。這些可能,就是AI時代指數型組織的基本特征。
在這個意義上,對中國企業來說,讀《指數型組織2.0》可以有豐厚的收獲:
它擊中了結構性焦慮:在數字化轉型的口號喊了若干年之后,真正完成了深層變革的企業并不多。
它提供了系統性改造框架: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具體、可評估的工具。
它對“速度執念”給出了回應:指明了如何在組織尚未崩塌之前,自我顛覆、實現再生。
抓住這樣的機遇,閱讀《指數型組織2.0》!努力使自己或自己的企業在競爭中獲得指數級的高增長,脫穎而出,成長為真正的“小巨人”和隱形冠軍。
02
這本書出自誰手
![]()
中文版全球首發!官方限時6.5折包郵
點擊下方書封,馬上入手好書
贈《導讀手冊》+思維導圖拉頁
再贈電子資料庫(持續更新)
限時福利,截至10月30日24時
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奇點大學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聯合美國知名科技新聞記者邁克爾?馬隆共同撰寫,未來學家、《奇點更近》作者雷?庫茲韋爾傾情作序!
注:在戴曼迪斯的組織和號召下,谷歌、思科等6家硅谷公司出資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展開合作,共同創立了奇點大學。它的使命,就是培養面向未來的、有“全球性”和“指數型”思維方式的人才。奇點大學卻“比哈佛、斯坦福大學還難進”。1996年,戴曼迪斯創立了X大獎基金會,并邀請埃隆·馬斯克、拉里·佩奇加入理事會。環保、汽車、健康、全球發展……X大獎逐漸成為多個領域的創新引擎。
![]()
薩利姆·伊斯梅爾
技術戰略家,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和全球大使,并親任奇點大學初設項目負責人。X大獎基金會董事會成員。ExO Works和OpenExO創始人和董事長。
全球暢銷書《指數型組織》的作者。曾與多位朋友聯合創立了PubSub Concepts、Angstro等公司,后者被谷歌收購。
2003年入選克菜因媒體(Crain's)"40位40歲以下商業人士”名單。2023—2024年,他高頻亮相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TED 2024等國際峰會,深度分享前沿議題。
![]()
彼得·戴曼迪斯
奇點大學創始人兼執行主席,X大獎基金會創始人。全球商業太空探索領軍人,在長壽、太空、風險投資和教育等領域創辦了數十家公司。2014年《財富》雜志“全球50大杰出領袖”之一。暢銷書《未來呼嘯而來》《富足》《創業無畏》作者。
12歲時,戴曼迪斯設計的“三箭齊發” 發射系統,就在火箭設計大賽中一舉奪魁。2007,擔任Zero Gravity Corporation總裁,陪伴當時65歲的史蒂芬·霍金體驗了8輪次的“零重力”拋物線飛行。
![]()
邁克爾·馬隆
美國知名科技新聞記者,在硅谷科技行業頗具影響力,被業界稱為“為硅谷寫密史的人”。
曾任《福布斯》科技版主編,同時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撰稿。暢銷書作家,著有多部頗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兩度獲得普利策獎提名。
![]()
自《指數型組織》于2015年首次出版以來,數據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震驚的畫面。
運用書中描述的屬性的組織,與沒有運用這些屬性的組織相比,前者的股東總回報率要比后者整整多出40倍。
我強烈建議你,帶著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熱情洋溢的開放思維來深入閱讀這本書,探索指數型組織模型所呈現的無限廣闊的可能性。
——雷·庫茲韋爾
未來學家、《奇點更近》作者
03
這些大咖都在讀
![]()
中文版全球首發!官方限時6.5折包郵
點擊下方書封,馬上入手好書
贈《導讀手冊》+思維導圖拉頁
再贈電子資料庫(持續更新)
限時福利,截至10月30日24時
在《導讀手冊》中,以10年指數型組織實踐為底色,專家學者以及商業思想家、企業家,與你一起重繪組織在智能時代的進化軌跡。
作者以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指數型組織的核心秘密:以宏大變革目標(MTP)為引領,通過精煉的內外部十大關鍵詞為驅動,實現組織效能的指數級提升。這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經過嚴格的數據分析、嚴格的經典案例驗證的增長法則。
從SpaceX到X大獎,600多個鮮活案例不僅印證了理論的可行性,更為讀者提供了可操作、可復制的實踐路徑。
在AI重塑商業規則的今天,無論你是企業決策者、創新創業者,還是對未來組織形態感興趣的探索者,這本書都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指數級增長的大門。讓我們一起擁抱指數型思維,開啟組織變革的指數級躍遷之旅。
——王煜全
海銀資本創始合作人
科技創新產業專家、作家
我曾為彼得·戴曼迪斯的另一本著作《未來呼嘯而來》的中文版寫過序言。在那本書中,他堅信,技術突破將為人類帶來富足。如今,我們不僅要承認未來確實已經呼嘯而至,更要思考如何駕馭它。
戴曼迪斯的《指數型組織》,首次出版于2015年,它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主張:在信息時代,任何組織都有可能實現指數級增長。書中圍繞一個宏大的變革目標MTP和十個核心屬性,提出了“指數型組織”ExO的框架。可謂是一本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適用于企業家和管理者的行動藍圖。
已經10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劇變,但很明顯,不是均勻爆發的。眾多被視為前沿的技術,有的已經大規模商業化,有的卻仍在路上。我認為,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技術是坦克,有的坦克已經打出了閃電戰,有的坦克卻還在城墻上當炮臺。
今天,我們站在了以人工智能(AI)為驅動力的新浪潮中。AI這個坦克的獨特之處在于,它能夠規模化地復制人類的經驗、思維和專業服務。因此,這次AI驅動的“閃電戰”核心就是將大眾普遍需要、但長期被視為稀缺且昂貴的高端服務,以普惠且個性化的方式帶給每一個人,從而實現服務的普及化和規模化。
但是,技術的突破是最大的機遇,也是最殘酷的考驗。
所以,在這樣一個顛覆性的變革時刻,每個企業家和管理者都應該思考一個根本問題,你該如何打造一個可以匹配“閃電戰”的組織呢?我想,核心就在于,要圍繞AI的效率和可復制性來設計,而《指數型組織2.0》恰恰是能給出成熟的解題思路。
期待你讀完此書后,能理解大趨勢,打造出指數級增長的企業,在AI主導的“閃電戰”中贏得先機。
——段永朝
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
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
對中國企業來說,讀《指數型組織2.0》,可以有豐厚的收獲:它擊中了結構性焦慮,在數字化轉型的口號喊了若干年之后,真正完成了深層變革的企業并不多;它提供了系統性改造框架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具體、可評估的工具;它對“速度執念”給出回應,指明了如何在組織尚未崩塌之前,自我顛覆、實現再生。
在AI和平臺經濟的雙輪驅動下,組織正在成為“生態的節點”而非“資源的容器”。誰能先切換范式,誰就擁有下一個10年的增長主動權。
——胡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在21世紀指數型企業的發展史上,有幾個關鍵事件:一是蘋果于2007年推出智能手機iPhone;二是亞馬遜于2008年推出公有云服務EC2;三是從2012年開始,用圖形處理器(GPU)訓練出來的圖像識別模型的能力有了質的提升,之后超過了人類的水平,這標志著深度學習研究正式進入黃金發展期。
在AI時代,什么樣的組織是指數型組織?作者用SCALE和IDEAS這10個英文字母和一個右腦、左腦的示意圖,概括了指數型組織外部和內部的10個基本屬性。更重要的是,這些簡潔凝煉的屬性背后,蘊含著AI推動組織變革的邏輯。
——周健工
未盡研究創辦人
在今天的Al時代,巨頭們開放了各自的大模型,賦予了這些“專精特新”企業前所未有的能力,而擁有這些能力的深耕者,結合自身掌握的超群的細分場景行業知識,將有機會成長為真正的“小巨人”和隱形冠軍。
未來的產業格局,就是巨頭和大廠的解決方案覆蓋70%的通用場景,而其他干行百業,將為眾多這樣的“小巨人”和隱形冠軍提供巨大的發展機會。這是眾多創業者的春天!
要抓住這樣的機遇,我們需要閱讀《指數型組織2.0》,努力使自己的企業在競爭中獲得指數級的高增長,從而脫穎而出。
——潘農菲
產品出海經營顧問
Al狂飆的時代,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更為宏大的商業范式轉移,AI的指數級增長會將工業時代的制度和流程拋在腦后,讓世界快速邁進智能數字時代,也會把眾多后知后覺者掃進垃圾堆。
我和凱文·凱利在新書《2049》中恰恰強調了這種范式轉移會在未來1/4個世紀帶來巨大的改變,而《指數型組織2.0》則是對這一范式的全新思考。
——吳晨
著名財經作家,晨讀書局主理人
《經濟學人·商論》原總編輯
《指數型組織2.0》不僅是一本商業書,更是一部進化啟示錄,它時刻提醒著企業家:真正的轉型始于推開認知天窗的那一刻。“不要用馬車對抗高鐵,而要把自己變成鐵軌”,與其等風來,不如變成風,這或許就是對中國商業精神的最佳詮釋。
——陳為
商業觀察家,正和島總編輯
2015年,《指數型組織》中文版首次為我揭開了數字經濟時代組織進化的全新圖景,徹底顛覆了我對增長的認知。它系統性地揭示了新興組織如何借助技術與結構創新,實現遠超傳統企業10倍乃至百倍的突破性增長。
10年后,前瞻思想家薩利姆·伊斯梅爾與彼得.戴曼迪斯對原版進行了高達90%的重構與升級。《指數型組織2.0》中文版應運而生,其核心使命直指這個時代最嚴峻的雙重挑戰:指數型技術變革與全球性復雜問題。
本書不僅融匯了這10年的實踐真知與鮮活案例,更深度整合了以人工智能為首的前沿技術成果,重新定義了數字時代組織的生存法則與進化路徑。
——檀林
北大匯豐商學院創業實踐導師
企業家、管理者以及政府和非盈利機構工作者,能幫助增長乏力的線性組織轉型為指數型組織,避免顛覆性失敗、實現指數級增長。
創業者、中小企業管理者,可助力其幫助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從0到1建立指數型組織。
投資人,能夠借用書中理論與工具,去對照分析的公司是否有指數型組織的屬性(作為工具書)。
關注技術趨勢或希望提升自我的終身學習者,可以升華思維模式,因為指數型思維不僅適用于商業,更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中文版全球首發!官方限時6.5折包郵
點擊下方書封,馬上入手好書
贈《導讀手冊》+思維導圖拉頁
再贈電子資料庫(持續更新)
限時福利,截至10月30日24時
![]()
本期策劃:Burt
編輯:蘆丁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點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