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抖音上突然出現很多浙江廠二代博主,熱度還都不小。
給星巴克、可口可樂代工做杯子,年產值1億的98年廠二代@水杯小胡。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他留學回國后熬了一年,獨立從0到1開辟了外貿新渠道,如今抖音也做到了快10萬粉絲。
還有卡拉揚箱包廠二代@若一,面對總裁媽媽定下的,8年接班deadline,她要每個部門輪轉熟悉。
在沒有成績證明能力的時候,她會因為提一個小意見,就被母親當著員工面批評:你不要教我做事。
![]()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目前,只是一個抖音平臺,就有超過5000個“浙商二代”賬戶在活躍。
刷得越多越感慨,曾經我們都以為二代們,繼承家產后,會過上令人羨慕的小資生活,現實則可能是大部分人比牛馬還牛馬。
真應了那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浙江的年輕二代們,其實,比我們想象得要卷多了。
![]()
過去,大家都以為企業的二代們,個個都是韓國財閥里的紈绔子弟形象,豪車出行,前呼后擁,過著奢靡的生活。
但廠二代和富二代不同,根本無法躺平,缺乏訂單后,工廠利潤會很快被各種持續支出吞噬一空。
因此,廠二代們既要努力保住老客戶,還要不停地拓展新客戶。
而根據浙江省統計數據,浙江有355萬家民營企業,712萬個體戶,目前正是這些企業掌門人新老交替的時期。
而有調查顯示,超過60%的廠二代,寧愿在外漂泊也不愿意回來接手轟隆作響的企業。
畢竟,他們既要學會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又要從頭熟悉傳統制造業的每一個細節,通常是一個人活成了一個團隊。
廠二代胡家舟的父親在1996年辭職下海創立洪帆工貿,開始的時候,就在村子的磚房里給人做代工,靠一輛摩托車來送貨。
如今,洪帆工貿已經是年產值1個億的大型水杯企業了。
2017年,出國留學回來的胡家舟,獨自開始摸索跨境電商和外貿。
![]()
在沒有證明自己能力之前,他和普通創業者一樣,一個人又做業務員,又做運營,又做采購,熬夜頂著時差回客戶郵件和直播。
雖然很辛苦,但是好在他當時踩中了出海的紅利,第一年就簽到幾個大單,賺了700萬,第二年做到了2000萬。
因此,他也被朋友們稱為創業圣體。
談及成功的原因,他說:父親和父親的朋友們,以及自己身邊的二代朋友們,平時聊天都是“現在哪個行業好”,“哪個產品好賣”,耳濡目染后有機會就會去嘗試,所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當2016年他還在上大學時,就看到國內潮牌服裝還是一片空白。
于是胡家舟就開始設計T恤,天天跑杭州四季青打板做服裝,然后蹲直播間打賞成榜一,再去私聊博主合作宣傳,賣得很不錯。
當然,浙江并不都是這樣的大廠,而小廠二代們,生活和我們想的也不一樣,他們沒有遠超同齡人的零花錢,而是多了好幾年的工齡。
精打細算了半輩子的浙江爸媽們,往往不會給孩子們大把鈔票去瀟灑,而是選擇讓孩子在勞動中成長。
![]()
比如寒暑假本來是學生們一年中最爽的時間。
熬過考試周,有的同學回家后就窩在沙發和室友開黑;有的是全國游山玩水,拍大片。
而一位浙江義烏的女大學生在小紅書發帖,稱自己寒假才放了一個月多幾天,要進自家工廠打工30天,天天忙著運貨。
很多浙江的小孩高中一畢業,就被父母催著去考了駕照,等他們回來開的不是拉風的豪車,而是去送貨的面包車。
幫家里送貨,也成了很多浙江孩子的成人第一課。
而現在,電商行業的興起,更讓浙江的小朋友,有機會從小就能給家里幫忙。
當別的小孩拼樂高積木,浙江小朋友拼的是快遞紙箱,從會走路就開始干活,打包、貼快遞單,甚至運營網店。
![]()
有網友調侃道:“年齡10歲,工齡6年。”
畢竟,自己的工廠,忙起來,喘口氣的都得來幫忙,這就是現實中的浙江二代們的生活。
![]()
在自家工廠里卷的二代們,和北方的孩子從小下地幫忙一樣,都是環境使然。
浙江省地形復雜,“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環境,早早催生了商品交換活動。
比如,義烏的起源就是走街串巷的“敲糖幫”。
當地物資匱乏,聰明的義烏人開始挑起擔子,用糖換雞毛來漚肥。
![]()
1982年,這些長期流動的小商販們,在廿三里設立了200個攤位,實現了從挑擔售賣到固定攤位的飛躍。
此后,義烏一發不可收拾,經過5代市場變遷,成為遠銷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浙江其他地方也是類似,因為農業資源的匱乏,而催生了貿易。
做生意,為浙江人提供了打拼的舞臺和機遇。
通過一代人的努力,浙江已經成了最賺錢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常年位居國內第三,僅次于北京和上海。
![]()
而靠自己的努力賺到錢的浙江一代們,為了把家族財富更好地傳下去,也都堅持“自強不息,自取富貴”的養育理念,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接班能力。
而讓孩子參與到家中事務,則成了最好的財商教育。
當父母就是努力拼搏的“卷王”時,二代們也是有樣學樣。
不過,相較于過去父母白手起家,如今大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實體行業越來越難做,接手的二代們只能加倍努力,絲毫不敢懈怠,否則一不小心,就成了敗家子。
因此,他們也只能“卷”起來了。
![]()
卷,不是一味的拉長工時加班,而是接受變化的市場,不斷地學習和適應,把家產打理得更好。
國內市場飽和后,浙江人是學習ai和外文最努力的一群人。
面對市場的變化,和貿易的動蕩,他們并沒有被嚇倒,而是這幾年通過直播,把商品賣到了更多的國家,從一開始好賣的歐美,到了如今的中東南非,市場越擴越大。
許多浙江義烏的二代們,比高三學子還要拼命地去學外語,2024年光一家義烏西班牙外語培訓的夜校,就有超過480人參加,人數爆滿。
![]()
從前,浙江的創一代,背著一袋打火機,就敢天南海北的闖蕩叫賣。
如今,浙江的二代們,活躍在國內外的各個直播間,把商品賣到了更遠的地方。
變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勤勞致富的精神。
如今,互聯網的發展,讓人們不再需要走街串巷。
因此線上流量的獲取,成了浙江二代們拼命探索的大道。
比如有些二代,就抓住了人們對霸總家庭好奇,通過運營短視頻收獲大量粉絲。
比如,潔麗雅“毛巾少爺”,以“名校畢業的二叔,回國后“搶走”自己董事長之位,并把自己發配新疆種棉花”為素材拍短劇,短時間就獲得1.1億播放量,一度登上抖音熱搜榜第一。
這也讓工廠的毛巾銷量大增50%,一度成為平臺毛巾品類銷量榜的第一名。
![]()
這次破圈后,也讓更多面對商品銷量下滑的傳統企業的廠二代們,看到了希望,他們開始涌入短視頻的賽道。
比如愛意家居的二代山哥很努力,已經做到了百萬粉絲;好利來的二代羅成,在抖音當“社恐”總裁,收獲了300萬粉絲。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年輕二代們在努力運營短視頻。
和外界以為的不同,很多二代并沒有財大氣粗,隨便做做就能收獲大量粉絲。
比如“王酷酷接班日記”,只有一個工作不到一年的小助理。
而且有博主和大量廠二代溝通,發現平均一個二代,只有2年時間,50萬-100萬預算,來打造二代IP,如果回報不足,最后就只能放棄。
![]()
而網感以及對用戶的理解,并不是靠充錢能實現的。
因此,不是每個二代都能做出百萬粉絲。
但這些拼命學習,抓住時代機遇的努力,讓人們見識到了,浙江年輕人從父輩手中,接手的不只是企業,更是努力拼搏的創業精神。
所以,浙江二代們的卷,并不是被財富拖累,而是被財富鞭策,他們有更高的起點,也有更大的壓力。
參考資料:
1.浙江老年報《耳順之年還要“卷”!全網都在問:浙江人為啥這么拼?》
2.上海城市創新研究中心《浙江人為什么特別會賺錢?》
3.秦朔《為何浙江民富甲天下》
4.錢江晚報《浙江老人為何成“卷王”?調查顯示:他們拒絕“躺平”》
作者:白真誠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