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晚上好,我是你們的老伙計。今天打開后臺,十條私信八條都在問:“央行要搞信用修復,是不是以后征信有問題也能買房了?” 先給急著買房的朋友吃顆定心丸 —— 這事兒是真的,但不是所有征信污點都能 “洗白”,這里面的門道咱得慢慢說。
咱先把這政策的底兒給扒清楚 —— 到底是咋回事、哪些人能受益。咱先看官方說法,央行潘功勝行長上周在金融街論壇上明確說了,正在研究一次性的個人信用救濟政策,計劃明年初就執行。簡單說就是:疫情以來要是不小心逾期了,只要金額不高、后來也全額還上了,這些逾期記錄就不在征信系統里顯示了。這話得拆成兩句聽:第一,不是所有逾期都能修復。必須滿足兩個硬條件 ——“疫情導致的”“金額不大”“已經還清”,缺一個都不行。像那種惡意欠貸不還、或者逾期幾十萬的,該等五年還得等五年,別想著鉆空子。第二,這不是 “刪除” 記錄,是 “不予展示”,相當于技術上把它藏起來了,銀行內部可能還能看見,但不會影響你申請房貸車貸。之前就有朋友遇到過這種情況:因為住院忘了還幾百塊信用卡,后來買房時房貸利率直接上浮 15%,算下來三十年得多還 18 萬利息。要是明年政策落地,這種情況的記錄就藏起來了,再買房就能跟正常人一樣享優惠利率;但要是故意透支信用卡搞投資虧了不還,那這政策跟他半毛錢關系沒有。
不少人納悶 “早不出晚不出,為啥偏偏選現在出這政策?” 其實這不是巧合,背后是普通人的難處和樓市的實際需求湊到了一塊兒。先說說咱們普通人的難處,過去三年疫情,多少人栽在征信上?有的是開店做小生意的,收入斷了連信用卡都還不上;有的是被隔離沒法上班,房貸晚還了幾天;還有的是生病住院忙忘了,不小心漏了還款。這些人不是故意賴賬,事后都把錢還清了,但征信上的污點一掛就是五年,這五年里想買房、貸款,基本是沒門兒。之前就有不少人跟我吐槽,疫情時丟了工作,車貸晚還了兩期,后來找到新工作想買房,跑了好幾家銀行都被拒了,就因為那兩條逾期記錄。再看樓市的現狀,現在開發商愁著房子賣不出去,銀行愁著貸款放不出去,但市面上其實藏著不少 “剛需”—— 就是這些征信有小瑕疵、但是真想買套房自住的人。招聯的專家算過,這部分群體規模不小,要是能把他們的購房需求釋放出來,對樓市來說是實打實的利好。簡單說,央行這招是 “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只幫那些真有困難的人,同時也給樓市添點人氣。還有個深層原因,就是過去的征信規則太 “一刀切” 了。按老規矩,不管你是故意逾期還是遇上不可抗力,只要有記錄就掛五年。之前就有人說過:“當年為了給家里人籌醫藥費,晚還了幾天信用卡,結果現在連給孩子買學區房的資格都沒了,這也太冤了。” 現在政策改了,體現的是 “人情味”,不是說信用不重要,而是要區分 “惡意” 和 “無奈”。
聊完政策本身和出臺原因,咱再說說這政策落地后,樓市和咱普通人能迎來啥變化。對咱普通人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 “買房門檻降低了”。以前征信有逾期,要么貸款直接被拒,要么首付從 30% 漲到 50%,利率還得上浮好幾個點。明年政策執行后,符合條件的人就能正常申請房貸,不用再當 “冤大頭” 多交利息。但這里有個坑必須提醒大家:別信那些 “花錢就能修復征信” 的中介。央行早就說了,正規的信用修復不花一分錢,直接去征信中心官網或者銀行網點申請就行,流程也就十天半個月。今年上半年全國就抓了 300 多起征信修復詐騙,涉案金額超 5000 萬,被騙的全是那些急著買房的人。記住,只有官方渠道才靠譜,但凡說 “內部有人能幫忙” 的,全是騙子。再說說對樓市的影響,這政策能給市場帶來一波 “剛需補倉”,但千萬別指望它能讓房價暴漲。為啥?因為能受益的都是 “剛需中的剛需”,不是炒房客。專家預估,能修復的逾期金額大概在 5 萬到 10 萬之間,剛好覆蓋普通人的信用卡、小額貸逾期,這些人買房是為了自住,不是為了倒手賺錢。所以樓市可能會稍微暖一點,但不會熱得離譜,那些盼著靠這政策 “抄底” 賺一筆的,還是別想太多。對銀行來說,這也是個挑戰,既要給符合條件的人順利放貸,又得防著有人故意造假騙貸。比如有人偽造疫情隔離證明,或者把大筆逾期拆成小額的來蒙混過關,這些都得靠銀行的技術手段去甄別。所以未來申請房貸時,可能需要提供更多證明材料,比如當時的收入流水、失業證明啥的,流程可能會比以前嚴一點。
最后跟大家聊點掏心窩子的實在話 —— 政策是暖的,但信用更值錢。這政策讓我覺得最暖心的地方,是它承認了 “人都會犯錯”,尤其是在疫情那種特殊時期。以前咱總說 “征信是經濟身份證”,丟了就寸步難行,但現在看來,這張 “身份證” 也能給 “改過自新” 的人一次機會。但咱不能把這政策當成 “免罪金牌”,它本質是 “救濟”,不是 “縱容”。那些非疫情原因逾期的、大額逾期的,該受影響還得受影響。之前就見過有人,疫情前就欠了幾十萬信用卡沒還,現在天天盼著政策落地,覺得自己能 “洗白”,這根本不現實。信用這東西,還是得平時好好維護,設置個自動還款,定期查下征信報告,別等出了問題才著急。還有人問我 “這政策是不是說明樓市不行了?” 我覺得恰恰相反,這說明政策越來越懂普通人的難處了。以前救樓市,要么降利率,要么松限購,都是 “大面兒上” 的政策;現在搞精準的信用修復,是盯著那些 “想買房卻被卡住” 的人,這才是真的 “對癥下藥”。最后總結一句:明年初的信用修復政策,是給那些 “不小心摔了一跤” 的剛需族搭了個梯子,但爬梯子的前提
是你已經把 “欠款” 這事兒解決了。信用這東西,丟了容易撿回來難,就算有政策兜底,咱平時也得好好珍惜。畢竟買房是一輩子的事兒,別讓一時的疏忽,耽誤了自己的好日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