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峰會3500億投資協議難產,“特金會晤”期許渺茫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9日抵達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并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會談。這是特朗普亞洲訪問行程中的關鍵一站,但兩國在經濟與安全議題上的立場差異,令此次訪問蒙上復雜陰影。
![]()
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29日在慶北慶州博物館舉行韓美首腦會談。照片來源:韓總統辦公室攝影記者團
根據白宮發布的簡報,特朗普此行的首要目標是推動韓國對美國進行高達3500億元的投資,以強化美韓經濟伙伴關系。美方官員表示,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美國制造業與高科技產業,包括半導體、人工智能及清潔能源等領域。然而,首爾方面對于直接現金投資的規模持保留態度。韓國經濟官員指出,如此巨額資金可能對國內資本市場造成壓力,因此更傾向通過貸款、信貸擔保或聯合基金形式來支持合作。
特朗普在會談中強調,美韓應在貿易與安全上“進一步綁定”,并以日本日前承諾4900億元投資美國為例,敦促南韓“展現同等誠意”。但李在明政府更關注本國的經濟穩定與通脹壓力,韓國媒體普遍認為,美方的投資要求將成為未來雙邊經貿談判的主要難題。
就在特朗普抵韓前夕,朝鮮在其西部海域發射一枚短程導彈,地區緊張情勢加劇。朝鮮中央通訊社未對此次試射發表詳細說明,但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在向特朗普政府釋放政治信號,提醒美方“不要忽視平壤的存在”。
特朗普原本曾表示,愿意在亞洲行程中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晤,甚至可能延長停留時間。但29日他改口稱,美朝雙方“尚未就會晤時間達成一致”,并補充說,“未來依然保持溝通管道”。朝鮮方面則對特朗普的最新表態未作公開回應。
外界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行意圖在經濟與安全領域雙線施壓:一方面通過投資談判強化美韓同盟經濟紐帶,另一方面借強化日韓合作牽制中國與朝鮮。然而,導彈試射事件與投資條件分歧都顯示,特朗普在亞太地區的外交攻勢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
隨著APEC會議進入關鍵階段,特朗普能否在短時間內同時化解經濟分歧與地緣政治緊張,將成為檢驗其外交手腕的重要指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