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能化成為定價權核心的時候,傳統國企的“體制基因”卻與用戶需求的敏捷響應天然相悖,汽車市場的“民進國退”趨勢,成為國有車企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于是,如何年輕化、用戶化成為新時代下的必答題,國有車企高管集體觸網成了“自救標配”。
在近年來日漸火爆的越野車市場,“越野世家”北京越野,也正面臨長城汽車坦克等諸多對手的市場“圍剿”。坐擁“中國越野車發明者”的名號,北京越野能否在這場“反圍剿”戰役中成功突圍,將成為國有車企在新市場環境下破局突圍的一個標準樣本。
今年以來,北京越野無論在產品表現還是市場表現上,都可圈可點。產品方面,BJ40增程、BJ40燃油、BJ30旅行家先后上市,市場反應相當不錯。市場方面,4-9月,連續6個月月銷量破萬臺,展現出強勁的破局姿態。在這一過程中,北京越野到底做對什么,值得思考。
200天162條視頻,80后國企掌門人打造嶄新人設
提到車企高管IP,給大家留下的最普遍的印象是假大空的機械讀稿,或者是高高在上的距離感,國企高管給外界留下的刻板印象更是如此。以小米雷軍、蔚來李斌為代表,汽車圈的新勢力高管,卻打造了另一種公眾形象,親民、主動溝通,日常時刻面對鏡頭,做可以與網民打成一片的人民網紅。
北京越野在今年3月份進行了領導班子調整,80后王昊就任董事長。對北京越野來說,這顯然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思路轉換。一上任的王昊,隨即在抖音、小紅書、微信視頻號等平臺開通個人身份的公眾賬號,開啟了一名國企領導人的起號之旅。
“自黑”是王昊打造個人網紅IP的第一步。在自己的短視頻開頭,他常幽默自嘲一句,自己是全網車圈粉絲量最少的董事長。這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事實,但敢于在公眾面前拿這個自嘲,對國企領導來說,需要勇氣,也需要一種豁達的公眾心態。這讓受眾意識到,王昊與用戶過去看到的西裝筆挺按部就班做報告的大領導不同,這個探索短視頻的高管IP是有血有肉、會自嘲、愿意傾聽用戶吐槽的“產品經理”或“客服大叔”。
![]()
在微信視頻號“北京越野王昊”,微博、抖音和小紅書平臺“我是王昊”等賬號發布的一系列日常短視頻中,王昊將自己定位成“產品測試官”,承諾不刪評論、直面問題、正面回應,對于用戶關心的“小電瓶”等問題,專程親自找到對應負責人進行專項解答,雖然全網粉絲量很少,但是評論區卻很熱鬧,成為消費者買車用車的課代表和互聯網嘴替,甚至建立了《你有問題我們回應》視頻合集。
![]()
上任200天,王昊已經發布短視頻162條,他的視頻號成為北京越野與用戶溝通最高效、最直接的“超級入口”。王昊的賬號內容覆蓋研發、生產、售后全鏈條,甚至將網友建議直接反饋至產品改進會議。例如,一條關于“越野車機系統卡頓”的吐槽,竟在后續OTA升級中被專項優化。這種“用戶反饋-高層響應-產品迭代”的閉環,在傳統國企體系中堪稱“超現實速度”。究其本質,王昊的實踐是一場組織關系的重構,董事長不再僅是審批文件的終點,而是用戶聲音傳入企業的“第一接收器”。
從“網紅”視角看,王昊一個非常勝任的“主角”
當下汽車行業正經歷“生死淘汰賽”,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5%,70余個乘用車子品牌將在五年內縮減至十幾家甚至個位數,意味著“馬太效應”將持續加劇。目前來看,小米雷軍已是當之無愧的“車圈頂流”,何小鵬靠“推車直播”出圈,李斌以“手機懟臉自拍”拉近距離等火爆出圈,新勢力陣營早已分出高下,而傳統車企高管的網紅之路,還剛剛起步。
![]()
打造優秀“網紅”IP,與打造優秀影視劇類似,劇本自然重要,但一個敬業、具備優秀表演才華的主角,更具決定性作用。分析王昊在一系列視頻中的表現,他顯然非常勝任自己的新角色。這恐怕也是他被任命為北京越野新一任董事長的重要考量因素——選擇一個能更好面對公眾的網紅潛力股。
當行業集體困于“如何與年輕用戶對話”時,王昊試圖用高管IP鑿穿這堵墻,將車企高管IP深度融入“研產供銷”與用戶共創的全鏈條。研發端,他親測BJ40增程續航、挑戰高原性能,將用戶反饋融入技術升級,提出“越野平權”理念。生產與供應上牽頭“保供攻堅戰”,推動高管團隊每周參與PDI檢測,傳遞質量零容忍態度。他直接化身“首席用戶體驗官”,親自參與并解說北京越野的越野性能測試。當用戶抱怨4S店服務滯后時,他要求區域經理在48小時內私信解決。用戶共創方面,他直接建立“用戶體驗直通專班”,將用戶的“吐槽”轉化為產品改進的具體指令,形成了“用戶聲音-高管推動-快速落地”的閉環。
以流量為推手解決品牌發展堵點,才是北京越野的破局密碼
但畢竟車企高管事務繁忙,而“網紅”需要持續長時間輸出專業真實的內容,同時,如果一番真誠互動后北京越野產品體驗依舊老樣子,信任將更大面積地崩塌。在輿論放大鏡之下,“網紅”的任何一言一行將被無限放大和解讀,如何長久、專業、持續深耕車企高管IP,是每個品牌都要思考的問題。
如何在順利起號、成功打造個人網紅IP之后,最終將其轉化為市場銷量與品牌口碑,成為王昊面臨的更深層次的任務。無疑,王昊需要將自己作為“網紅”為北京越野帶來的更高的市場知名度與用戶預期,落到產品品質、用戶服務等管理鏈條中,給北京越野帶來全方位的用戶體驗提升,才最終有可能讓北京越野成為新時代的強勢網紅品牌,推動北京越野市場與經營的全面破局。
作為老牌車企,北京越野曾因電動化遲緩、用戶認知模糊長期陷入頹勢。作為北汽自主板塊的“三大壓艙石”之一,北京越野面對的是硬派越野市場被比亞迪仰望、東風猛士等快速蠶食與傳統渠道效率下滑的雙重壓力,而北京越野辨識度并沒有持續提升,導致年輕用戶一度流失。今年以來,憑借王昊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的“產品評測官”人設,北京越野實現老牌車企難得的破局,為品牌注入了難能可貴的人情味與活力。
![]()
王昊在視頻中頻繁提及“用戶共創”,例如針對一些老用戶提出的“防滾架強度不足”問題,他直接協調工程團隊進行材料升級測試。針對越野愛好者提出的不少品牌“續航虛標”問題,王昊組織產品技術團隊進行“聽勸式研發”,BJ40增程實測續航提升120公里,上市一小時訂單破3000臺。同時,根據評論區建議,BJ30旅行家增加車頂行李架,成了年輕用戶的“露營爆款”。
![]()
在渠道端,王昊同時進行“透明化改革”,暗訪4S店拍下同款車報價不一的視頻,直接推動“統一零售價”落地;開放智能工廠做工業旅游,讓用戶親眼見造車過程,終端轉化效率提升37%。在組織端“扁平化破壁”,建立“用戶體驗直通專班”,用戶留言72小時內必須流轉至分管高管,曾有用戶反映的“售后配件慢”問題,倒逼供應鏈部門將交付周期從15天縮至3天。
總結:
高管觸網的價值,不在于成“網紅”,而在于以個人IP為支點,撬動從“生產導向”到“用戶導向”的深層變革。當一家國企,愿意讓董事長成為“產品經理一號”,當董事長愿意趴網上聽取用戶建議與吐槽,愿意蹲在車間兌現用戶建議,當高管團隊要為一條評論組隊響應,這種“用戶直連”的組織能力,遠比任何潑天流量都更加珍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