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打少,恃強凌弱是兵法當中亙古不變的本質。
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的一名連長卻顛覆了這個認知,奇跡般的帶著一個連葬送了敵軍的三個師。
這位連長到底是何方神圣?他憑什么可以如此厲害呢?
![]()
一、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中國人民志愿軍雖然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但這一仗并沒有打疼“聯合國軍”。
他們只是稍微的休整了一下后,就繼續向北進犯,直逼朝鮮政府臨時所在地——江界。
面對這種情況,中共中央和志愿軍總部急調第9兵團入朝,讓其在東線將聯合國軍給擋住。
當時正值寒冬季節,溫度長期處于零下三十到四十攝氏度,滴水成冰。
這直接導致倉促入朝沒有足夠御寒衣服的志愿軍戰士出現了大面積的凍傷,非戰斗減員很厲害。
看著戰士們的雙手被凍的變成了青紫色,連槍都無法拿穩。
堅守1355.7高地的志愿軍20軍60師178團2營5連連長毛張苗帶頭開始在凍土上挖掘可以容身的防御陣地。
![]()
雖然地面凍得如同鋼鐵般堅硬,但在五連戰士不懈的努力下,一個個簡單的藏身地還是被挖了出來。
毛張苗知道想要御寒光靠這些簡陋的土坑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又命令戰士們盡可能擠在一起兩人共用一床被子。
這樣互相幫助不但有利于戰士們抵御嚴寒,還可以把多出來的棉被裁剪縫制成手套和襪子。
“爆改”的手套和棉襪雖然很簡陋,但所提供的微弱溫度卻讓五連的戰斗力得到了有利的保障,凍傷的情況少了許多。
11月27日,潛伏已久的志愿軍第九兵團突然向美軍陸戰第一師、第三、第七步兵師以及南韓第一軍團約10萬人發起了猛攻。
![]()
雖然有飛機坦克作為掩護,但猝不及防之下美軍還是吃了個大虧,陸戰第一師和第七步兵師被第九兵團分割成了5個部分。
11月30日,被圍困的美第7師第31團及第32團1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被我軍基本全殲。
第七師戰敗的消息傳來后,被圍在柳潭里、下碣隅里的美陸戰第1師在也不敢多做停留,整個師部在2個團2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營的掩護下拼死奪路南逃。
五連堅守的1355.7高地正在敵人逃跑的必經之路上,因此他們和逃跑的美軍精銳展開了激烈的戰斗。
借助有利地形,毛張苗指揮五連在敵人坦克和飛機的輪番轟炸下堅守了整整12個小時,以傷亡37人的代價擊斃美軍數百人,給主力部隊圍殲美陸戰第一師師部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因阻敵有功,戰后五連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連長毛張苗更是被記個人一等功。
![]()
毛張苗并沒有因為立功就沾沾自喜,反而愈發的謹慎和小心。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交戰的時候他發現美國士兵不但裝備很精良,戰術素養也不比當年的小鬼子差,是個非常難纏的對手。
這一戰五連能打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戰士們的生存意志比美國士兵更強大。
1944年就參加了人民解放軍的毛張苗很清楚,打仗不能只拼生存意志。
他必須想辦法找機會在戰術上徹底將敵人壓制,這樣五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1951年4月第五次戰役打響后,毛張苗苦等的機會終于來了。
![]()
當時正在昭陽江北岸行軍的一七八團二營接到命令,要從萬山叢中的敵軍陣地中穿插過去,奪取遠在30公里外的五馬寺。
這種長途穿插奔襲戰非常危險,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敵人的團團包圍,所以營長決定連夜出發,在黑暗的掩護下急行軍,打的人一個措手不及。
任務下達后五連被安排成了預備隊,只能跟著部隊走。
雖然變成了預備隊,但毛張苗的心里面卻一點也不慌,因為他知道戰場上機會很多,只要自己準備好,就不愁沒仗打。
事情的發展也確如毛張苗所想,天還沒亮,營長就主動找上了門來。
![]()
二、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夜戰一直都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
但有的時候無盡的黑暗也會讓這個法寶出現紕漏,導致我軍迷失方向。
穿插中擔任尖刀任務的六連很不幸就遇上了這樣倒霉的情況。
當時他們趁著夜色一舉擊潰攔在前面的李承晚所部后就發起了猛烈的追擊,想要進一步擴大戰果。
但由于山林中彌漫著濃重的黑霧,可見度不足一米,所以六連在追擊的過程偏離了既定的路線。
營長發現了這個情況后氣的火冒三丈,當即就讓四連接替了尖刀任務,頂在了整個部隊的最前面。
誰知道禍不單行,沒過多久四連竟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
此時離指揮部規定奪取五馬寺的時間只剩5個來小時,可五馬寺還在20公里之外。
更加要命的是這20公里的穿插線路地形非常復雜,隨時都可能遇上阻攔的敵人。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毛張苗所在的五連臨危受命,接下了尖刀連的任務。
“時間非常緊,部隊必須在5個小時內拿下五馬寺,所以就算敵人在前面筑起了銅墻鐵壁,咱們都必須給他撞碎。”
毛張苗說完,領頭沖進了黑暗中。
在連長身先士卒的率領下,五連的行軍速度非常快,不到一個小時就趕到了721高地。
當時高地上駐守有敵人兩個排的兵力。
但還不等這些人反應過來,他們就被沖在最前面的三排給趕緊利落的全殲了。
![]()
整個后半夜,這種短兵相接的場景一直都在重復,每次敵人都是觸之即潰,根本就不能給五連造成任何的影響。
就這樣一路槍不停火,腳不停歇,在天即將拂曉的時候五連橫推到了五馬寺外圍的一處高地。
只是一個照面,猝不及防的敵人就被五連的猛攻給沖垮,驚慌失措的朝著五馬寺的方向逃去。
見此情景毛張苗眼前一亮,當即就命令五連的戰士們緊緊尾隨在敵人的后面,攜大勝之勢趁機朝五馬寺發起了攻擊。
負責五馬寺防守的是南韓號稱“精銳之師”的“白虎團”。
但這個所謂的“精銳之師”在五連氣勢如虹的攻擊下竟然完全不是對手,只抵抗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全線崩潰了。
![]()
沒有了南韓軍隊的阻擊,毛張苗率領五連順利拿下了五馬寺這個戰略要地,徹底切斷了敵第三師和第六師的退路。
5月18日,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終于趕到了五馬寺以北地的縣里地區,配合20軍展開了對南韓第三師和第六師的圍殲。
俗話說“兔子急了都會咬人”,徹底陷入了死地的南韓兩個師不愿意就這樣束手就擒,集合重兵多次進攻五連固守的五馬寺,想要打通南逃的出口。
但毛張苗的五連就好像磐石一樣,死死的釘在了這里,堅決不讓敵人前進一步。
經過兩日激戰,困于縣里地區的兩個南韓滿編師被殲滅大部,只有不到2000人僥幸逃脫。
由于整個部隊的編制都被打沒了,所以南韓從此撤銷了這兩個師的番號。
一個連能把敵人的兩個滿編師弄得如此凄慘,最后連番號都被撤銷,這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
三、
這一仗五連打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攻無不克的威名,因此戰后志愿軍總部授予了五連“尖刀連”的光榮稱號,并記集體一等功。
作為戰斗的直接指揮者,連長毛張苗不但被記個人一等功一次,還被授予了一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1953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為毛張苗頒發了二級、三級國旗勛章,以表彰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朝鮮人民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從朝鮮戰場回國后,毛張苗受到了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還出席了全軍第一屆英模代表大會。
1954年8月,已經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一七八團副團長的毛張苗來到了浙江沿海,負責全團登陸作戰訓練,為接下來解放一江山島做準備。
當時國民黨軍隊在一江山島主峰203高地修建了多座堅固的堡壘,企圖借此壓制我軍的進攻。
結果戰斗剛一打響,他們就被我方空軍和炮兵部隊的火炮洗地給直接炸蒙了。
![]()
見敵人的囂張氣焰被徹底壓制,29歲的毛張苗舉著紅旗率領第二營強登北一江山島.
僅僅只用了45分鐘的時間,被敵人寄予厚望的203高地碉堡群就被完全拔除。
1961年3月,經上級首長批準,36歲的毛張苗進入了軍事學院進修,次年被授予了中校軍銜。
經過系統學習后的毛張苗變得越來越優秀,歷任第二十軍第六十師副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等職務,為新中國的軍隊建設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
1985年12月20日,這位在戰爭年代多次身負重傷,有著志愿軍“最狠連長”稱號的虎將因病在杭州逝世,年僅60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