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1007個日夜里,1950年11月8日,看上去只是1007天里很普通的一天。
這一天,雖然沒有像上甘嶺、金城大捷這樣重要的戰事發生,但正是在這一天,出現了影響戰爭發展的諸多事件:
鴨綠江大橋的被炸與中國軍民的奮戰
對手的冒進與志愿軍司令部的運籌
聯合國會場里的舌戰與長津湖的徹骨寒冰
共同編織成抗美援朝戰場上
諸多非凡的瞬間
當我們在75年后重新審視這些時空碎片,或許能更清醒地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致勝伏筆,早已暗藏在1950年11月8日無聲的漫天大雪里。
CCTV-9紀錄頻道將于11月8日19:27推出紀錄片《11月8日》,以時間切片的敘事方式來講述抗美援朝這場偉大的戰爭。
△紀錄片《11月8日》先導片
節目以1950年11月8日為核心,圍繞這一天不同空間里發生的重要事件,梳理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發展走向,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講述前方浴血、后方鼎力、中樞運籌、國際較量的一幕大劇,并通過這場真實的大劇,折射抗美援朝這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不僅表現中華兒女同仇敵愾、敢于犧牲的無畏精神,更濃墨渲染出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所表現出的戰爭智慧。

△紀錄片《11月8日》
1950年11月8日上午,美國遠東空軍B-29重型轟炸機群幾乎傾巢而出,轟炸了朝鮮新義州和中國安東(今丹東)地區,鴨綠江大橋遭到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美軍為何如此大動干戈轟炸鴨綠江大橋?中美軍隊在朝鮮云山的首次交鋒與這場大轟炸有著怎樣的聯系?中國軍民是如何用鮮血和智慧保衛江橋的?
![]()
△美軍轟炸鴨綠江大橋
![]()
△大橋被炸斷的情景
1950年11月8日,朝鮮前線的飛虎山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第112師第335團已死守五天五夜,團長范天恩卻接到一道意外的命令:放棄陣地,全線后撤。這道命令究竟暗藏怎樣的玄機?
![]()
△志愿軍戰士向飛虎山發起沖鋒
同樣在1950年11月8日,中國政府收到了來自聯合國安理會的邀請函,特派代表伍修權等人將肩負使命啟程,以新中國之名首次站上聯合國講壇。
![]()
△伍修權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言
同一時刻,16歲的周全弟與志愿軍第九兵團的戰友們一道跨過國門,出征長津湖冰原,迎擊美軍王牌部隊。
講壇上的唇槍舌劍與雪地里的生死阻擊,兩場跨越時空的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
△周全弟參加長津湖戰役時僅16歲
鎖定CCTV-9
11月8日-10日
每晚19:27
紀錄片《11月8日》
致敬最可愛的人!
![]()
來源:CCTV紀錄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