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鄭麗文確定當選以來,給外界最大的感官就是三個字:太難了。
尤其是來自內部的壓力,盡管郝龍斌選輸了,但他背后依然有一幫不服輸的人。
尤其是趙少康最為明顯,要知道他與鄭麗文之間并無深仇大恨,此時鄭麗文恐怕多少都有點懵。畢竟趙少康在藍營以往也算是頗受尊重,包括自己在內也對其敬重有加,其在考慮是否參選時,率先就征求了他的意見。而以往兩人在反罷免、在野大聯盟也都頗有交集,這次不過是藍營黨主席改選,而且參選的還不是趙少康本人,他實在沒理由如此拆自己的臺,也只能說政治太復雜了,人心太復雜了。
![]()
除了應對趙少康外,她還要面臨藍營內部既得利益者的壓力,這群人只考慮自己的選舉利益,至于藍營的未來,甚至2028的島內領導人選舉,他們壓根不會放在心上。就比如要參選高雄的柯志恩,甚至要求鄭麗文為了她一個人的選舉,修正自己的兩岸立場。
這純粹就是自私作祟了,試問那到了臺北等深藍選區,鄭麗文是不是還要再修正一下自己的立場,那么她這個黨主席就真成了輔選工具了,用得著了就拿出來給自己臉上貼金,用不著了就一腳踢開,反正自己當選才最重要。
不僅要面對來自內部的壓力,鄭麗文還要面臨外界全方位的審視,就比如綠營出身,又比如不敢提統一,不敢參加大陸的相關活動,不為高安國發聲等等等等,都成了外界質疑和審視她的理由,總之她這個當選人,受到的責難以及審視,要遠超她曾經的5位對手。
這也足以彰顯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真正為兩岸統一助力。
![]()
顯然當下并不缺那些迎合大陸網友口嗨的名嘴,最缺的是能務實推進兩岸交流,打破綠營意識形態封鎖的干實事的人。鄭麗文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就當下來說,她在島內依然算是出類拔萃,其格局和能力要遠超當下一大批人。
就比如很多人質疑她為何不用邱毅、蔡正元等所謂統派名嘴,鄭麗文的回應也是相當客氣,表示自己請不動他們。但細致來想,這兩位對當下的藍營而言,真的會是有益的選擇嗎?恐怕不僅不會有益,還會成為鄭麗文的“豬隊友”,這兩人有著自身影響力,但作為嬉笑怒罵的名嘴還算實至名歸,真要牽扯到島內政局,恐怕就會成為掣肘。
![]()
而至于為何不用張亞中,也同樣要問一句,用他做什么呢,去和大陸搞政治談判嗎?
不得不說張亞中的主張已經過時了,也不符合當下兩岸之間的實力對比,正如鄭麗文自己所說,自己從不排斥兩岸交流對話,但關鍵是能否代表島內主流民意。藍營現在以什么身份去和大陸談呢?島內最大在野黨,支持度不到3成,黨員數量逐年下降,30萬都成了懸疑數字,藍營有什么資格去和大陸談呢?
可見張亞中的主張太理想化了,當下的藍營壓根沒有其生存空間,不僅對島內如此,對大陸又何嘗不是如此。
可見這些所謂能人,真到了落地時短板就出來了,平時嘲諷奚落下旁人顯得得心應手,真到了解決問題時必然是理由一大堆,他們的作用更像是能指出問題但卻解決不了問題,鄭麗文怎會需要他們。
![]()
由此從鄭麗文當前的用人來看,還是本著務實的方向,從其參選重用楊永明就看得出來她的用人原則,而從幾位副主席人選來看,都堪稱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從以往被藍營邊緣化,一度淪為混跡媒體,但突然成為藍營的天降英才,足以看出在藍營醬缸文化當道下,埋沒了多少人才。而在選舉上,藍營內部壓根不用太擔心,都知道鄭麗文與韓國瑜有很多交集,殊不知當年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鄭麗文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能力恐怕只露出冰山一角。
藍營切莫身在福中不知福,這一次絕非只牽扯鄭麗文個人的成敗,而是它是藍營最后的機會。若藍內部通過各種操作,最終把鄭麗文拉下馬,那么他們也就徹底喪失了未來,可惜的是很多人依然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