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天線下特訓+50節線上拓展課,零基礎掌握核心技術,結業即可獨立接診,月入五六萬元不在話下!”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平臺上,這樣的醫美培訓廣告層出不窮,吸引著無數渴望“快速致富”的普通人。然而,這看似光鮮的“輕醫美”速成班,實則暗藏巨大風險,一場關乎生命安全的行業亂象正在悄然蔓延。
“買產品送技術”:速成班的“一條龍”生意經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醫美培訓機構以“買產品送技術”為噱頭,誘導學員購買數千元的醫美產品(如水光針、膠原蛋白等),便可“免費”學習注射技術。課程內容涵蓋“貼骨針”“少女線緊致”等熱門項目,宣稱“一體化教學”,教人如何“在這個行業中掙到錢”。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機構公然宣稱“輕醫美用不到醫師資格證”,鼓吹“無證也能從業”,甚至為學員規劃“錢途”:學不會技術?沒關系,可以當“醫療掮客”,通過社交平臺引流客戶,向合作醫美機構輸送客源賺取高額分成,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利益鏈。
“輕醫美”不是美容院,是醫療行為!
盡管商家極力淡化其醫療屬性,將“輕醫美”包裝成“生活化”“快餐化”的普通護理,但事實是:“輕醫美”屬于醫療行為。無論是注射玻尿酸、肉毒素,還是使用光電設備進行皮膚治療,都直接作用于人體組織,存在明確的醫療風險。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明確指出,從事“輕醫美”操作的人員,必須具備醫師資格證和醫師執業證,并在醫療機構注冊備案。那些三五天“速成”的“技師”,在法律上屬于無證行醫,一旦發生醫療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18萬家企業背后的“繁榮”與隱憂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續的醫美相關企業已超18.2萬家。僅2025年至今,新增注冊企業就達2.8萬余家,近五年注冊量持續攀升,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
從區域看,**山東省(1.98萬余家)、廣東省(1.9萬余家)、北京市(1.03萬余家)、江蘇省(1.02萬余家)**位居前列,顯示出醫美產業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高度聚集。
然而,企業數量的“繁榮”背后,是資質參差、監管滯后與消費陷阱的隱憂。大量不具備醫療資質的美容院、工作室,雇傭“速成班”畢業的“技師”,非法開展醫美項目,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
亂象亟待整治:從源頭斬斷灰色鏈條
要根治醫美速成班亂象,必須多管齊下:
- 加強源頭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無資質辦學的培訓機構,取締“買產品送技術”等違規模式。
- 嚴查非法行醫:對美容院、工作室等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美項目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 提升消費者認知:普及醫美知識,讓消費者明白“輕醫美”的醫療屬性,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和持證醫師。
- 建立行業黑名單:對違規機構和人員實施聯合懲戒,形成有效震懾。
結語:美麗不該以安全為代價
醫美本應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幫助人們安全、科學地提升自信。然而,當“速成班”和“無證上崗”成為行業潛規則,當“掙錢”取代“安全”成為首要目標,這份美麗便失去了根基。
整治亂象,不僅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更是為了守護整個行業的未來。真正的“輕醫美”,應該是輕負擔、輕恢復,但絕不“輕”視專業與規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