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成這樣,還好意思要錢?!”
遼寧某地,75歲的劉大爺生病需要手術,急需一筆醫療費,本以為兩個兒子會共同承擔,沒想到大兒子竟然一口拒絕!
理由讓人瞠目結舌——因為劉大爺早就把名下所有房產都過戶給了小兒子,現在大兒子覺得自己被區別對待,憑什么還要出錢?
劉大爺氣得渾身發抖,當場怒吼:“我養你這么多年,就是養了個白眼狼!”一氣之下,竟然把大兒子告上了法庭!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1
01案例回顧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案發當天,75歲的劉大爺因為心臟病需要做搭橋手術,醫院告知手術費需要15萬元。劉大爺瞬間慌了神,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兩個兒子——大兒子劉強和小兒子劉軍。
劉大爺滿懷期待地給大兒子打電話:“強子,爸要做手術,需要15萬,你和你弟弟一人出一半吧。”
誰知電話那頭傳來的回復讓他頓時感覺腦子有點轉不過來:
“爸,我沒錢,你找我弟要去吧。”
“什么?!你沒錢?!”劉大爺瞪大眼睛,聲音都變了調,“你一個月工資上萬,怎么可能沒錢?”
大兒子劉強語氣冷淡:“爸,你把房子全給了弟弟,現在出事了就想起我了?我又不是你親生的!”
這句話像一把刀子直接插在了劉大爺心上!
原來,三年前劉大爺為了避稅,把名下價值300萬的兩套房產全部過戶給了小兒子劉軍。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小兒子老實本分,房子給他最放心。
可現在,大兒子卻因為這件事記恨在心!
劉大爺當即質疑:“我是你爸!養育之恩大過天,你就算再有怨氣,也不能見死不救吧?”
大兒子劉強更加激動:“那您為什么偏心眼?兩套房子300萬,我一分錢都沒得到,現在要錢就想起我了?”
電話里傳來“嘟嘟嘟”的忙音,大兒子竟然直接掛了電話!
劉大爺氣得渾身發抖,立馬給小兒子打電話。小兒子劉軍倒是孝順,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但是家里確實拿不出15萬現金。
“爸,要不咱們把房子抵押一下?”小兒子提議。
“抵押房子?”劉大爺猶豫了,“那利息多高啊,而且萬一還不上怎么辦?”
就在這時,劉大爺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他要把大兒子告上法庭!
“既然你不認我這個爸,那我就讓法律來評判誰對誰錯!”
這件事一出,網友炸了:
“房子給了小的,錢要大的出?這邏輯我真看不懂!”
“養兒防老,可這老爺子也太偏心了吧?”
“大兒子說得對,憑什么房子一分沒有,出錢卻要平攤?”
“但不管怎么說,父母生病了,子女就應該出錢啊!”
那么,從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2
02案例分析
本案核心爭議:大兒子是否有義務承擔父親的醫療費用?父親偏心分配財產是否影響子女的贍養義務?
根據《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律師這么看:
無論父母如何分配財產,子女的贍養義務都是法定義務,不能因為財產分配不均而拒絕履行。劉強拒絕承擔父親醫療費的行為,從法律角度來說是錯誤的。
但是,本案還有另一個爭議點——財產分配的公平性問題。
根據《民法典》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這種義務是相互的、對等的。
雖然法律沒有強制要求父母必須平等分配財產,但當財產分配明顯不公時,確實可能影響子女間承擔贍養義務的方式。
更深層的法律分析:
1.贍養義務的強制性:不管財產如何分配,子女都必須履行贍養義務,這是不容商量的。
2.財產分配的影響:雖然贍養義務不能免除,但承擔比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獲得更多財產的子女,理應承擔更多的贍養責任。
3.老人的權利邊界:父母有分配自己財產的權利,但也要承擔相應后果。
最終雙方協商:劉強承擔手術費的30%(4.5萬元),劉軍承擔70%(10.5萬元),考慮到劉軍已經獲得了全部房產,這個比例分配相對合理。
3
03深刻教訓
300萬的房產全給小兒子,15萬的醫療費要大兒子平攤,這真的合理嗎?
贍養父母本是天經地義,但誰會想到一碗水端不平,竟然會引發這樣的家庭糾紛?
第一個教訓:財產分配要慎重
很多老人為了避稅或者其他原因,會把房產提前過戶給子女。但是一定要考慮清楚:這樣做是否會影響家庭和諧?
如果真的要偏心,那就要做好承擔后果的準備。不能既要財產分配不公,又要子女一視同仁地盡孝。
第二個教訓:贍養義務不能討價還價
不管父母如何分配財產,子女的贍養義務都是剛性的、不可推卸的。劉強的做法在法律上站不住腳,在道德上也說不過去。
第三個教訓:溝通比對抗更重要
這個案子如果一開始就坐下來好好談,按照實際獲得財產的比例來分攤醫療費,根本不會鬧到法庭上。
家庭和睦的智慧:
1.老人要公平:財產分配時要考慮子女的感受,不能過分偏心。
2.子女要理性:即使覺得不公平,也要先履行贍養義務,再通過合理途徑解決分歧。
3.溝通要及時:有矛盾不要憋著,及時溝通才能避免積怨成仇。
有網友熱議:“老人偏心是人之常情,但子女也是肉長的,心寒了就真的暖不回來了。”
也有網友表示:“不管怎么說,父母養你一場,生病了就要管,這是做人的底線!”
最終啟示:家和萬事興
這個案子告訴我們,金錢和房產可以傳承,但家庭和睦才是最珍貴的財富。無論是父母的偏心,還是子女的冷漠,最終受傷的都是整個家庭。
老人要學會公平分配,子女要學會包容理解。只有相互尊重,才能讓親情經得起時間和金錢的考驗。
對于此案您怎么看?歡迎您留言談談。
聲明:本文內容基于真實案件改編,當事人姓名及相關信息均已進行匿名化或虛構化處理,旨在保護個人隱私。文章僅以案例形式為大眾提供法律知識普及,不構成任何法律建議或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