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下屬第17艦載機聯隊,于10月26日在南海半小時之內摔掉兩架艦載機的新聞還在發酵,回旋鏢也越來越多。
![]()
首先是特朗普于27日在飛往東京的飛機上,被記者問起了這起事故。老頭很明顯是沒做好準備,隨口說了一句:這兩架倒霉的飛機“很有可能使用了劣質燃料”……你看老先生說是隨口說的,但是事實真相說不定就是這樣。
因為航母上的油庫、加油車什么的有問題,密封不嚴或者干脆航母上的艦員監守自盜盜竊燃油,讓燃油艙混入了大量水、鹽水,那是完全有可能導致含有大量水分、甚至鹽分的燃料被加入到戰機油箱里。那還有啥說的,一啟動壞一個準。
![]()
當然,考慮到艦上燃油部門肯定有搞化驗的。“尼米茲”號這是艦上燃油部門的化驗室啥的全都集體失職,要么是因為沒了軍餉,要么是因為這船馬上要退役了干脆擺爛。總而言之,這艦員是沒救了。
此外,“尼米茲”號進入南海之前的回旋鏢又被人翻了出來。這不正好趕上“福建”號航母服役在即,外界對“福建”號的討論非常之多。
![]()
前幾天,就有美國媒體請了兩個美國“磚家叫獸”,兩個都有在“尼米茲”級航母上服役經驗的美軍軍官——一個叫凱斯·斯圖爾特,是個少校,還擔任過海軍航空兵戰斗攻擊機中隊的飛行員;一個叫卡爾·舒斯特,還是個上校。
借著“尼米茲”號航母進入南海這個契機,評論中美航母之間的性能差距。這兩位老哥一番對比之后認定,“福建”號航母相比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斗力差距有點大。原話是認為,我們的航母戰斗力,只能達到他們“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六成左右。
![]()
當然了……現在“尼米茲”號在南海現出這么大一個眼,舒斯特上校和斯圖爾特少校吹的牛全變成了回旋鏢。但也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福建”號航母的能力,相比美國海軍主流的“尼米茲”級航母,到底能力幾何?所謂的“福建”號航母整體戰斗力,僅僅相當于“尼米茲”號六成的說法,是否科學呢?
中美航母能力對比
很明顯,這種說法未必科學——我們暫且不說航母的兵力運用,中美兩國航母之間有什么區別哈,就單純的比較幾個能力,甲板運作能力和日均出動能力:

從日均出動架次數來考察航母的運作能力,以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母的實戰運作來看,基本可以做到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出動220到230個架次,爾后逐次下降。
再者以美國海軍的幾次實戰來看,海灣戰爭中參戰的美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在39個作戰日里實施了2864個架次的作戰起飛,日均73架次,而“美國”號航空母艦則實施了1646個架次的作戰起飛,日均53架次。
![]()
這樣算來的話,其實美國海軍一艘航母在為期40天的戰爭中,也就頭三天可以維持200個架次的高出動率,中段維持100個架次的中等出動率,后面隨著戰爭強度的降低,還有飛行員的疲憊程度,最終的日出動架次數不到100個架次。
當然,還需要考慮美國海軍航母在實戰中,絕大多數時候承擔的都是簡單的近距離空中支援(CAS)類任務——距離近,任務執行周期就75分鐘,輪轉速度特別快,靠這種任務那自然可以把架次數刷上來。
![]()
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呢?其實,和“尼米茲”號的差距根本沒有這么大。目前我們能找到的中國海軍“山東”號航母在2023年11月,于西太平洋“秋季脈動”時,艦載機出動的數據。由于有“御用攝影師”的跟蹤拍照,因此得到的艦載機出動率數據反而是相對準確的。
我們的“山東”艦在2023年10月28日到11月5日的9天內,實施了大約420架次的殲-15型艦載機起降飛行和150架次的艦載直升機起降飛行。平均每天殲-15型艦載機飛行46架次,直升機飛行16架次,固定翼艦載機和直升機架次之比接近3:1,艦載戰斗機平均日出動架次數接近1.8。

作為對比,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母的持續出動架次大概是每天110個左右,其中戰斗機和輔助機型的對比在4:1左右。也就是戰斗機可持續出動85個架次,直升機、預警機、運輸機等25個架次,艦載戰斗機平均日出動架次數1.8左右。
同樣是艦載機出動,“山東”艦作為一艘總體設計比較老舊的滑躍式航母,無論是出動能力還是艦載機機隊規模,都無法和美國“尼米茲”級相比,居然可以做到整體的出動架次數達到“尼米茲”的54%,艦載戰斗機平均日出動架次數和“尼米茲”持平,已經很令人吃驚了。

也就是說,我們暫時還沒有考慮到目前最為新銳的“福建”號航母,僅僅是現在的“山東”號這艘滑躍起飛式航母,就能夠做到:固定翼艦載機日均出動架次數和“尼米茲”級航母大致相當,固定翼艦載機日均出動架次數達到“尼米茲”級的54%了。
而且這還需要考慮到中美兩國海軍在艦載機部隊兵力運用上的差距,美國海軍在諸如“高潮-97”演習中使用了大量近距離空中支援類任務,以此來“刷架次”。你想,一個架次75分鐘,這一天的總出動架次,不自然就上去了?

而中國海軍不是,我們在海上攻防戰役中,擔任主要反艦火力輸出端的是巡洋艦上的重型反艦導彈,甚至陸基反艦彈道導彈,因此航母艦載機主要承擔的是戰斗空中巡邏(CAP)類任務。
相比直來直去的近程空中支援類任務,戰斗空中巡邏類任務飛行距離遠,滯空時間長,相應的飛行架次就少一些。這養一來二去,我們的出動架次數不如“尼米茲”級反而是正常的。
![]()
就這,居然都能讓殲-15型艦載機刷到和“尼米茲”級上的艦載機類似的日均出動架次。依大伊萬來看,我們的航母戰斗力和“尼米茲”也不分高下嘛。
中美航母戰斗力差距
所以,僅僅是從“山東”艦和“尼米茲”級的對比來看,我們和“尼米茲”級航母的戰斗力差距,就從單艦戰斗力來說,主要體現在這樣幾點:
![]()
其一是我們的航母噸位比較小,帶的飛機比較少,“尼米茲”級全艦可以帶上48架F/A-18E/F型戰斗機,還有6架EA-18G型電磁攻擊機,數量遠遠超過我們,自然而然地日出動架次數比我們就多。
其二是“尼米茲”級航母的艦載機聯隊高度合成化,尤其是配備有預警機,而這是我們的“山東”號航母所不具備的能力——但是,同樣的問題放在“福建”號航母上來說是不存在的,“福建”號上的艦載機部隊規模,遠遠高于“山東”艦,最起碼可以達到“尼米茲”級的八成左右。

同時,我們的艦載機部隊也已經實現了合成化,“尼米茲”級上有電磁攻擊機、預警機,我們一樣都有。最后,我們的“福建”號上還配備了海軍第五代艦載戰斗機,殲-15T的性能也比F/A-18E/F型這種戰斗攻擊機要強一些。
所以一來二去,如果單論單艦戰斗力、日出動能力,大伊萬的觀點,“福建”號航母起碼可以達到“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八成。如果考慮到多機種多機型的綜合戰斗力的話,這兩艘航空母艦說不定可以做到旗鼓相當。
![]()
同時更不要忘了——航母在實戰運用時,是不能脫離其預設戰場的,也不能脫離其預定的戰術任務的。如果考慮到這兩個因素,那考量航母戰斗力的因素就更復雜了。
打個比方吧,比如我們的“山東”艦和“遼寧”艦就在第一島鏈以內,背靠中國大陸近海實施部署,有岸基航空兵、岸基預警和電子偵察力量的掩護,甚至還可以得到岸基反艦彈道導彈的實時支援。那你說,我們這兩艘航母組成的打擊群,在面對“尼米茲”級的時候到底是誰更強呢?
![]()
再比如,我們的“福建”號前出,但是主要承擔的是艦隊防空作戰使命,我們的對海攻擊任務則交給諸如大型驅逐艦、驅逐艦和攻擊型核潛艇上配備的高超音速飛行器來實施,面對的則是準備實施航空制海的“尼米茲”級。那么這二者對比起來,你說誰的戰斗力更強,更有勝算呢?
所以說,單艦戰斗力僅僅是評價航母戰斗力的一個主要方面,真要運用起來,實際運用會復雜得多,航母怎樣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戰役勝負的關鍵。
![]()
當然,“尼米茲”號這種半小時摔了兩架艦載機的除外,這是真的比不上,過于抽象了,大概就是這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