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少華人為了追尋更優(yōu)越的生活,遠赴日本定居,甚至主動放棄中國國籍,攥著永住卡扎根異鄉(xiāng)。
可這兩年,越來越多人開始盤算回國,可當初輕易放棄的國籍,如今成了想回家最難邁的一道坎。這些在外漂泊數(shù)十年的人,還能順利回來嗎?
![]()
日本到底怎么了
咱們先從日本的變化說起,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jīng)濟那叫一個牛,GDP世界第二,人均收入甚至比美國還高出20%。當時流行一個說法,光靠東京的地價就能買下整個美國。這可不是吹牛,1989年日元對美元匯率達到歷史巔峰,一個在東京洗盤子的打工人,月收入折合人民幣能有2萬多塊。
再看看當時的中國,剛改革開放沒幾年,人均GDP才200多美元,萬元戶都是稀罕物。這么大的差距擺在眼前,不少人動了心思。特別是一些留學生和技術(shù)人才,拿著公費留學的機會出去后,干脆就留下來入了日本籍。畢竟在日本工廠當個技工,月入都能有5到8萬人民幣。
![]()
可風水輪流轉(zhuǎn),1991年日本經(jīng)濟泡沫破裂,東京房價跌了七成多,銀行接連倒閉,企業(yè)破產(chǎn)潮一波接一波。最慘的是老百姓,自殺率一度飆升。這場危機后來被叫做"失去的三十年",到現(xiàn)在日本經(jīng)濟還在原地打轉(zhuǎn)。
現(xiàn)在的日本表面上失業(yè)率只有2.4%,看起來人人有活干,實際情況卻讓人發(fā)愁。日本總?cè)丝谝呀?jīng)比高峰期少了300萬,每年新生兒不到70萬,死亡人數(shù)卻是新生兒的兩倍多。
走在街上到處是招工廣告,便利店、餐廳、工廠都缺人。超過350萬外國勞工在撐著日本的基礎(chǔ)服務(wù)業(yè),可日本年輕人卻選擇躺平。40%的年輕女性說不打算生孩子,每三四個男的里就有一個不結(jié)婚。
![]()
除了東京這樣的大都市,日本有900個市町村面臨消失,有些村鎮(zhèn)全年一個新生兒都沒有。曾經(jīng)繁華的煤礦城市夕張,人口從12萬銳減到6000多人,市中心全是廢樓。
反觀中國這邊,發(fā)展速度快得驚人。GDP從1980年的3000億美元漲到2010年的6萬多億美元,超過日本成了世界老二。
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城市的現(xiàn)代化程度,甚至超過不少發(fā)達國家。移動支付、高鐵、5G網(wǎng)絡(luò),這些東西在中國的普及速度飛快,一個手機就能搞定衣食住行。
![]()
想回來?先過國籍這道關(guān)
巨大的落差讓不少日籍華人開始后悔,可想回國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第一道坎就是國籍。
中國有個鐵律,不承認雙重國籍。你加入了日本籍,中國國籍就自動沒了。想恢復?條件非常苛刻,先得有中國籍的近親屬,這個"近親屬"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
可有些人當年是全家移民,爸媽兄弟都入了日本籍,國內(nèi)根本沒符合條件的親戚。還有些人父母已經(jīng)過世,國內(nèi)雖然有堂兄弟表親,但這些都不算。還有不少人配偶是日本人,孩子在日本出生,壓根沒有過中國國籍。這種情況下,第一關(guān)就過不去。
![]()
就算有近親屬,接下來還要滿足定居要求。得先拿到中國永久居留權(quán),然后在中國連續(xù)住滿5年,每年住夠9個月。意味著得放棄在日本的工作和生活,全身心撲在回國上。可問題是,沒有中國國籍,在國內(nèi)找工作、買房、辦手續(xù)都麻煩得要命。
還有個"特殊貢獻"的條款。什么算特殊貢獻?標準模糊得很,認定也極其困難。能通過這條路恢復國籍的,基本都是楊振寧、姚期智這種級別的頂尖科學家。普通人想達到這個標準?基本沒戲。
另外還得遵守中國法律,沒有犯罪記錄,有正當?shù)纳暾埨碛伞C恳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卡住你。
![]()
說到這兒還沒完,放棄日本國籍也不容易。得向日本法務(wù)省提交一大堆材料,包括申請書、戶籍謄本、住民票、收入證明等等。不僅如此,日本法律還規(guī)定,得先拿到其他國家的國籍,才能申請放棄日本國籍。
這就形成了死循環(huán),中國要求你先放棄外國國籍才能申請恢復,日本要求你先有其他國籍才能放棄。兩邊規(guī)定互相矛盾,申請者進退兩難,操作不當?shù)脑?可能出現(xiàn)短暫的無國籍狀態(tài),那會影響在日本的工作、社保、孩子教育等一切權(quán)益。
![]()
"五星卡"也不是想拿就能拿
既然恢復國籍這么難,有人想到了另一條路,申請中國"綠卡",也就是永久居留權(quán)。前段時間戚薇老公李承鉉拿到"五星卡"的消息就上了熱搜。
"五星卡"是2023年12月啟用的新版永居證,用了長城圖案,加了五星元素。持卡人可以單獨使用這張卡證明身份,住酒店、買車票、坐高鐵都能用,還能掃臉認證,跟身份證體驗差不多。
![]()
那拿"五星卡"容易嗎?并不,通常得通過投資、任職、家庭團聚這幾類申請。投資類要求連續(xù)3年投資穩(wěn)定且納稅記錄良好,或者擔任副總經(jīng)理、副教授以上職務(wù)滿4年,累計居留不少于3年。天津的標準是年收入不低于當?shù)爻擎?zhèn)職工平均工資的6倍,個人所得稅不低于20%。
![]()
家庭團聚類也不簡單,得跟中國公民有直系親屬關(guān)系,婚姻存續(xù)滿5年,連續(xù)居留滿5年。整個申請流程復雜得很,需要市公安局初審、省公安廳復核,最后報公安部審批,可能耗時好幾年。
李承鉉能拿到"五星卡",是因為他在中國工作生活了19年,配偶戚薇是中國公民,完全符合條件。普通日籍華人要達到這個標準?難度可想而知。
![]()
社會認同這道坎更難邁
就算克服了所有法律障礙,成功回國,還有一道看不見的墻,社會認同。
在網(wǎng)上隨便翻翻,就能看到大量網(wǎng)友對日籍華人回國的反感情緒。"當年國家窮的時候跑了,現(xiàn)在發(fā)達了又想回來分一杯羹?"這樣的評論雖然刺耳,卻代表了不少中國人的真實想法。
八九十年代出國的那批人,不少是公費留學生或者社會精英,享受了國家的教育資源和培養(yǎng)。國家最需要人才的時候,他們卻為了更高的收入選擇留在國外,還主動放棄了中國國籍。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種背叛。
![]()
更何況,歷史的陰影也揮之不去。雖然不能拿歷史罪責評判今天的個人,但日本曾經(jīng)的侵華歷史,讓部分人對日籍華人的忠誠度抱有本能的警惕。大多數(shù)老百姓都擔心,這些回國的人里會不會混雜著別有用心的。
說白了,就算法律上允許你回來,情感上的裂痕也很難彌合。得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比如帶著在海外學到的技能或積累的資本,實實在在為國家建設(shè)做貢獻。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可能永遠無法完全消除隔閡。
![]()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回過頭看,那些當年移民日本的華人,現(xiàn)在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既融不進日本社會,也回不去中國。在日本,他們永遠是"外國人",即便拿了日本護照,骨子里還是被當成外人。在中國,他們失去了國籍,想回來卻發(fā)現(xiàn)被門檻卡死。
這就是選擇的代價,誰也沒想到風水會轉(zhuǎn)得這么快,日本經(jīng)濟停滯不前,中國卻突飛猛進,可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國籍不是一張可以隨意更換的外套,它代表著一種根本的認同和歸屬。祖國或許有博大的胸懷,但這份胸懷不是用來縱容投機的。
![]()
你在國家困難的時候選擇離開,在國家強大的時候想要回來,憑什么呢?想回來?可以,但得按規(guī)矩來,滿足所有條件,經(jīng)過漫長的審批,還要面對社會輿論的考驗。這條路注定不好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