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幡然醒悟,不想跟著美國混了?加總理期待能見中方一面,當面消除誤會,建立戰略關系。
![]()
特朗普突然放話,稱美國要終止與加拿大之間所有的貿易談判,為啥呢?這或許跟加拿大最近的動作有關。
加拿大總理卡尼要開啟他上任以來的首次訪華之行,按順序訪問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既要趕東盟領導人峰會,還要湊APEC的場。
在出發之前,加拿大官員透露,卡尼想在APEC期間跟中方領導人見面,見不著就等G20,是真的想要跟中方建“戰略關系”。
看加拿大近期的一系列動作,難道他們真的“幡然醒悟”,不想再跟著美國混了?
說實話,加拿大心里該比誰都清楚,跟著美國對華搞貿易摩擦,自己虧得有多慘。
![]()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國,而中國曾經一度是其最大、最穩的買家。
去年,加拿大油菜籽對華出口額高達50億加元,這個數字的背后是西部4萬種植戶的生計。
可特魯多政府那時候偏要跟著美國踩剎車,對中國電動汽車、鋼鋁產品濫加關稅,中方能不反制嗎?
今年8月,咱們宣布對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傾銷保證金。
這不是隨隨便便的決定,而是基于調查事實、證據確鑿的結果。
加拿大油菜籽行業本身有大量政府補貼,產能早過剩了,低價往中國賣,直接沖擊國內油菜籽市場,連帶著近1億中國油菜種植者的利益都受影響。
![]()
結果呢?加拿大這邊,種植戶人均損失好幾萬美元,小農場扛不住要轉行,出口成本飆到沒利潤,連國內民調都變了。
支持對華電動車關稅的人,從去年63%掉到現在不足50%,老百姓都看明白“跟著美國混”不劃算。
更糟糕的是,美國還沒給加拿大好臉色。
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把加拿大鋼鋁產業也逼到墻角,加拿大財政部沒辦法,前兩天緊急宣布新政,減免部分中美進口鋼鋁關稅。
這不就是明擺著被美國坑了,得自己找補?
于是這個時候,加拿大想起中國是第二大貿易伙伴,想靠中方解困了。
![]()
當然,加拿大這波對華示好,除了是救急,也是想在“印太”戰略里找條新路子。
之前它跟著美國的“印太”框架,一門心思“圍堵中國”,結果跟印度因為“錫克教人士暗殺事件”鬧得老死不相往來,想跟東南亞國家談合作,又拿不出像樣的籌碼,在“印太”地區幾乎沒立足之地。
可中國不一樣,作為“印太”最大經濟體,既能消化加拿大的油菜籽、豬肉,還是液化天然氣的大買家。
卡尼自己都提過,想往亞洲多賣液化天然氣,而打開亞洲能源市場,繞得開中國的渠道和基建能力嗎?答案顯而易見。
這次卡尼亞洲行,不是只盯中國。
加拿大外長阿南德訪華前先去了印度,碰了一鼻子灰后,到中國才說“歡迎中企赴加投資”“愿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
卡尼自己還要去東盟峰會,這一套組合拳,不就是想在“印太”搭“多元合作網”,不再只圍著美國轉嗎?
但問題是,加拿大真能放下對美國的依賴嗎?
就說對華電動汽車關稅這事,卡尼政府卡在中間動彈不得。
其實他們不是不想取消,而是不敢。
美墨加協定還等著審查,美國在鋼鋁關稅上還攥著主動權,要是因為對華妥協惹了美國,后續談判里加拿大得吃更大的虧。
加拿大說過,“沒在APEC安排跟特朗普雙邊會,但肯定要見”,他們還透口風,稱“兩國可能先簽部門間關稅協議”。
這種既想跟中國談合作,又怕得罪美國的心態,確實令人無法接受。
![]()
更關鍵的是,加拿大的合作訴求里,功利心太明顯。
它想讓中方解除油菜籽、豬肉關稅,可中企去加拿大投資要公平待遇、市場準入,這些實實在在的事,它卻遲遲沒動靜。
說白了就是光喊著要消除誤會、建戰略關系,卻不拿出誠意解決中方關切,這樣的喊話,誰會信?。
從始至終,中方都給了臺階下的。
之前延長油菜籽反傾銷調查期限到2026年3月,不是故意刁難,是留了協商空間。
王毅見阿南德時說的“共同維護經貿秩序”,也是在明確合作的前提——得講規則、互尊重。
可加拿大呢?一邊說“想見面”,一邊還抱著“跟著美國有靠山”的舊想法,這種“兩頭討好”的心思,很難徹底消除誤會、彌合分歧。
![]()
說到底,加拿大要是真想去APEC或G20跟中方談,先得想明白,靠幾句“想建戰略關系”的表態不能成事,一邊跟著美國搞小動作,一邊指望中方讓利更不可能。
中方講道理、講規則,但也絕不會接受“損害中國利益換美國歡心”的事。
中加之間本沒有解不開的疙瘩,可要是加拿大一直拎不清,就算見了面,也難把關系拉回正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