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啟程前往東南亞,展開為期一周的亞洲三國訪問行程。
![]()
但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特朗普突然談到臺灣問題,他先是照例放狠話,警告中國大陸“不要動手”。
可緊接著又來一句“也許會動手,也許不會”,最后還補上一句“如果動手將會非常危險”,這幾句話前后矛盾,說得模糊不清。
看似在展示強硬立場,其實全是空話,他說完后又趕緊補充,不想再多談,理由是怕影響此行到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的外交安排。
![]()
結果,一場本應嚴肅的對華警告,變成了一場臨時上演的政治秀...
嘴上強硬,心里沒底
這種說法其實暴露出一個事實——美國那套“戰略模糊”已經快維持不下去了,特朗普的話聽著像是在敲打中國,實際上是怕把自己套進去。
![]()
前幾天他還說中美會“相處得很好”,沒幾天又換成“危險警告”的口風,一會兒示好、一會兒恐嚇,完全沒有一致的策略。
真正的威懾要靠實力和行動支撐,可他一句話都沒提美軍是否會介入臺灣問題,更沒說美國愿意承擔什么后果。
話說得再兇,也只是空中喊話,連最基本的“紅線”都不敢畫清楚,現在的情況是,美國想繼續用模糊的語言保持威懾,但這種模糊已經讓人看出破綻。
![]()
中方聽得很清楚:美國既不想卷入沖突,也不敢輕易放棄臺灣議題,所以只好反復在“警告”和“安撫”之間搖擺。
五角大樓也心里明白,美國的造艦計劃遠未完成,海軍戰力和后勤支撐都跟不上,貿然硬碰硬只會吃虧。
特朗普那句“非常危險”,聽上去像是在提醒別人別輕舉妄動,其實更像是在安慰自己——別真的出事。
![]()
美國現在最大的尷尬,就是想維持“老大”形象,卻缺乏足夠實力去撐,嘴上喊得再兇,沒有明確行動,沒有可靠戰略,外界只會看穿它的虛弱。
特朗普這一番模糊表態,不僅沒讓中國退縮,反而讓人更清楚地看到,美國那套靠模糊維持平衡的做法,已經到了走不下去的地步。
棋盤上的臺灣與被困的盟友
美國的“戰略模糊”,從來不是被動的妥協,而是一種刻意安排的算計,美國清楚得很:立場模糊,才有回旋空間。
![]()
既能拿臺灣當籌碼壓制中國,又能在關鍵時刻抽身不負責任,對美國來說,這不是風險,而是最大化利益的工具。
特朗普這次在臺海問題上放狠話,表面上是“警告中國”,其實更像是在中美經貿談判前敲山震虎。
前面我們也提到,特朗普的這番言論是在10月25日說的,而10月25日是什么呢?正是中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時候。
![]()
他心里明白,美國如今在稀土、藥品、大豆等領域都離不開中國,真要全面對抗,受傷的未必是中國,反而可能是美國自己。
所以他嘴上強硬,行動上謹慎,所謂“威懾”,更多只是姿態,目的是在談判桌上多換幾張籌碼。
這種模糊態度,不僅讓臺灣摸不準方向,也讓美國的盟友陷入尷尬,比如日本的新首相高市早苗,選舉時對臺言辭激烈,上任后立刻收斂。
![]()
賴清德發去賀電,她到現在都不敢公開回應,因為要等美國表態,美國模糊,盟友也只能模糊,生怕哪句話說錯,引火上身。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2.0時期內幾乎沒批準新的對臺軍售,外界以為他“忘了臺灣”,其實是他刻意控制節奏。
美國不想讓臺灣有太多安全感,也不希望局勢升級到無法掌控的地步,只要這張牌還在手上,美國就能隨時拿出來談條件。
![]()
說白了,美國根本不想保護臺灣,更談不上什么“盟友”,它真正關心的,是自己能撈到什么。
只要能從中美之間、從東亞局勢里獲得最大利益,臺海的緊張、盟友的猶豫,對它來說都無所謂。
所謂的“戰略模糊”,其實就是“利益優先”,它披著外交的外衣,實質上是冷冰冰的算計:既不想惹火燒身,又不放棄能掙錢、能談判的機會。
![]()
美國說得再漂亮,行動上早就說明了一切,臺灣只是它的一枚籌碼,不是伙伴,想拋棄是隨時的。
島內風暴與美國策略的反噬
美國算盤打得再精,也沒料到臺灣這盤棋越下越亂,特朗普那番“也許會動手,也許不會”的話,不僅沒嚇住大陸,反倒把臺灣民進黨當局攪得一團糟,最先中招的,就是賴清德。
![]()
賴清德原本以為自己靠上了美國這棵“大樹”,能多幾分安全感,他積極配合美國,處處討好美國,但現實很打臉。
美國對臺的態度越來越搖擺,說一套做一套,賴清德這才發現,美國根本不會真為臺灣“出頭”,只是拿臺灣當工具。
如今靠山不穩,他在島內的地位開始松動,民意支持率一路往下掉,民眾對他的不滿在擴大,就在賴清德焦頭爛額的時候,國民黨迎來轉機。
![]()
鄭麗文將在11月1日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正式接任黨主席,她說話直接,態度鮮明,曾多次公開喊出“我是中國人”,在島內掀起了巨大反響,而她在當選后,更是公開表示愿意赴大陸訪問交流。
要說鄭麗文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她曾是民進黨出身,對那套“獨派話術”非常熟,如今卻反過來用這些技巧去打民進黨。
她上任后動作頻頻,不僅請來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擔任副主席,還計劃重建和大陸的溝通渠道,明確主張恢復兩岸對話。
![]()
更引人關注的是,鄭麗文提出要把“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重新掛鉤,這在島內等于重新定向,迫使社會重新面對現實問題——到底要和平還是對抗?
她的這一步棋,可能讓國民黨重新找回政治主導權,反觀美國,它原本想靠“戰略模糊”同時控制大陸和臺灣,卻沒想到模糊到最后,連自己都陷進去了。
![]()
參考資料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