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拼命想逃離的玻璃門,如今成了許多人想回卻回不去的港灣。
曾幾何時,銀行柜員是金融學子們入行的起點,也是最想逃離的崗位。
不自由的作息、枯燥的操作、客戶的抱怨以及并不豐厚的收入,讓柜員崗位成為銀行職業鏈條的“底層”。
![]()
然而,世事難料,如今在銀行業,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反向晉升”的奇特現象。
許多曾經逃離柜員崗位的員工,現在竟爭相想回到柜臺后,甚至需要競聘才能重新獲得柜員資格。
一、逃離與回歸的輪回
金融行業的就業格局正在悄然生變,那個曾經被銀行人嫌棄的柜員崗,竟成了需要競爭上崗的“香餑餑”。
近日,有銀行人透露,現在銀行最不缺的就是柜員,其他崗位的員工想要退回柜員崗位,必須重新競聘才能獲得一席之地。
這種“反向晉升”絕非個別現象,越來越多離開柜臺的人希望回歸,這與以往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年新入行的員工,都以柜員在崗時長論英雄,那種不自由感讓銀行人一天都不想多待,一旦上柜,就像被釘子釘在凳子上,連上廁所都費勁。
![]()
長期坐柜還會鬧出各種慢性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肩椎炎等,再加上工資低、客戶難纏、營銷任務重,柜員崗位曾是銀行人最想逃離的地方。
曾經不屑一顧的基礎崗位,如今卻成了搶手貨,答案或許就在于銀行業各崗位的性價比變化中。
任務繁重是銀行一線營銷人員面臨的普遍困境,從存款到信貸,從理財到保險,再到個人養老金開戶、信用卡、代發工資等,個別員工身上背負的指標可能超過20項。
任務完不成,就會面臨通報、克扣績效等一系列處罰,帶錢上班已經見怪不怪了。
而且,加班文化在銀行業已司空見慣,有些銀行早上8點上班,晚上八九點才下班,周末還要參加培訓或外出拓展客戶。
經常性的加班,假期和生活根本分不開,處理不完的續貸,完成不了的指標,開不完的會議,讓人越來越崩潰。
二、銀行崗位困境的縮影
相比之下,柜員崗位的性價比優勢,逐漸凸顯出來了。
![]()
現在有很多銀行的柜員崗都能夠嚴格按照營業時間安排上下班,下班后完成軋賬等后續工作即可離開,大多數人晚上7點前都能下班。
雖然柜員崗位也有營銷任務,但大多數銀行不做硬性要求,完不成也不會被各種批評通報。
柜員崗一旦下班,基本上不會有人來騷擾你,相對清靜,而那些營銷崗位則是“007”,手機24小時待命。
銀行業崗位觀念的轉變,背后是金融圈就業競爭加劇的現實。
碩士畢業生進入銀行,從事柜員崗位的情況已普遍存在,通常大型銀行都會要求新入職的營銷崗員工,在柜員崗位輪崗半年至一年時間。
與以往相比,近年來大城市銀行網點一線營銷崗或管培崗的校招員工學歷提升明顯,導致高學歷“輪崗中”的柜員數量激增。
![]()
金融圈就業競爭加劇正在成為現實,一方面,研究生培養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投行、基金等金融機構紛紛減薪、縮編,收縮校園招聘規模。
銀行管培生崗位,成為名校金融應屆畢業生們為數不多的優質選擇。
三、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面對銀行業的巨變,銀行人該如何應對?無論是選擇留守還是轉型,都需要新的思路和策略。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懂得數據分析、客戶畫像、風險控制的復合型人才,會越來越受歡迎。
2025年上半年,金融科技崗位的招聘量同比增長了200%,薪資水平也比傳統崗位高出30-50%。
銀行業正在向財富管理、綠色金融等高附加值領域轉型,要求員工從簡單的“產品推銷”轉向專業的“顧問服務”。
![]()
還有銀行試點“雙軌晉升制”,頂尖的客戶經理可以享受總行級專家待遇,薪資與支行長相當。
這種“能力為本”的機制,為年輕人開辟了新的職業通道。
而對于決定離開銀行業的員工,憑借在銀行積累的客戶資源和金融知識,可以嘗試做獨立的理財顧問或金融咨詢師。
雖然收入可能不穩定,但自由度和成就感更高,創業和自由職業也成為越來越多銀行人的選擇。
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全國銀行網點數量同比減少6.2%,智能化轉型已成為主流趨勢,未來5年內,預計有30%的傳統柜員崗位將被智能設備替代。
與此同時,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創造了新的崗位需求,如數字銀行客戶經理、金融科技運營等。
真正的職業安全感,不再來自于一紙編制,而是持續學習和適應變化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