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星標”暫存文章,查找更方便!
環球零碳
碳中和領域的《新青年》
![]()
來源:Shutterstock
撰文:Penn
編輯:小雨
→這是《環球零碳》的1729篇原創
10月23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發布2024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的公告》,標志著我國電力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進入常態化更新階段。
這也是繼今年1月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全國電力碳足跡因子以來相隔九個月第二次發布。
今年以前,我國已陸續發布了2021年、2022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而電力碳足跡因子主要用于計算電力消費產生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計算方式遠比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計算方式更為復雜。
此前,我國尚未發布電力碳足跡因子。國外數據庫的中國默認電力碳足跡因子數值滯后且偏高,未能體現我國近年來電力轉型帶來的綠色低碳貢獻。
因此,官方發布的電力碳足跡因子,既是填補國內數據空白、破解企業碳關稅貿易壁壘難題的迫切需要,又是積極推動我國碳足跡管理和數據國際銜接的必要基礎。
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為0.577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較今年1月發布的2023年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0.6205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下降6.9%。
![]()
圖說:關于發布2024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的公告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4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是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單位,在量化方法與2023年保持一致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案例數據,加強數據迭代,量化形成。
今年量化工作的特點在于大幅增加了案例樣本數量,進一步提高實測數據比例,盡可能體現電力結構優化和綠色轉型發展實際。
與2023年的數據對比來看,主要發電類型中,除了核能發電其他類型的電力碳足跡因子均出現了下降。其中,生物質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下降幅度最大,從0.045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下降至0.040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降幅為11.60%。
此外,光伏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下降4.59%,風力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下降3.57%,燃煤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下降2.12%,燃氣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下降6.03%。
![]()
圖說:2024年與2023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變化
來源:太陽能光熱聯盟
對于2024年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值的下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同志指出,主要原因為:
一是電源結構持續優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24年,風電、太陽能、水電發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2.5%、43.6%、10.9%,清潔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電源結構持續優化。
二是間接排放電力因子更新。2024年燃煤、氣電、風電等所有類型發電因子量化過程中均采用官方發布的2023年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0.6205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相較之前所用因子有所下降,計算得出的發電因子數值普遍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輸配電因子(不含線損)由2023年的0.003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升至0.004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同比上升27.78%,主要原因是擴大了量化范圍,將國網、南網的主干電網及配網全部納入,同時增加了樣本案例,在全國層面更具代表性。
不過,由于輸配電部分在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量化過程中影響權重較低,其數值變動對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量化結果影響較小(低于0.2%)。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衡量電力產品在不同階段的碳排放,精細化量化輸配電環節本身的碳足跡情況,為企業測算產品碳足跡提供更符合實際情況的輸配電環節因子數據;本次發布的數據按照國際慣例增加了輸配電(含線損)因子,為0.032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瓦時。
![]()
圖說: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
來源:新華社
當下,隨著歐盟等經濟體碳關稅機制即將全面實施,全球貿易格局正迎來一場深刻變革,綠色化水平將成為國際貿易競爭力的重要評價因素。
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的常態化更新是我國電力行業清潔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體現,客觀反映了我國電源結構優化、技術創新發展的實際成效。
不過,在碳核算方面,我國仍面臨一些挑戰。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展部鄒波博士指出,傳統碳核算面臨的三重困境:
1)數據庫互認,國際數據庫對中國電力碳足跡因子取值較高,導致光伏、電池等出口企業面臨“碳成本虛高”困境;
2)追溯性不強,企業生產用能碳排放長期依賴“分攤原則”,缺乏精準初級數據,碳足跡結果可比性差;
3)時空性不強,目前全國年度平均電碳因子存在滯后,以及無法反映不同地區,不同時段電碳因子差異性,難以指導企業低碳生產。
鄒波指出,“使用國際以及傳統年度電碳因子像一張清晰度模糊的老照片,拍不清綠色電力的真實樣貌。”
![]()
圖說:2000年至2024年發全球電碳強度趨勢
來源:ourworldindata
對此,已有先行者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辦法,并落地了全國首個基于分時電碳因子的產品碳足跡國際核查認證。
國網浙江電力創新提出基于產品批次追溯的碳足跡核算方法,并于今年7月,率先與國際權威認證機構DNV簽署應用分時電碳因子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在嘉興市韓泰輪胎公司試點落地應用。
9月29日,DNV完成對韓泰輪胎KT255/45R輪胎產品分時碳足跡核算報告的核查認證,并正式出具核查意見書。核算結果顯示,采用分時電碳因子后,該產品電力碳足跡較傳統核算方法降低約40%,實現產品碳足跡的精細化追溯。
對于電力碳足跡因子的國際互信,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人表示,環境部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持續常態化開展電力碳足跡因子工作,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多渠道推進電力碳足跡因子國際互信,提升因子數據的適用性和影響力。
參考材料:
[1]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2510/t20251024_1130734.html
[2]https://www.mee.gov.cn/ywdt/zbft/202510/t20251024_1130763.shtml
[3]https://m.21jingji.com/journal/content/184/3453.html
[4]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37701625129368.html
[5] http://www.cnste.org/news/detail/12589.html
[6]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953189932/162d6782c06703bvvo?froms=ggmp
[7]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10/26/content_421300.html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跳轉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