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鐵十局二公司承建的
沿太行山高速西延2標項目
路面主線施工圓滿完成
達到全線貫通條件
為交安、綠化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距離正式通車邁出決定性一步
![]()
作為河南省高速公路網“重要一橫”,沿太行山高速西延項目全長33.96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中鐵十局承建的2標段主線全長15.923公里,線路深穿太行山腹地,橋隧占比69%,施工環境復雜。在路面施工中,項目累計攤鋪水穩混合料46.1萬噸、瀝青混凝土19.7萬噸。
![]()
![]()
![]()
自今年4月啟動瀝青攤鋪以來,項目團隊緊扣通車目標,實施工區制管理,強化資源統籌與節點管控,實現了施工高效推進。現場采用雙機連鋪模式,共開設2個工作面同步作業,投入設備50余臺、作業人員150余名,形成“前場攻堅、后場保障”的協同機制,實現路面與附屬工程同步推進,確保工序“零窩工”。
![]()
施工期間,豫西北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嚴重影響瀝青攤鋪進度。項目團隊以“小時”為單位精準調度,前場“搶晴戰雨、見縫插針”,后場“雨天備料、檢修設備”,提前儲備瀝青、砂石等原材料4萬余噸,確保雨停即干、人停機不停,最大限度降低天氣影響。
![]()
![]()
![]()
項目團隊嚴格執行“三檢制”,成立質量督查小組,設置12個關鍵質量控制點,累計完成壓實度、厚度、平整度等檢測上千次。所有檢測數據實時上傳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質量問題可追溯、可整改。在橋隧復雜路段,采用“初壓穩基、復壓密實、終壓收面”三階段碾壓工藝,結合實時信息化監測設備,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規范要求。
![]()
在綠色施工方面,項目創新采用智能監控瀝青拌合技術,有效降低能耗與排放;通過加強揚塵噪聲管控、推進舊料回收,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針對山區氣候與重載交通特點,優選高磨光值玄武巖作為面層集料,使路面耐磨性能提升50%以上,在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的同時,守護了太行山的生態底色。
![]()
目前,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2標項目已全面轉入互通匝道路面施工階段,正向通車目標發起最后沖刺。項目建成后,將直接惠及豫西北地區73.3萬群眾,助力冬凌草、土炒饃等特產“走出去”,帶動王屋山、小浪底、九里溝等景區“引客來”,為區域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注入“交通動能”。
(中鐵十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