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外貿承壓,但湖北小城鄂州卻跑出了“出海”新范本。前三季度,鄂州出口同比增速超過400%(以美元計,同比增速為600%以上),位居全國第一。
數年前還在以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領域掙扎的鄂州,如今靠著花湖機場繁忙起降的一架架貨機,實現了“破圈生長”。
![]()
一座機場改變一座城市
作為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投運已有三年的鄂州花湖機場,于今年徹底釋放了增長動能,成為拉動區域出口的核心要素。
截至今年9月,花湖機場已開通48條國際貨運航線,貨運航班量穩居全國第四,僅次于香港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其前三季度的國際貨郵吞吐量為36萬噸,同比增長138%,直接帶動湖北外貿增長了6.1個百分點。
花湖機場的發展,并不是簡單的航線疊加,而是將全球網絡與本地服務深度融合。今年8月,機場與阿提哈德航空共建阿布扎比海外貨站,構建起“鄂州-阿布扎比-歐洲”中轉網絡,讓“中國制造10小時直達中東”成為現實。
針對跨境電商的相關痛點,花湖機場推出“E轉全球”空空中轉服務,此舉讓其國際中轉貨量,從去年的每周33噸,飆升至1200噸,增速再次成為全國第一。
目前,花湖機場還在擴容升級。今年3月,南區國際貨站投用后,實現了收運、清關、安檢“一站式”作業,效率更進一步。正在建設的智慧貨站將于明年投用,屆時年保障能力將達170萬噸。
![]()
而武漢海關的創新監管模式,將花湖機場的通關時效壓縮一天,申報成本降低了30%以上。對外貿企業而言,這意味著“今天下單,明天出海”,不再是口號。
小城小作坊,化身全球供應商
物流打通“經脈”,產業夯實“血肉”。花湖機場開通至印度班加羅爾的航線后,武漢光谷的光電子產品借道鄂州出口,2025年前8個月,湖北的機電產品出口占比達50%,鄂州正是重要的支點。
瞄準細分市場,鄂州也在打造自身區域內的出口王牌產品。
扎根鄂州20年的金裕鞋業,每年出口60多萬雙鞋至日本,今年一季度訂單增長10%,經由花湖機場,金裕鞋業的運動鞋從車間到日本貨架的時間,比以往縮短了 48 小時。
在農機領域,從小作坊起步的迪拿爾科技,以自主研發的四桿仿形播種單腿技術,解決了非洲土壤的播種難題。今年初,其20臺水稻直播機出口安哥拉,實現鄂州農機出口零的突破,隨后又拿下了埃塞俄比亞的技術合作訂單。依托花湖機場的物流優勢,迪拿爾科技推出部件出口+本地組裝模式,將運輸成本降低了20%,目前其非洲市場訂單已超過1500萬元。
作為新晉的跨境電商綜試區,鄂州1-9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270億元,其中“9610”模式出口貨值超5.8億元。在跨境電商產業園,Tiktok直播基地與選品中心聯動,讓本地的非遺產品、家具配件通過直播直達全球消費者。
![]()
![]()
小城玩轉外貿,不拼規模拼精準度
鄂州的成功,為諸多中小城市的外貿突圍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鄂州確實靠花湖機場實現逆襲,但又不只是“造機場”這么簡單,而是積極作答了小城市如何在全球貿易中找到自身位置的核心問題。
對于小城市而言,聚焦細分市場顯然更加高效,比如靠近農業產區的城市可打造冷鏈物流中心,依托制造業集群的城市可開通產業專線,借勢而為,主打一個“順風車”效應。
挨著武漢的鄂州,沒有跟風發展芯片、新能源等熱門產業,而是在農機、傳感器等細分領域發力。非洲的農機化率不足30%,全球傳感器市場年增長率超過15%,這些藍海的縫隙,正是鄂州這樣的小城市的產業拓展機遇。中小城市完全可以避開大城市的優勢產業領域,瞄準特定區域、特定品類的需求缺口,一門心思做精做專。
鄂州的出口爆發力證,中小城市無需等待政策的垂青,只要找準交通支點,錨定產業痛點,打通服務堵點,也能在全球貿易網絡中占據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