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江蘇徐州警方通報的一起特大文物犯罪案,讓無數人震驚不已。27 人落網,66 座古墓被盜,4000 余件文物被追繳,其中竟有 100 多件國家一級文物!
主犯李某,白天是文物勘探公司法人、非遺傳承人,夜晚卻化身盜賊,帶著炸藥炸開漢代王陵;主犯關某,資深文物鑒定師,二十年來一邊 “掌眼”,一邊組織銷贓;探工劉某,曾參與國家重點文保項目,用風水勘測技術精準定位墓穴。他們不是普通的盜墓莽夫,而是手握專業鑰匙的 “守門人”,利用專業知識和身份掩護,構建了一個橫跨八年、涉及四省的盜墓網絡。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這起案件始于 2020 年古玩城現身的商代青銅弓形器,順著線索,一個以專業為幌子、用行業黑話溝通、現金交易避查的犯罪鏈條浮出水面。他們手法專業,拆解漢畫像石如搬貨,藏匿文物于自留地與廠房。2022 年李某入刑,2025 年最后一名嫌疑人被公訴,法律雖在兌現懲罰,但公眾對文物保護體系的信任崩塌問題,卻更加沉重。
這些 “專家型盜墓者” 的出現,并非偶然。我國對文物勘探單位有嚴格準入制度,出土文物限期移交、項目全程留檔,違法者追刑責,看似密不透風。然而,現實中外包項目審核流于形式,臨時探工無證上崗,跨區域作業信息不通,監管 “最后一公里” 成了盲區。
更深層的問題是行業生態的 “熟人社會”。資質審批、項目分配、驗收簽字,被固定圈子把持。專家與企業長期合作,驗收易 “走過場”;內部舉報可能被排擠,沉默成了生存法則。李某們正是利用這種生態,把專業變成了最鋒利的作案工具。
有人說這是個別敗類,不能否定整個行業。但當守門人撬鎖,問題就嚴重了。公眾憤怒的,是信賴的保護體系如此脆弱。正如網友質問:“如果連考古人都信不過,我們還能信誰?” 信任破裂后,未來考古工程可能被疑為 “合法掩護”,出土文物可能被猜 “來路不明”,文化遺產的公共屬性將被陰影吞噬。
![]()
不過,我們也并非無能為力。制度漏洞可修補,技術短板可升級。全國考古勘探備案平臺正在建設,人臉識別、GPS 定位等手段有望納入現場監管。但更重要的是重建信任,需要更透明的項目公示,更獨立的第三方驗收,更有力的舉報人保護。文物是全民的遺產,不是行業私產。只有讓專業不再是特權,監督不再依賴人情,祖先的文明才能真正有人守護。
這起案件暴露的不僅是監管漏洞,更折射出文物保護與利益誘惑之間的深層博弈。當專業能力淪為犯罪的工具,我們不得不反思:如何讓知識與敬畏并存?
事實上,文物保護領域的“燈下黑”現象并非孤例。國際上,意大利曾曝出博物館館長參與文物走私,埃及考古學家倒賣木乃伊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這些案件的共同點在于,犯罪者深諳規則漏洞,甚至能反向利用監管流程。例如,李某團隊在盜掘漢墓時,刻意選擇雨季施工,利用暴雨掩蓋爆破聲;關某則通過偽造文物鑒定證書,將贓物“洗白”成民間收藏。他們的“專業反噬”,恰恰說明單純依賴行業自律的局限性。
值得關注的是,此案中技術手段的缺位同樣令人警醒。盜墓團伙使用金屬探測儀、三維建模軟件等設備,其技術迭代速度遠超基層文保部門的防控能力。反觀一些歐洲國家,早已將無人機巡檢、土壤震動傳感器應用于古墓監控,而我國多數田野文物仍依賴人工巡查。技術的鴻溝,無形中為犯罪提供了可乘之隙。
![]()
但危機之中亦有轉機。公眾對此案的高度關注,恰恰是推動變革的契機。社交媒體上,#誰在偷走我們的歷史#話題下,有網友提議建立“文物醫生”執業信用檔案,仿效醫療行業的黑名單制度;考古愛好者自發組建“云端護寶團”,通過衛星地圖標注可疑動土痕跡。這種全民參與的“毛細血管式監督”,或許能彌補行政監管的滯后性。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重塑文物價值的認知。當一件青銅器在盜墓者眼中只是標價的“貨”,在拍賣行被炒作成“金融產品”,其承載的文化記憶便被徹底剝離。法國盧浮宮每年為小學生開設“觸摸考古”課程,日本將文物修復過程直播給公眾——唯有讓文化遺產“活”在當下,才能從根本上消解“挖寶暴富”的功利心態。
案件的終審不是終點。當警方清點追回的文物時,一塊漢代玉璧的裂縫中仍沾著兩千年前的泥土。這泥土本應屬于考古學家的小刷子,而非盜墓者的炸藥。修補制度的裂縫,或許就像修復這塊玉璧:需要專業的技藝,更需要一顆對文明虔誠的心。如果你對文物保護有什么想法或建議,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熱點觀察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