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對俄羅斯的直接制裁后,盡管克里姆林宮表現出了蔑視,強調俄羅斯已經習慣了來自西方的制裁以及俄羅斯經濟的韌性,但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宮卻在第一時間向華盛頓派出了特使,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負責人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夫,真正可以代表普京的人。
![]()
德米特里耶夫在華盛頓已經與美國官員會談了兩天,預計還將繼續會談一天,美俄對會談的詳細內容都沒有透露,甚至連美方派出誰跟德米特里耶夫談判都不知道,只有德米特里耶夫本人的一些表態以及接受采訪時透露的一些信息。
客觀地說,盡管德米特里耶夫的這些表態依然貫穿著俄羅斯人特有的一些品質,但相比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外交部的狂妄,確實比較務實,至少是相對比較務實。
在接受CNN采訪的時候,德米特里耶夫稱他認為莫斯科、華盛頓和基輔“接近”通過外交結束戰爭,特朗普和普京的會晤“并未取消”,而是“可能會在稍后見面”。
![]()
德米特里耶夫宣布了克宮新的和平條件:
愿意討論烏克蘭的安全保障;
對烏克蘭俄語區的領土問題;
烏克蘭必須保持中立來確保俄羅斯的安全。
這三個條件與克宮原來的條件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克宮并未作出實際上的讓步,烏克蘭不會接受這些條件,這些條件簡直跟笑話一樣,讓正在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撕毀《布達佩斯協議》的俄羅斯來再次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特朗普信不信不知道,但烏克蘭肯定是不敢信的。
而俄語區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頓涅茨克烏克蘭控制區的問題,烏克蘭一直在重申不會放棄任何領土,其中自然包括尚未被俄羅斯軍隊占領的領土,不會交出烏克蘭軍隊正在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的領土,更別說頓巴斯筑壘地域在烏克蘭戰場的重要性,如果不是伏特加喝多了,那就是克里姆林宮依然希冀特朗普會幫助他們得到在戰場上拿不下的那片被俄羅斯士兵鮮血浸透的黑土地。
![]()
至于烏克蘭保持中立,這倒是比較對特朗普的胃口,但烏克蘭現在致力于加入歐盟和北約,尤其是北約,獲得共同防御機制的保護,瑞典和芬蘭在俄烏全面戰爭爆發后加入北約、波羅的海國家這些“撮爾小國”敢于強硬面對俄羅斯,歸根到底,都是共同防御機制的原因:與俄羅斯做鄰居,除非足夠強大,要想保持獨立,就必須加入一個強有力的軍師聯盟,否則就只能像白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那樣被莫斯科控制。
不管是烏克蘭還是其他國家,任何獨立主權國家,都應該有權選擇加入任何國際組織,而不是被其他國家控制。
德米特里耶夫宣稱澤連斯基已經“邁出重要一步”,承認是前線的問題,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堅持俄羅斯必須完全撤軍。
![]()
這里,我需要澄清一下,事實上,澤連斯基和烏克蘭政府很早就意識到,無法在短時間內將俄羅斯軍隊完全趕出烏克蘭,烏克蘭的談判底線是先停戰再簽協議,烏克蘭可以默認俄羅斯軍隊暫時控制烏克蘭被占領土,但不會在法律上承認,為未來通過外交或其他手段收復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全部被占領土保留條件,德米特里耶夫有意混淆了這一點,這也是我在上文說德米特里耶夫身上有一些俄羅斯人特有品質的原因。
德米特里耶夫自然不會忽略他來到華盛頓最主要的目的,即設法讓特朗普解除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的制裁: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客戶已經因為擔心“二級制裁”的緣故不再購買俄羅斯石油。
![]()
德米特里耶夫宣稱對俄羅斯的制裁會“產生反效果”,“只會導致美國加油站的汽油價格上漲”,美俄之間的繼續對話,確切說是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只有在俄羅斯的利益被考慮和尊重的情況下才可能繼續。”
德米特里耶夫有意忽略了歐佩克準備增產的新聞,也沒有提及俄羅斯遭制裁后全球能源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反應的現實,德米特里耶夫跟克宮一樣,過度強調了俄羅斯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重要性:俄羅斯是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之一,但影響力十分有限,遠遠比不上沙特等國,不管是油價上漲還是下跌,俄羅斯都缺乏足夠影響力。
![]()
特朗普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的制裁到底管不管用?像不像克里姆林宮所說的那樣輕描淡寫?用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宣傳員馬爾丹的話說:“考慮到石油收入對我國的重要性,美國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實施的制裁實際上相當于宣戰,這比烏克蘭收到的武器更危險。”
看到這里,可能已經有讀者好奇了,為什么我會在前文里說德米特里耶夫相對務實?因為德米特里耶夫評論了哈爾科夫幼兒園遭俄軍自殺式無人機轟炸事件,相比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外交部的漠視、假裝什么也沒發生,德米特里耶夫至少在事實上承認了這起惡性事件,但強調俄羅斯并沒有刻意攻擊幼兒園,只是“不幸的事故”不斷發生。
![]()
俄羅斯自殺式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幼兒園,造成人員傷亡,這樣“不行的事故”發生得實在太頻繁了,就跟俄軍在前線殺俘、虐待烏克蘭戰俘一樣,我們都沒看到莫斯科為阻止或減少這些戰爭罪行的發生做過任何努力,甚至都很少提及,反而是有諸多跡象顯示莫斯科在有意縱容甚至鼓勵這些戰爭犯罪。
根據德米特里耶夫在華盛頓的一系列表態看,作為真正能代表克里姆林宮的特使,他依然試圖繼續“忽悠”特朗普,就像普京之前做的那樣,為此,他強調是烏克蘭在英國和歐盟的授意下破壞談判。
![]()
這跟白宮的表態不一致,普京給特朗普打電話后,特朗普隨即在會晤時告訴澤連斯基,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而特朗普在意識到滿足了普京的條件卻并未得到期待中的回報時,驗證了自己之前的猜測,即再次被耍,隨即取消了兩人在電話里商量好的布達佩斯會晤。
這里額外提一下,盡管被列入了“不友好國家”名單,但作為克宮在歐盟最忠實的“盟友”,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這方面與克宮保持了高度一致,歐爾班稱特朗普和普京依然會在布達佩斯舉行會晤,但不是在一周內,兩人之所以沒能按計劃舉行會晤,責任在歐洲,因為歐洲領導人稱普京為“戰犯”。
![]()
歐爾班之所以對美俄總統布達佩斯會晤被取消或延遲有如此強烈反應,主要原因是美國對俄羅斯的直接制裁威脅到了匈牙利的利益:自2022年至今,大部分歐盟成員國都減少了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或者干脆不再購買任何俄羅斯能源,而匈牙利則反其道而行之,在能源供應上變得更加依賴俄羅斯。
歐爾班在就任匈牙利總理期間,匈牙利經濟一路下滑,目前在歐盟墊底,嚴重依賴歐盟的援助,之所以還能維持的一個原因,就是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供應,因此,當美國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時,匈牙利經濟受損,歐爾班同樣也會受威脅:歐爾班正在尋找繞過美國制裁的方法,不過,根據公開報道看,歐爾班跟特朗普的關系還沒有好到后者為他網開一面的地步。
![]()
稍早,確切說是10月23日,蘇聯入侵匈牙利事件69周年紀念日,歐爾班和匈牙利反對派領導人彼得·馬扎爾都舉行了公開集會演說,參加集會的歐爾班支持者大幅少于反對派領導人彼得·馬扎爾的支持者,大概只有一半,具體人數我記不清了,這表明了歐爾班目前的困境:明年的匈牙利大選,歐爾班十有八九要下臺,至于下臺之后是不是會面臨司法問題,呵呵,走著瞧,歐爾班父親名下的莊園真是又大又豪華。
德米特里耶夫在華盛頓到底談了些什么,甚至跟誰談判,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消息,但從媒體報道看,屢屢被“忽悠”的特朗普似乎有點開竅了。
路透社報道稱,如果克里姆林宮繼續延長戰爭,美國可能會對俄羅斯銀行業和能源業施加額外制裁,歐洲也將繼續跟進,但特朗普將暫時按兵不動,以評估克里姆林宮對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遭制裁的反制,同時,美國參議院正在加緊推進一項對俄制裁的新法案,特朗普總體上支持該法案,預計會在下個月批準。
![]()
匿名的美國官員還表示,美國支持歐盟用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為烏克蘭購買美國武器:反正還是美國賺錢。
此外,彭博社報道稱,特朗普之所以取消與普京的布達佩斯會晤、對俄羅斯實施直接制裁,國務卿盧比奧發揮了影響力,盧比奧在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通話中意識到克里姆林宮根本無意談判,只是拖延,只是“忽悠”。
![]()
這個消息如果是真的,倒是有些意外,因為盧比奧在特朗普的“宮廷式”小團隊里并不受寵,但仔細想想,也有些理解了:特朗普寵愛的那些人,諸如赫格賽斯等人,缺乏實干能力不說,甚至引發了美軍高級將領們的普遍不滿,在特朗普的團隊里,的確是萬斯這些人更有影響力,但終究要做事,而做事就不能指望這些人,只能靠盧比奧他們,盧比奧和貝森特他們終究還是能做事的,要是只聽萬斯他們的,特朗普真就“昏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