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的話術從“加征150%關稅、取消會面(當時壓根也沒有確定會面)”到“會面未必取消”再到“中國和美國可以共贏”又到“月底我們將會面,我們可以達成偉大的協議”。
整個過程基本就是懂王眼神逐漸清澈的過程。
路透社爆料說這次我們的條件是取消所有關稅,回到18年,包括各種科技限制。
當初抗美援朝,讓美國退回三八線,美國一開始也是不同意的。
談,我們大門敞開。打,我們奉陪到底!
再艱苦有抗美援朝艱苦?當初我們就抗住了、打贏了!今天我們依舊可以!
抗美援朝告訴美國,你打仗是打不贏我們的!
貿易戰再次告訴美國:你打經濟戰依舊打不贏!
一直打,打完完全勝利!中國必勝!
據美媒報道,那位酷愛放狠話的商務部長因背后搞小動作,引發第二輪反擊,已遭懂王訓斥疏遠。懂王甚至公開表示,自己對引發反制的制裁“完全不知情”,并斥責盧特尼克“做了蠢事,搞砸了對華談判”。曾經是電視常客的盧特尼克,過去一周幾乎消失。美國網友都在問:這老頭還好嗎?
![]()
如果真如路透社所說,那么這次不一樣了!
綜合多方信息分析,可以得出一個清晰的判斷:在未來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將采取更為堅定和主動的姿態,不斷壓縮美方的戰略周旋余地,所有行動都圍繞一個核心展開——堅定不移地推進并實現中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在會談安排與策略層面,中方也將采取令美方感到不適的方式推進。例如,若美方代表貝森特對李成鋼有所不滿,中方反而可能持續安排李成鋼參與談判,針對美方的關鍵議題持續施壓。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討論中有觀點指出:和東大談判,東大第一次給出的條件最好不要拒絕,因為這會是接下來他們給出的對你最有利的條件了。這句話的含金量,隨著歷史的推移,會越來越高。
這也正是貝森特感到壓力的深層次原因——問題不僅在于他個人能力或美方策略的局限,更在于中方整體戰術已發生根本性轉變,而貝森特恰好處在這一戰略轉折的關鍵節點。
同樣,特朗普近期的頻繁表態也反映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局面——與他第一任期時相比,形勢已大不相同。大概率現在已經看穿老美“紙老虎”本質,已經不可能持續施壓。
美方或許仍試圖沿用過去作為“進攻方”的戰略來應對,但中方已通過強有力的回應,清晰傳遞出局勢已變的信號,令其措手不及:劇本確實已經更換。
![]()
是的,局面徹底改變,“攻守易形”正是對此最貼切的概括。
美國和中國坐下來做這種談判,說明了一件事情,在軍事上,美國已經接受了中國是和他們平起平坐的存在,甚至可以說,在他們的心里,中國已經是他們無法打敗的軍事對象了。
另外就是稀土這塊了,我覺得基本沒得談,既然說了,就沒打算讓步,最理想就是給你老美脖子松一下!
特朗普在和澳大利亞簽完合同后還說“稀土一年之后滿大街白菜價,一美元”,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如果說美國的輕稀土,計劃在未來1-3年實現自給,這是可能的;而重稀土,它需要5-10年才能建立起相關產業。
有人說 “沒有中國的技術,美國不行”,咱們理性客觀地拆解。
稀土這件事上,在麥格昆磁搬到天津之前,全球就有稀土產業。歐洲有,法國現在還保留一部分,美國也有。咱們能在稀土領域占據優勢,一是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國,二是因為諸多原因導致全球稀土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由此形成了絕對的規模優勢和價格優勢。而在規模和價格優勢的基礎上,我們又產生了技術優勢和提純優勢:中國稀土的純度成本,比其他國家低 5 倍以上;若成本相同,中國稀土的純度能比其他國家高兩個數量級(差兩個零),這就是中國稀土的核心優勢。
![]()
現在特朗普跟澳大利亞合作搞稀土,先期各投 10 億,后續計劃總投 80 多億,這種規模投入就是為了應對咱們的稀土管控政策。但兩個大國在全球供應鏈上很難完全脫鉤,所以雙方都在做完整的準備。
另外,咱們在稀土領域作為強勢一方,短期內依舊要保持合理的價格策略:在對方(如美國、澳大利亞)大規模投入稀土產業但未形成規模之前,我們可以賣高價;等對方開始規模化生產,我們就打價格戰。相比之下,美國的企業沒有特別長遠的計劃,基本是經不起市場沖擊的!
路透社爆料說我們的條件是取消所有關稅,回到18年前。包括各種科技限制。
我覺得這才是對昂撒的正確談判方法。只有把他們揍疼了,才會真正的談判。否則都是浪費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