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當選首相不到3小時,中方沒有祝賀,而是送上一句忠告!
日本政壇,終于在10月21日下午迎來歷史性一刻。
64歲的高市早苗以237票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
然而,這場本應該引發國際社會祝賀的歷史大事,卻因中方的反應添加了耐人尋味的意味。
當選結果公布后不到3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選舉結果:這是日本的內政。
隨后話鋒一轉,強調希望日方恪守中日之間的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妥善處理歷史、臺灣等重大原則問題。
唯一一次日本首相當選沒有賀電,只有忠告,這一反常態的外交表態,一下子就成為了國際輿論的焦點。
高市早苗的當選之路,說來也非常的戲劇化。
自民黨與執政26年的公明黨聯盟分道揚鑣后,她竟然憑借與日本維新會的倉促合作險中求勝,或許與其說險中求勝,不如說日本各個政黨現在對首相這個職位避之不及。
在此之前,石破茂就已經連續兩次辭職,想要甩掉首相這個大鍋,可見日本現在在夾縫中不好生存。
而高市早苗選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背鍋,日本各方勢力當然樂意至極。
其中,大家感到最大壓力的一直是中方的態度,中美關系緊張導致雙方對日本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
比如這次高市早苗當選后,中方3小時后才發聲,這3小時的冷處理在外交慣例中基本看不到。
中方打破慣例的背后,其實是對高市早苗政治立場的極度不信任。
日本媒體稱她為女版安倍,她不僅繼承了安倍晉三的保守路線,更在右翼道路上走得更遠。
在歷史問題上,她以內閣大臣身份多次參拜靖國神社,最近一次是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
在軍事主張上,她要求修改和平憲法,將自衛隊更名為國防軍,甚至主張擁有打擊權。
更重要的是在臺灣議題上,她追隨安倍的堅定立場: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聲稱可對臺提供軍事援助。
因此,她的上臺讓中方十分警惕。
同時,高市早苗與美國關系過于緊密,她公開稱美軍駐日不是占領而是守護。
以目前來看,中日之間的這場外交交鋒的后續,取決于高市早苗的實際行動。
近期她要面對這三大考驗:
第一,靖國神社春季大祭,高市早苗如果前往參拜,必然引發中日關系地震;
第二,臺海表態,在APEC峰會期間是否再提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第三,美軍部署,會否同意美國在日部署中程導彈。
中方已通過不祝賀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接下來將就要看高市早苗怎么選擇了。
參考來源:
中國新聞網:高市早苗,日本首位女首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