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又一例網絡造謠者被法院判決向肖戰公開道歉并賠償。這已是他五年來第17次告黑勝訴。
![]()
那個曾經被全網看衰“挺不過去”的頂流,如今用一紙紙勝訴判決書,為整個行業展示了對抗網絡暴力的正確姿勢。從2020年那場席卷互聯網的“227大團結”,到2025年屢戰屢勝的維權案例,肖戰走的從來不是賣慘訴苦的捷徑,而是選擇了最吃力卻最有效的法律之路。
當眾多明星對網絡黑子選擇沉默時,肖戰團隊卻默默收集證據,將一個個造謠者告上法庭。五年間,從名譽權到隱私權,從誹謗到商業詆毀,他的勝訴率保持在100%。這不只是個人維權的勝利,更是對整個網絡生態的強力凈化。
01 從深淵到黎明,一個頂流的法律反擊戰
2020年初的“227事件”,堪稱中國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網絡圍攻之一。短短數周,肖戰的商業價值斷崖式下跌,參演作品被惡意打低分,個人社交賬號下涌入數百萬條辱罵評論。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當時的場景:某個寫手在同人平臺發布以肖戰為原型的作品,引發粉絲舉報,最終導致平臺被封。這場始于小眾文化圈層的爭端,很快演變為全網參與的混戰。
更可怕的是,網暴從線上蔓延到線下。有人公然詛咒他“出門被車撞”,他的家人信息被惡意曝光,工作室收到的騷擾電話從未間斷。
面對這場風暴,肖戰沒有選擇沉默,也沒有陷入罵戰。在事發兩個月后,他接受了《中新經緯》的專訪,平靜而堅定地說:“請給我一點時間,讓我用更好的作品回報大家。”
這句話背后,是一場早已啟動的法律行動。他的團隊開始系統性地收集證據,準備用法律武器徹底反擊。
02 五年17次勝訴,用法律書寫的維權教科書
2021年6月,肖戰訴微博用戶“XXX”名譽權糾紛案一審勝訴,被告需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這是他的首次告黑勝訴,拉開了長達五年的維權序幕。
2022年,三名網絡用戶因長期發布侮辱、誹謗肖戰的內容,被法院判決賠償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15萬元。其中一人甚至在多個平臺創建了數十個賬號專門進行謾罵。
2023年堪稱“勝訴豐收年”。4月,一名在微信群編造肖戰私生活謠言的用戶被判侵權;7月,兩個發布P圖、惡意視頻的賬號運營者被強制執行;10月,一名聲稱“有內部消息”的爆料大V公開登報道歉。
2024年至2025年,肖戰的維權步伐更加迅猛。2025年7月的最新勝訴案例中,法院首次明確認定:持續性的惡意評分和商業詆毀構成共同侵權。這一認定對整個行業的黑粉產業鏈造成了直接打擊。
細細分析這17次勝訴,可以發現肖戰團隊的維權策略極具章法:先取證后發聲,先調解后訴訟,重點打擊組織者和慣犯。這種策略確保了每一起訴訟都穩扎穩打,無一敗績。
03 突破與影響,肖戰案例的行業變革力量
肖戰的持續維權,正在改變娛樂行業的游戲規則。
在此之前,明星對待網絡黑子往往采取“冷處理”——畢竟,回應可能帶來更多關注,訴訟耗時耗力,還可能被炒作。但肖戰案例證明:法律維權不僅能還人清白,還能產生強大的震懾效應。
2023年之后,楊紫、成毅、趙露思等眾多明星紛紛效仿,提起類似訴訟。一位經紀人在采訪中坦言:“肖戰開了個好頭,讓我們看到法律是真的有用的。”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對黑粉產業鏈的打擊。曾經,職業黑粉、惡意打分、造謠爆料已經形成完整的灰色產業鏈。據業內人士透露,一條有組織的黑評報價在2000到5000元不等。而如今,肖戰的連續勝訴讓這條產業鏈的成本大幅提高。
法律的剛性約束,正在改變粉絲文化的生態。2024年,多個明星后援會自發組織法律知識普及,教導年輕粉絲如何辨別網絡謠言,以及遭遇侵權時如何維權。
04 維權背后的艱辛,法律之路的現實挑戰
盡管17次全部勝訴,但肖戰的法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取證難度大是第一道關卡。網絡賬號可以隨時注銷,IP地址可以隱藏,侵權內容能夠秒刪。他的律師團隊曾透露,有些案件需要追蹤上百個關聯賬號,才能找到實際侵權人。
訴訟周期長是另一個現實問題。從取證、立案、開庭到判決,一個名譽權案件的平均審理時間在六個月到一年之間。而這期間,新的侵權行為可能仍在持續。
執行困難也不容忽視。部分被判賠償的被告采取拖延戰術,甚至轉移財產逃避執行。2023年的一起案件中,法院不得不采取強制措施,才讓被告履行了道歉義務。
然而,正是這些困難,反而凸顯了肖戰選擇法律路徑的決心和價值。他的律師在采訪中表示:“我們打的不只是官司,更是一種態度——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05 從個案到共識,法律維權的社會意義
肖戰的維權案例,其意義已經超越了個體范疇,成為網絡時代維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對于普通網民而言,這些案例提供了寶貴的法律啟蒙。很多人通過肖戰的勝訴判決,第一次了解到:轉發500次以上的謠言可能構成誹謗罪;即使使用匿名賬號,平臺也可以通過實名信息追查到本人;精神損害賠償并非象征性的數字,而是與實際損害相匹配的懲戒。
對于內容行業從業者,肖戰案例展示了一種可能性:用專業能力說話,用法律武器護航。在他持續維權的五年間,同時完成了多部優秀作品的創作和播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作品才是最好的反擊”。
對于立法和司法實踐,這些案例積累了寶貴的審判經驗。從侵權認定到損害賠償,從電子證據固定到網絡身份追溯,肖戰案形成的裁判規則正在被更多法院參考引用。
2025年的今天,肖戰依然活躍在演藝一線。不同的是,他身后的法律護衛艦已經足夠強大。那些曾經叫囂“法不責眾”的黑粉們,如今不得不掂量違法的成本。
肖戰用五年時間證明:對抗黑暗,不一定需要聲嘶力竭,還可以用法律的準繩一寸寸丈量正義的邊界。
他的案例告訴我們,當遭遇網絡暴力時,哭泣和賣慘或許能換來一時同情,但只有法律才能帶來真正的清白。當整個行業開始效仿他的維權路徑,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個體的勝利,更是網絡生態的整體凈化。
下一個五年,當新的頂流遭遇類似的網絡暴力時,他們或許會感謝肖戰——這個寧愿走最艱難的法律之路,也要為行業開辟新路徑的先行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