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閱歷會磨礪你的心性,褪去浮夸虛偽,只求本真。
——杜松儒
現在想一想,我是幸運的。雖然20世紀70年代物質條件有限,但是我出生在一個崇尚藝術的家庭,一直沒有離開過中國美術界。一歲多時,因為唐山大地震,我們全家住在天津美術學院的防震棚。那時還有許多老一輩藝術家,比如秦征、溥佐、孫其峰、王頌余等先生,以及美院的許多老師也住在那里。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其樂融融,藝術氛圍非常濃厚。我媽媽是搞雕塑的,爸爸是畫中國畫的,從小我就在爸爸的畫案上胡亂涂畫。記得七歲時,我畫過一張中國畫《魚》,爸爸說畫得好,特意幫我裱了起來——這是我保留的唯一一張那個時期的作品。
![]()
兩歲時和父母、哥哥在一起
![]()
七歲時的水墨畫
上高中時,我并不是特別喜歡畫畫,覺得天天畫素描太枯燥。即便后來考入天津美術學院,我也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晚上或課余時間拼命用功,反而把大量精力放在打網球、交朋友上,還拿過天津市大學生網球比賽雙打亞軍。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些后悔,感覺虛度了幾年光陰。幸好那時候看了很多畫冊和書籍,在家里,從父母和他們的朋友之間的言談中,我眼睛看的、腦子里裝的,始終離不開藝術的符號與信息。父母也經常帶我參加藝術活動,讓我多次近距離接觸葉淺予、李可染、黃胄、吳作人等大師。在這樣耳濡目染的環境中,我的藝術見識和綜合素養不知不覺提高了不少,但也越發顯得那時候的自己眼高手低。
藝術作品的確需要時間和心血去打磨,常年不間斷地練習是一位畫者必須經歷的階段。到了大學畢業創作時,我的觸動特別大,看到同學們都畫得有模有樣,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作品雖然樣式還算新穎,可表現手法太簡單,掌握的技法遠遠不能表達心中所想。從那時起,我才真正開始專注并喜歡上繪畫。我必須學出個樣子,對得起父母,更對得起自己。我非常感恩父母,他們不僅給我提供了優越的從藝環境,還一直那么愛我、支持我。盡管藝術之路艱辛,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
![]()
和日本的同學們在一起
因為上大學時非常喜歡黑崎彰先生的作品,得知他在京都后,我便決定前往日本留學。出國前,父親給了我充足的生活費,希望我專心學畫,不必為生計奔波。我哥哥早年已在日本立足,他的經歷讓我深信自己也能做到。到日本后,我先進入語言學校學習,同時自力更生,靠打工負擔學費和生活費。第一年回國,我將生活費全部還給了父親,他顯得既驚訝又心疼。我還用自己掙的錢為父親買了一臺徠卡M6相機,為母親買了一條項鏈。
記得我剛到日本時,租了一間條件簡陋的“鐵皮房子”,連廁所都在外面,還找了一份凌晨三點開始送報的工作。這份工作我堅持了近五年,風雨無阻,從未請假,甚至父母來看我時也沒有休息。那段日子極大地鍛煉了我的毅力,培養了我的處事態度。留學期間,我同時做著高爾夫球場撿球和高級會員制酒吧的工作,每天至少打兩份工,卻從未耽誤學業。這段經歷磨礪了我,讓我如今在中國美術家協會處理繁雜事務時,仍能保持耐心與條理,這份能力大概正是那時起早貪黑所培養出來的。
![]()
在日本留學時打工的狀態
在酒吧工作期間,我被提拔為店長,并結識了常來光顧的京都精華大學校董吉田美代女士。70多歲的她得知我渴望隨黑崎彰學畫,卻苦于沒有門路,便主動為我寫了推薦信給學校事務辦公室。經她引薦,我終于見到黑崎彰先生,并以進修生身份開始學習。后來,我的版畫作品入選了競爭極為激烈的日本第68屆版畫展,我也因此獲得了報考他研究生的資格。讀研期間,我一改以往的懶散,全心投入學習,連黑崎彰先生都勸我適當休息。通過系統學習和打工的雙重鍛煉,我不僅提升了眼界,心性也愈發踏實,摒棄了許多浮華之氣。之后,我的版畫榮獲日本京展金獎,該獎項相當于中國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領獎當天,我因打工來不及換正裝,便穿著皮衣、牛仔褲,拎著摩托車頭盔趕到現場,結果被黑崎彰先生嚴厲地批評了一頓。現在回想,那段留學生活彌足珍貴,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的創作與人生。
![]()
1999年
在日本京都精華大學版畫大學院的版畫工房里
![]()
在日本學習時的工作臺
![]()
2000年
在日本獲版畫新人獎的頒獎典禮上
日本版畫家野田哲也先生也對我產生很大影響。有趣的是,我在日本求學期間并未見過他,直到某天他來校參觀時,經過我的工作坊,隔著玻璃看到我的一幅裱好的版畫背面,說了一句“這畫挺有意思”。事后同學轉告了我這句話,我不禁琢磨:為何他只看背面就覺得有意思?后來我恍然大悟,是那種斑駁自然的肌理效果打動了他。受此啟發,我經過反復實驗,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版畫語言,創作熱情自此一發不可收拾。2023年,在深圳觀瀾國際版畫基地,我終于見到野田哲也先生,并當面聊起這段奇妙的緣分,兩人大笑不已。在日本的點點滴滴,既精彩又有趣,成為我人生中難得的幸福時光和寶貴財富,至今仍在滋養著我回國后的工作、生活與藝術創作。
![]()
在中國深圳觀瀾版畫基地
偶遇版畫家野田哲也先生及夫人
最滋養我的始終是我的家庭,他們帶給我特別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留學回來20多年,我有幸能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獲得了無可替代的愛與鼓勵。所以2023年父親離世時,我沒有在公開場合落淚,因為每每想起父親,我心中沒有遺憾,他把光熱和作品留在了人間,我們不應感到失落。我哥哥也非常了不起,父親走后,他把父親所有作品都交給我,囑咐我一定要把父親的藝術傳承好、發揚好。目前,我正在系統整理父親的全部文獻和作品,預計2027年在全國多地舉辦父親的大型藝術回顧展。
![]()
和父母在承德外八廟
![]()
1993年和父親杜滋齡在香港
![]()
哥哥杜森在博士畢業時拍攝的全家福
我以前愛好很多,喜歡時尚、愛玩、愛熱鬧,如今除了工作,更愿意陪陪家人、畫畫,盡量推掉應酬,樸素簡單地過好每一天。
(文/杜松儒)
杜松儒作品欣賞
![]()
杜松儒《過客》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
杜松儒《涅槃》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
杜松儒《山的語言》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
杜松儒《塵界》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1年
![]()
杜松儒《感情生活》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1年
![]()
杜松儒《賀蘭山印象》
紙本設色
68cm×46cm
2011年
![]()
杜松儒《米脂的山》
紙本設色
68cm×46cm
2011年
![]()
杜松儒《方向》
紙本設色
248cm×122cm
2018年
![]()
杜松儒《山水清音》
紙本設色
248cm×122cm
2018年
![]()
杜松儒《大地》
紙本設色
110cm×95cm
2019年
![]()
杜松儒《青銅時代》
紙本設色
122cm×248cm
2020年
![]()
杜松儒《吾之山》
紙本設色
240cm×200cm
2021年
(來源:地道藝術)
畫家簡介
![]()
杜松儒,1975年生于天津一個藝術世家。1997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版畫專業;1998年赴日本京都精華大學版畫大學院深造,師從藝術大家黑崎彰;2002年畢業獲碩士研究生學位。現任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展覽處處長、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與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二級美術師。被授予“繁榮首都文藝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
版畫和中國畫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曾獲第17屆全國版畫展優秀獎、日本KYOTO2000版畫展新人獎、日本2001京展金獎等重要獎項,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湖南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內蒙古美術館等多家博物館和藝術機構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