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俗話說得好:100歲不死都有新聞。
相信大家都聽過買不起房,但賣不起房,你又見識過沒有?
最近,我在網上吃瓜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帖子:
![]()
該博主說,現在不少廣州業主比以前更加心酸了:
好不容易把房子艱難賣出去,居然還要給銀行倒貼錢!
那么,到底怎么回事?今天,咱們來好好聊一聊。
![]()
業主賣不起房
到底是啥情況?
其實,所謂“賣不起房”,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房價跌得太兇了。
簡單來說,有些人曾經在高位接盤,但現在房子的市場價比欠銀行的貸款還低,就算想賣房,所得可能還不夠還貸。
舉個例子:當年你200萬買的房,首付60萬,貸款140萬,現在房價跌到100萬,如果你想賣,必須把40萬的貸款差額補給銀行,否則過不了戶。
而在廣州,這種一夜跌回幾年前的二手盤,實際上也不少。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碧桂園云頂。
2018年開盤,成交均價3.4萬/平,成交單價最高甚至破了4萬/平。
![]()
但你看看現在它的二手房,簡直詮釋了什么叫高開“瘋”走。
今年7月,已經跌到1.32萬/平,至少跌了6成以上,妥妥的膝蓋斬。
![]()
圖源貝殼
光是想想,我都替這些業主心疼:
血虧賣房本來就夠慘了,沒想到一毛錢都拿不到,還要倒賠幾十萬。
![]()
這樁虧本生意
業主為啥愿意做?
在過去,幾十萬也許咬咬牙還能還上。
但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肯定不能同日而語了。
再給大家看兩組央媽的數據:
一個是,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居民存款總額為160.91萬億元。
另一個是,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居民貸款余額為83.51萬億元。
![]()
圖源數據GO
粗略來算,全國14億人,平均每人存款11萬,貸款6萬。(當然,很多人都被平均了)
這么來看,貸款占了存款不止一半,如果還要倒貼幾十萬賣房,簡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么,明明是一樁虧本生意,為啥業主還要這么做?
其實,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在他們看來,貼錢把房子賣掉,保住征信,挪出現金流,總比等到法院拍賣,被拉入征信黑名單強,不是嗎?
只不過,業主愿意這么做,有沒有買家接盤又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現在市場二手扎堆,完全可以挑好的房子,憑啥冒這個風險,選一個可能有產權、債務等問題的房子?
![]()
如何應對困局?
千萬記住這三點
說實話,從買不起房到賣不起房,確實反映了房地產市場的巨大變遷。
在當下,房子不再是只漲不跌,可能由財富變成負資產,而當年那些追漲殺跌、盲目入手的人,終究也被市場虐得體無完膚。
那么,如何應對這種困局?
首先,必須保證現金流,至少未來兩到三年能活得下去。
其次,舍棄垃圾資產,地段差、配套少、產品太舊的房子,盡早賣掉。
此外,減少負債,能還清的貸款先還上,這是在增加生存空間。
樓市這場游戲,贏家從來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知道什么時候該停、什么時候該退的人。
買得起、賣得掉,才算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別忘了,房子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人生的枷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