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歐盟要將被凍結俄羅斯主權資產中1400億歐元援助給烏克蘭的決定已被推遲到12月,根據彭博社等媒體的報道,此舉主要原因是比利時要求獲得“更有利的保證”,即不對向基輔提供巨額貸款所帶來的風險承擔責任。
![]()
歐盟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主要存放在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比利時首相巴特·德韋弗擔憂法律風險,一直要求整個歐盟共同負責,“我們不會是唯一向克里姆林宮付錢的人”,一旦俄羅斯政府提起法律訴訟,比利時將成為首要也是主要目標。
“即使在二戰期間,凍結的資產也從未動過。如果我們拿克里姆林宮的錢,他也會拿走我們的。”
![]()
比利時政府要求歐盟成員國分擔全部法律風險,如果需要歸還這筆原屬俄羅斯政府的錢,所有成員國都應該出資,不僅僅是比利時,整個歐盟都應該使用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明白比利時的立場和做法,也不理解歐洲在很多事情上的做法,其實,這就是歐盟與俄羅斯等國的主要區別之一,更注重法律和程序,我個人建議,埋怨歐盟不夠給力的朋友們,多思考一下歐盟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容忍歐爾班等人整天攪風攪雨,思考,才會讓人進步。
在特朗普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發起“超級制裁”后,普京進行了回應,無非又是俄羅斯已經習慣了制裁、強調俄羅斯經濟的韌性等那一套,特朗普則表示等六個月后再看吧,呵呵。
![]()
這里額外說兩件事。
其一,特朗普和普京分別對本次制裁發表了公開評論,但客觀地說,克格勃出身的普京表現大幅強于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普京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將破壞雙方布達佩斯會晤的責任推到了特朗普身上,并強調自己愛好和平;相比之下,特朗普的評論幼稚得像個孩子,我甚至都有點心疼他。
其二,就是我在昨天文章中說的,特朗普雖然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但并未下死手,而是依然對克里姆林宮抱有幻想,《華爾街日報》也持同樣觀點;
《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的幕僚給他提供了三種制裁法案,第一種,也是最嚴厲的,就是制裁俄羅斯工業以及俄羅斯領導人,第二種是制裁俄羅斯能源部門,第三種,也是最溫和的,是有限制裁,特朗普選擇“中等”方案,也就是第二種,制裁俄羅斯能源部門,“這留下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因為他仍希望與普京達成協議。”
特朗普,在權術方面,比普京差太遠,還是那句話,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段位的,如果他不是美國總統,連克里姆林宮的大門都沒法靠近。
從公開報道看,俄羅斯石油的大客戶因為擔心遭到二級制裁,已經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至于印度,盡管莫迪宣稱會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但早在普京給特朗普打電話之前,印度的國營煉油廠就減少了俄羅斯石油購買量:印度在石油多源化方面,其實做得相當不錯。
![]()
俄羅斯石油業遭到特朗普嚴厲制裁,最高興的大概不是烏克蘭及其支持者,而是全球其他產油國:科威特石油部長表示,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后,歐佩克已準備好在必要時提高石油產量,“防止石油短缺或油價飆升”。
歐佩克的準備真快啊:當俄羅斯被強制趕出全球石油市場后,其占據的市場份額自然會被瓜分,市場永遠是反應最靈敏的。
![]()
這里需要再次提醒一次,雖然美國不是歐佩克成員國,但美國卻是目前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留下的市場份額里,美國石油公司也能分一杯羹,這就是特朗普的MAGA、美國優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