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餐桌上,有人離不開一杯牛奶,有人喜歡熱騰騰的豆漿。它們看起來都是“健康飲品”,但從營養構成到適合人群,卻各有特色。
那么,牛奶和豆漿到底誰更營養呢?喝的時候又該選擇哪個?今天讓我們來好好聊一聊。
牛奶VS豆漿,營養到底有什么區別?
要了解豆漿和牛奶對身體的不同影響,首先要從它們的營養成分說起。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的數據,牛奶和豆漿的核心成分對比如下↓
1、鈣
說到補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牛奶。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的數據顯示,每100克牛奶中鈣含量約為107毫克。而普通豆漿,鈣含量僅約5—10毫克,二者差距超過十倍,牛奶中鈣的優勢非常明顯。另外,牛奶的鈣磷比例恰當,并且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和乳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如果目標是補鈣,普通豆漿的貢獻遠不及牛奶。當然,市面上也有“加鈣豆漿”,若標注每100毫升鈣含量達到80毫克以上,可部分彌補含量的差距。
2、蛋白質
豆漿和牛奶都富含優質蛋白質,但來源和組成略有不同。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質約3.3克,豆漿約3.0克,數值接近。但蛋白質不僅要看“多少”,還要看“質量”。
牛奶蛋白是動物蛋白,氨基酸組成完整,屬于優質蛋白;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在氨基酸模式和消化吸收率方面略遜一籌,但經過磨漿、煮沸后,消化率大幅度提升,在植物蛋白中名列前茅。對于素食者或需要降低動物脂肪攝入的人來說,豆漿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
3、脂肪與膽固醇
在脂肪和膽固醇方面,豆漿和牛奶的差異較為顯著。
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約為3.6克/100克,其中約65%是飽和脂肪酸。同時,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每100克約含17毫克膽固醇。
相比之下,豆漿的脂肪含量較低,約為0.5—1.6克/100克,且其飽和脂肪酸含量不到20%,不含膽固醇。豆漿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更為友好。
因此,對于需要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的人(例如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患者),豆漿是更健康的選擇。不過對于一般健康人群來說,牛奶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并不會造成負擔,適量飲用全脂牛奶也無需過度擔心。
4、生物活性物質
除了常規的營養成分外,豆漿和牛奶還含有各自獨特的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有著特殊的益處。
牛奶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這些物質對增強免疫力、抗菌抗病毒具有積極作用,不過這些在經過高溫殺菌后大部分會被破壞。
相比之下,豆漿中獨有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活性物質。大豆異黃酮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它可以雙向調節人體內雌激素,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有一定緩解作用。
此外,豆漿中還含有大豆低聚糖(如棉籽糖、水蘇糖)等膳食纖維,它們不被人體消化,但可促進腸道有益菌繁殖、增強腸道蠕動,有助于改善便秘。豆漿中的卵磷脂和植物固醇含量也較豐富,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5、嘌呤
對于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人來說,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是需要關注的。
大豆屬于高嘌呤食物,但在制作豆漿時,大部分嘌呤會溶解到水中并被稀釋,因此豆漿中的嘌呤含量其實并不高。每100克普通豆漿的嘌呤含量大約只有20—50毫克,屬于低嘌呤食物范疇。相比之下,牛奶本身嘌呤含量極低,每100克牛奶僅含1毫克嘌呤。
因此,從嘌呤角度看,牛奶對痛風患者更為友好。不過需要澄清的是,適量飲用豆漿并不會顯著升高血尿酸,痛風患者在緩解期可以適量飲用。
![]()
不同濃度豆漿的嘌呤含量
該喝牛奶還是豆漿?
其實我們沒必要陷在“二選一”的糾結里。因為無論哪種,我國居民的人均攝入量都不達標。
![]()
圖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明確建議:成年人每天要喝300—500克奶、吃15—25克大豆(豆漿、豆腐等都算)。可現實里,不管是喝奶還是吃豆,咱們普遍都沒吃夠量——所以國家在2024年提出“增豆、加奶”的口號,鼓勵大家兩種都要加量。
當然,這兩種飲品由于營養的區別,所以健康作用也有差異。如果你有特殊情況,可以來了解牛奶和豆漿,誰更匹配你的需求。
1、豆漿適合誰?
①素食者
②更年期女性
③便秘人群
④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血脂人群
2、牛奶適合誰?
①骨質疏松患者
②處于生長發育期的未成年
③孕婦及哺乳期媽媽
牛奶和豆漿的飲用注意事項
無論是豆漿還是牛奶,正確的飲用方法和選擇技巧都很重要。如果飲用不當,可能會影響營養吸收甚至帶來健康隱患。這樣喝,營養吸收翻倍↓
把握飲用時間
牛奶:飲用時間盡量選擇在睡前半小時。不僅有利于補充人體夜間對鈣的需求,牛奶中含有的L-色氨酸還能促進睡眠。
豆漿:隨餐食用或者餐后飲用更佳。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等成分,適合在用餐時同時攝入,吸收利用率更高。
注意攝入量
牛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日奶類及奶制品的攝入量為300—500克。
豆漿:建議每日大豆及堅果類攝入量為25—35克。換算成豆漿,大約在300—500毫升。
學會巧搭配
牛奶:搭配主食如面包、燕麥等一起食用,可以延長牛奶在胃里的停留時間,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穩定。
豆漿:與谷物搭配,可以彌補谷物中賴氨酸的不足,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
飲用禁忌要牢記
×牛奶禁忌×
乳糖不耐受人群:不宜飲用牛奶,容易引起腹脹、腹瀉、腹痛等不適。
有中度或重度痘痘人群:需要減少牛奶的攝入量。
長時間高溫蒸煮牛奶:容易使牛奶中蛋白質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導致沉淀物生成,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豆漿禁忌×
痛風患者:豆漿由大豆制成,大豆嘌呤含量高,因此痛風患者不宜飲用過多豆漿。
胃寒、脾虛、腎功能不全人群:豆漿性平偏寒,此類人群應少喝或不喝。
忌喝未煮熟的豆漿:沒有煮熟的豆漿含有皂素、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等物質,可能會讓人產生頭暈、腹瀉、嘔吐、惡心等中毒癥狀。
忌用保溫瓶儲存豆漿:豆漿中的皂苷成分會溶解保溫瓶內的水垢,而且豆漿在瓶中容易變質。
這樣選購更放心
牛奶選購技巧
看配料表:配料表越短越好,生牛乳排在第一位的為佳。
看營養成分表:主要看蛋白質含量,通常蛋白質含量越高,牛奶品質越好。
按需選擇產品類型:鮮牛奶(巴氏奶)營養保留更完整,純牛奶(常溫奶)更耐儲存,可根據需要選擇。
注意乳飲料:乳飲料本質是飲料,而不是奶,購買時注意區分。
豆漿選購技巧
看名稱:留意產品是“純豆漿”還是“豆漿飲料”,后者蛋白質、鈣含量較低,且添加了糖和其他食品添加劑。
看配料表:盡量選擇配料表短、添加劑少的產品。
看生產日期:豆漿保質期較短,購買時注意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推薦自制豆漿:自制豆漿安全、衛生,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配濃淡,營養更易吸收。
掌握正確的飲用方法和選購技巧,才能讓牛奶和豆漿更好地為我們的健康服務。希望大家都能喝出營養,喝出健康!
來源 | 科普中國 ,原標題:《牛奶vs豆漿,到底哪個更營養?答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
編輯 | 姜玉函
責編 | 李雪
![]()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