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
甬舟高速復線
又有新進展!
據“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微信公眾號10月21日發布的消息:
甬舟高速復線二期項目
金塘海底隧道盾構機設備選型方案
順利通過評審
![]()
近日,甬舟高速復線二期項目金塘海底隧道盾構機設備選型方案評審會在寧波召開。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何川等7名國內隧道工程與盾構技術領域權威專家組成評審組,對方案進行專業評審。
![]()
甬舟高速復線二期項目寧波威家山至舟山金塘段線位圖
甬舟高速復線二期項目是國家公路網中杭州灣地區環線高速和浙江省“九縱九橫五環五通道多連”路網布局中滬舟甬跨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總投資約156億元,全長約18.05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海底隧道段時速80公里),計劃于2030年建成通車。
金塘海底隧道作為該項目的控制性工程,全長約11.6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長的在建海底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隧道,也是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海底高速公路盾構隧道,具有超大直徑、超長距離、超高水壓、復合地層、敏感環境等特點。隧道施工將采用4臺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長距離頻繁穿越硬巖、軟巖、軟土等復雜地質,中途經歷多次高壓換刀,最終實現深海高壓環境下毫米級精度的精準對接,技術難度達到世界級水平。
![]()
甬舟高速復線二期項目金塘海底隧道盾構機雙向對接示意圖
評審會上,專家組圍繞盾構機選型方案的技術合理性、施工可行性與運營安全性展開深入研討,一致認為該設備選型、功能配置與性能參數科學合理,方案總體可行。針對金塘海底隧道的特殊工況,本次選型的盾構機具備智能、耐久、精準三大技術優勢:設備配置強耐磨刀盤與高耐久主驅動,應用高耐磨材料并優化結構設計,顯著提升主軸承使用壽命,滿足超長距離掘進需求;搭載開挖倉可視系統、超前地質預報、氣體環境感知與地層識別等智能系統,實現掘進全過程“可預測、可感知、可調控”,并依托高精度導航與控制技術,確保在深海高壓環境中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
接下來,甬舟高速復線二期指揮部將進一步細化設計方案,加快推進盾構機后續生產準備工作,為打造世界海底公路盾構隧道的標志性工程做好技術保障。
來源: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