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簡介:陳林,1967年7月生,四川省西昌市川興中學高級英語教師,西昌市殘聯副主席。所教學科多次名列全州第一,曾培養出多名清華北大學子及高考狀元。在國家、省、州市各級報刊雜志發表教育教學論文近30篇。獲得榮譽稱號:四川省自強模范,西昌市中學英語教學能手,西昌市優秀教師,感動西昌十大人物,西昌最美教師等。
遇見,即為福祉
那往事,讓你哭了。那淡淡的憂傷,又讓你心生甜蜜......
![]()
終于找到了
作者:陳林 原創
暑假伊始,我曾滿懷溫情地寫下一篇題為《孫女就要回來了》的散文,字里行間傾注了對孫女暑期歸鄉的期盼。文中深情回溯了寒假期間與孫女共處的點滴日常,那些共同學習、相互陪伴的溫暖片段,都化作了對暑假續寫更多溫馨故事的美好憧憬。
完稿之后,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文章四處投寄。除了幾家網絡平臺予以刊載外,投向報刊雜志的稿件皆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三個月時光悄然而逝,我對文章見報已不抱任何奢望,甚至漸漸淡忘了此事。
未曾想,前幾日竟意外接到《涼山日報》編輯的來電,告知拙作已刊發于2025年10月10日的《彝海》副刊。雖非首次發表文章,但這份遲來的驚喜依舊讓我心頭泛起一陣小激動。于我而言,筆耕不輟的主要動力,便是想為遠在武漢的孫子孫女樹立一個熱愛生活、堅持學習的榜樣。如今,我與孫女的尋常故事能登上涼山州的黨報,這份喜悅與自豪,又怎能不讓人振奮?我暗自思忖,這或許又會成為激勵他們成長的鮮活素材——畢竟,文中的點點滴滴都與他們息息相關,這份獨特的記憶,他們理應倍感親切,或許能成為鐫刻于心的溫暖印記。
興奮之余,一個念頭愈發清晰:我要給孫子孫女寄一份刊載著他們故事的報紙,讓這份跨越千里的喜悅與他們一同分享。
于是,一場“尋報之旅”就此展開,過程卻遠比想象中曲折。
一.尋報之初:報亭何處覓?
我首先想到的是聯系刊發文章的編輯張老師。電話接通后,我懇切地說明來意,詢問能否幫忙郵寄兩份報紙,以便轉寄給遠在武漢的孫輩。在我的記憶里,許多報刊雜志通常會給作者贈送樣刊樣報。張老師在電話那頭略顯遲疑,表示不太方便,還略帶調侃地說:“別人關心的是稿費,您倒是關心起報紙來了。”他建議我不妨去報亭碰碰運氣,自行購買幾份。
聽從張老師的建議,我特意前往川興街。頂著初秋的微熱,我在街上逛了大半日,目光穿梭于沿街的商鋪,卻連報亭的影子也未曾見到,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失望。不甘心的我又輾轉來到西昌城區,接連尋訪了好幾條往日印象中或許有報亭的街道,結果依舊令人沮喪。許久未曾購買報紙,平日里對報亭的存廢竟毫無察覺。此時此刻,我才猛然意識到,西昌城里的報亭似乎已近乎絕跡。或許在城市的某個角落仍有零星分布,但至少在我足跡所至之處,它們已然“集體失蹤”。我在心中喃喃自問:“報亭,報亭,你們在哪里?又到哪里去了?”那份對紙質閱讀時代的些許眷戀與失落,悄然涌上心頭。
二.尋報之中:友人相助與報社遠遷
報亭尋而不得,我只好另謀他法。這時,我想到了在報社工作的朋友周建英,便嘗試向她求助。建英十分熱心,二話不說便爽快答應幫忙尋找。然而,新的難題接踵而至:報社早已搬遷至城西原政務中心的舊址,距離我居住的城東甚遠,親自前往取報顯然不現實。建英建議我先在學校門衛室或辦公室問問,看能否就近找到當日的報紙,這樣最為便捷。我覺得這是個兩全其美的主意,興沖沖地跑到學校門衛室和幾個辦公室詢問,得到的答復卻依舊是失望——時間已過去好幾天,過期報紙早已處理。
三.尋報之續:弟弟的不解與我的堅持
星期一,弟弟突然打來電話,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建英今天沒上班,而且這周都休假。她讓我在自己單位找找看,如果找不到再跟她聯系。”電話中,弟弟不解地問我:“費這么大勁找幾張報紙干啥?現在誰還看報紙啊,純粹是白費力氣!”他告訴我,他們單位訂閱的報紙,往往原封不動地堆在角落,鮮有人問津,最終的歸宿大都是廢品回收站,“而且我們是省級單位,也沒訂《涼山日報》。”他勸我:“算了吧,這么折騰下來也沒啥用,孩子們未必真會在意。”
我理解弟弟的務實,卻依舊執拗地堅持著最初的想法。我不甘心就此放棄,這份報紙對我而言,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物質價值。我渴望讓孫子孫女分享這份共同的喜悅,重溫文章中記錄的那些寒暑假里的美好回憶。我更奢望著,通過這樣一種略顯“笨拙”的方式,能在他們幼小的心田中悄然種下一顆熱愛文字、追求夢想的種子,激發他們對學習的內在動力。
弟弟依舊不甚理解,我便給他講述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希望能解開他心中的疑惑。
四.“英語之外的東西”:一位學生家長的啟示
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位學生家長。他有兩個女兒,小女兒曾是我的學生,大女兒我未曾教過。這位家長十分熱忱,每次在路上遇見,總會主動與我攀談,言語間滿是對我的敬重。他常常會提起我QQ日志里的某篇文章、某句話甚至某段感悟,是如何觸動了他的女兒,給了她們學習的動力與人生的啟發。那些細致入微的記憶,讓我既感動又有些許不安。
有一次,他竟特意聯系我,懇請我給即將攻讀博士的大女兒輔導英語。我一聽便慌了神:“我只是個高中英語老師,怎么敢給博士生輔導英語呢?”但他堅持讓女兒來,說除了英語,還想讓女兒從我這里“學點別的東西”。“別的東西?”我一時有些迷茫,除了英語,我還能教給一位博士生什么呢?
他的女兒如約而至。交流片刻,我便深切感受到她扎實的英語功底,遠超我的預期。我所能講授的,不過是些高中階段的語法知識和基礎學習方法,這些對她而言,無疑是淺顯的。然而,整個假期,她每天都準時前來,認真聽講,仔細做著筆記,風雨無阻。我心中的困惑也與日俱增:她究竟能從我這里學到什么呢?
直到最近,我再次偶遇這位家長,聊起他的兩個女兒,心中的迷霧才豁然開朗。他欣喜地告訴我,大女兒今年博士畢業,起初已與西昌學院簽約,條件頗為優厚,不僅有高額的一次性安家費,還有可觀的科研啟動經費。但隨后,重慶大學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同樣提供安家費與科研經費。她最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重慶大學,即便為此需向西昌學院支付一筆不菲的違約金。他還說,小女兒如今也即將踏上攻讀博士的征程。
聽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當年他女兒執意前來“輔導”的深意——她所追尋的,正是那些“英語之外的東西”。那是一種對知識的謙遜態度,一種對學習的執著精神,一種對長者的敬重與傳承,或許還有那份在浮躁世界中沉淀下來的、對平凡生活的熱愛與對理想的堅守。這些無形的品質,遠比任何具體的知識點更為珍貴。
五.公交車上的見聞:教育的不同圖景
弟弟在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似乎有所觸動。我繼續與他分享了不久前在公交車上的一段見聞。
那是一個普通的清晨,公交車上一位年輕的媽媽正送孩子去幼兒園。這位母親望子成龍心切,一路上都在抓緊時間考孩子各種知識,手中的書本幾乎未曾放下。孩子似乎有些不配合,時常答非所問,時而好奇地望著窗外掠過的風景,時而小手不停地擺弄著衣角。幾番問答下來,媽媽的耐心逐漸耗盡,終于忍不住發起火來,舉起手中的書便朝孩子頭上輕輕打去。孩子“哇”的一聲哭了,媽媽則更加生氣,忍不住罵了句粗話,將書本重重地扔在旁邊的空位上,賭氣似的不再理會孩子。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哭了一會兒,竟自己爬過去,一屁股坐在了那本被遺棄的書上,破涕為笑,開心地玩了起來。
孩子的哭聲與笑聲,那位母親焦慮的神情與無奈的舉動,在我腦海中與那位雙博士家長侃侃而談時的自豪神情,以及他女兒們勤奮求學的身影,激烈地碰撞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對比鮮明的教育圖景。我愈發堅定了要找到報紙的決心:我一定要將這份承載著愛與期望的報紙寄到武漢,哪怕孫子孫女此刻還不能完全讀懂文字的深意。但我相信,這份“儀式感”背后所傳遞的情感與榜樣的力量,他們能夠感知。
六.峰回路轉:終得報紙
聽了我的講述,電話那頭的弟弟終于不再言語,良久,他說:“我讓你弟媳在她們單位找找看吧,她們單位應該訂了《涼山日報》。”弟媳接到消息后,十分爽快地答應了。她也坦言,現在單位的報紙送來后大多也是束之高閣,鮮有人翻閱。
幾經周折,這份凝聚著我諸多期盼的報紙,終于到了我的手中。此刻,它正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桌上,油墨的清香似乎還未散盡。我小心翼翼地將其撫平,心中百感交集。
我決定盡快將這份報紙寄出去。我知道,弟弟雖然嘴上說著報紙無用,但內心深處,他對兒子的成長同樣寄予厚望。他的兒子參加工作后,弟弟便一直四處托關系,希望他能在職攻讀一個研究生文憑,這份良苦用心,與我此刻尋找報紙的心情,實則異曲同工。
掛斷電話前,我對弟弟說:“等你兒子以后成家有了孩子,一定要讓他們從小明白,有些東西比報紙本身更重要。不要讓書本成為教訓孩子的工具,更不要讓知識的載體被隨意丟棄。我們要傳遞給下一代的,是對知識的敬畏,對學習的熱愛,以及那份永不言棄的精神力量。”
電話那頭,弟弟釋然地笑了,我也笑了。窗外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進來,落在攤開的報紙上,溫暖而明亮。我仿佛看到,孫子孫女收到這份特殊禮物時,臉上綻放出的驚喜笑容,那笑容里,有理解,有感動,更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而那份“英語之外的東西”,也必將如涓涓細流,滋養著他們成長的心田。
(作者:陳林2025-10-23發于現代詩歌網)
現代詩歌網稿酬及版權聲明:
①現代詩站在供銷社的門口由詩人陳林投稿,現代詩歌網為原創現代詩歌交流平臺,尊重原創作者之一切合法權益,歡迎分享《站在供銷社的門口》,但如欲轉載至其他網站、公眾號或使用本站發表之原創作品,必須征得原作者許可,可與本站溝通聯系原作者。
②歡迎投稿,現代詩歌網公眾號主要發布詩人原創組詩,投稿作品需提交3首以上(5-10首為佳)并附上作者簡介及相片一張,一般情況三日內可發布。對于作品數量不夠、質量欠佳、風格不符(如散文、古體詩等)的投稿,可能只會安排現代詩歌網網站發布,請移步查看。
③我們尊重每一首原創詩歌,深信所有字符經過心靈打磨后都飽含深情,所有投稿需為本人原創且不侵犯他人任何權益,自負文責,可微信投稿: aaaaaliutao
④發布于現代詩歌網的詩歌暫無稿酬,所得收益用戶平臺服務器、日常維護及編輯酬勞,投稿者的投稿行為即視同意該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