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國宣布將對俄實施“大幅升級”的制裁措施,歐盟同步批準第19輪對俄制裁方案,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取消原定于布達佩斯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晤,以“無法達成所需目標”為由暫停直接對話。
10月2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白宮明確表態,華盛頓計劃于當天晚些時候或次日上午公布“大幅強化”的對俄制裁細節。
隨后披露的信息顯示,此次制裁精準鎖定俄羅斯能源產業命脈,將國有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與私有企業盧克石油公司納入制裁清單,這兩家企業的原油出口量合計占俄羅斯原油出口總量近50%,制裁力度堪稱“精準打擊”。
貝森特在聲明中直言,被制裁企業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提供了關鍵資金支持,美國財政部“已準備好采取進一步行動”,同時呼吁盟友同步跟進制裁措施。
![]()
幾乎在同一時間,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宣布,成員國已就第19輪對俄制裁達成一致,10月23日歐盟峰會正式批準了這一方案。
歐盟的制裁措施更為全面,首次將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納入進口禁令,將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下調至每桶47.6美元,并對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實施全面交易禁令。
此外,金融領域的制裁也實現突破,首次將加密貨幣平臺納入限制范圍,同時將俄羅斯“影子艦隊”的117艘船只列入黑名單。
就在美歐密集釋放制裁信號的同時,俄美高層互動出現意外轉折。
10月22日,特朗普向媒體證實,已取消原定于布達佩斯與普京舉行的會晤,核心原因是“感覺時機不對,無法達成所需目標”。
這一決定并非突發,美國財長貝森特透露,特朗普對8月美俄領導人阿拉斯加會晤后,俄烏談判毫無進展的現狀感到“明顯失望”,這成為取消此次會晤的重要伏筆。
![]()
不過,特朗普并未關閉對話大門,明確表示“未來某個時間仍會與普京見面”,并強調自己“始終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烏克蘭沖突”。
巧合的是,特朗普宣布取消會晤當天,北約秘書長呂特恰好到訪白宮。雙方討論了如何推動俄烏沖突落幕,但呂特坦言“目前尚無成熟的和平計劃可擺上談判桌”,同時認可特朗普提出的對俄施加“持續經濟壓力”的思路。
從時間線與事件關聯來看,美歐同步升級制裁與特朗普取消“普特會”存在清晰的邏輯。
一方面,通過鎖定俄羅斯能源、金融等核心領域,美歐試圖以“極限施壓”迫使俄方在談判桌上讓步,能源出口是俄羅斯經濟的重要支柱,而加密貨幣等新領域的制裁則是在封堵其規避現有限制的渠道。
![]()
另一方面,取消會晤既是對談判停滯現狀的“不滿表態”,也是一種策略性試探。特朗普在釋放強硬制裁信號的同時保留對話可能,既呼應了國內對“對俄強硬”的輿論期待,也為后續局勢變化預留了政策空間。
這種“邊施壓邊觀望”的姿態,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提出的“持續壓力+伺機對話”思路高度契合,成為當前西方對烏政策的核心基調。
對于俄羅斯而言,美歐新一輪制裁與俄美峰會取消無疑是雙重壓力,但俄方尚未作出明確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