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病妻子被送回娘家,4年維權拿回“救命錢”
以法為名,女人不是弱者!
“拿到這筆錢,女兒的后續治療總算有了著落!”近日,祁東縣周某的父親緊緊攥著法院判決書,聲音里滿是卸下重擔的感慨。這份薄薄的法律文書背后,不僅是多重殘疾婦女周某討回的夫妻扶養權,更是祁東縣法律援助中心用專業與效率,為弱勢群體守住生存底線的溫暖實踐。
2015年,周某與鄧某某在祁東縣登記結婚,婚后一同赴廣東務工。2021年,周某突發重病,人生軌跡被徹底改寫。
“女婿把人送回娘家時,她已經完全不能自理了。”周某父親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難掩心疼。經專業鑒定,周某被確診為肢體一級殘疾、智力四級殘疾,屬于多重殘疾,余生需要專人護理。更讓老人寒心的是,鄧某某將妻子送回后,便徹底斷了聯系,對周某不聞不問。
4年間,周某的治療費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這個本就靠低保度日的家庭喘不過氣。為了治病,家里早已負債累累。
今年5月,走投無路的周父帶著最后希望,來到祁東縣法律援助中心,為女兒申請法律援助。他要替女兒向鄧某某索要應盡的扶養費、醫療費,并主張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了解情況后,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立刻行動:現場核查周某的殘疾證、低保證明與醫療票據,僅用半小時就完成了申請審核與受理。考慮到案件涉及多重殘疾婦女權益,且治療費用急需解決,中心當即指派有著多年婚姻家庭糾紛處理經驗的法律工作者樊毛羅、王偉承辦此案,盡快為周某爭取權益。
“維權第一步,必須把證據鏈扎緊。”承辦人王偉說。接手案件后,兩人第一時間指導周父梳理材料,從2021年至今的每一張醫療票據、醫保報銷記錄,以及村委會出具的照料證明,再到周某的殘疾鑒定報告,每一份都逐一核對、整理歸檔。為讓證據更有說服力,他們還主動陪同周父走訪當年護送周某回家的同鄉,補充了關鍵的證人證言,讓案件事實更清晰、更扎實。
7月2日,祁東縣歸陽法律服務所專門組織全體法律工作者召開案件研討會,重點圍繞財產保全與先予執行的可行性展開研判。前者能防止鄧某某轉移財產,后者則能讓周某盡快拿到救命錢,緩解燃眉之急。
高效的研判很快轉化為行動。
7月3日,樊毛羅、王偉向法院提交財產保全申請,成功凍結鄧某某名下銀行存款;7月7日,兩人再次提交先予執行申請,請求法院裁定鄧某某先行支付醫療費。
法律的速度與溫度在此刻顯現力量。法院迅速響應,很快作出裁定,要求鄧某某在3日內先行支付醫療費19724元,解了周某的治療之急。
9月24日,好消息再次傳來。祁東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鄧某某需一次性支付周某2025年7月1日至2028年6月30日的扶養費43200元,此后每月還需支付1200元,直至周某能獨立生活;同時,鄧某某需支付周某剩余醫療費13886元。
來源:湖南法治報(文/全媒體記者 羅霞 通迅員 何伽)
一審:劉雙昀
二審:陳佳婧
三審:戴志杰
![]()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托大家將湖南法治報“設為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