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則關于上海、成都試點中小學長學制貫通培養的消息在教育圈刷屏。不少自媒體直接打出“取消中考”的標題,引發家長熱議。真相究竟如何?
告別“考試拉鏈”?滬蓉教育新嘗試
10月20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將試點長學制貫通培養模式,支持優質高中向下延伸、優質初中向上延伸辦學,推動建設一批高質量一貫制學校。
幾乎同時,成都也迎來多所“小初高”十二年貫通式學校和“初高”六年貫通式學校。當地教育局表示,這是有序推進中考改革的嘗試,自2025年起探索開展貫通式培養改革試點。
什么是貫通式培養?
簡單來說,就是在不調整現行學制基礎上,探索小學、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貫制或初高中六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模式。
核心特點是:打破學段壁壘,實現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方面的有效銜接和貫通培養。
家長最關心:真的不用中考了嗎?
試點學校的招生方式很明確:
- 生源從小學一年級(或初一)的政策性入學學生中產生
- 家長自愿報名,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數的,電腦隨機搖號
- 學校不通過考試方式遴選生源
進入貫通式學校的學生,可以免除“小升初”和中考,直接升學。但如果中途想退出,也可以直接申請。
官方辟謠:并非取消中考!
面對自媒體的過度解讀,兩地教育部門緊急澄清:
上海市教委明確表示:長周期貫通培養的實質是對課程進行統一設計,實現資源的貫通使用,并非取消中考。
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強調:當前推行的貫通培養試點是一項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不影響全市中考制度的正常實施。
教育變革,路在何方?
這項試點改革的真正意義何在?
打破教育碎片化:現行教育體系如同一個個隔間,每個學段各自為政,導致課程重復、資源浪費。貫通培養旨在打通這些壁壘,讓學生成長更加順暢。
減輕考試壓力:避免“小升初”、中考等階段性考試帶來的過度焦慮,讓教育回歸育人本質。
因材施教:學生可以在更長的周期內規劃學習,學校也能更系統地設計培養方案。
家長們的喜與憂
消息一出,家長們議論紛紛:
“終于不用陪孩子經歷小升初的折磨了!”
“中考壓力太大了,孩子每天都睡不夠6小時。”
“這是要回到以前一貫制學校的模式嗎?”
“搖號入學,會不會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教學質量如何保證?有沒有退出機制?”
理性看待教育改革
教育變革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神經。滬蓉兩地的試點,無疑是對未來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
重要的是,家長們應該保持理性,勿信謠、傳謠,一切教育政策以官方發布為準。
這場改革是否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模式?其他城市是否會跟進?讓我們拭目以待。
畢竟,教育的初心始終不變: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