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娃哈哈的消費者最近或許會發現,這個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國民品牌周邊,悄然冒出了兩個“相似又陌生”的名字——“娃小智”與“娃小宗”。短短一個月內,這兩個品牌先后浮出水面,背后分別關聯著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的弟弟宗澤后與女兒宗馥莉,一場圍繞“娃”字展開的品牌布局,正慢慢走進公眾視野。
![]()
時間拉回2025年9月,先是9月23日,一個名為“娃小智”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完成注冊,認證主體是娃小智食品(杭州)有限公司。不少人好奇這家公司的背景,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它并非憑空出現——其前身是2025年1月13日成立的營養素遞(杭州)食品有限公司,直到9月25日才正式更名,注冊資本5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吳堅。更關鍵的是,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宗澤后,他通過旗下貴州娃茅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穿透持股33.211%,而吳堅本身也身兼多職,既是娃小智的法定代表人,還是宗盛系多家公司的負責人,包括持有娃小智40%股權的貴州娃茅酒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些關聯讓“娃小智”與宗氏家族的聯系變得清晰。
9月底,“娃小智”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宗澤后VS宗馥莉 娃小智VS娃小宗》的推文,首次將兩個新品牌并列提及。推文中提到,2025年9月一份娃哈哈集團的通知流出,顯示集團計劃從2026年起啟用新品牌“娃小宗”,目的是維護品牌合規性;而宗澤后與吳堅打造的“娃小智”則不走傳統路線,以新消費為核心,從品牌內核、產品創新到市場推廣都進行了系統性重構。緊接著在10月10日,“娃小智”在杭州舉辦了全國招商會,招商海報上的條件相當吸引人:購買10萬元以上產品就能獲得所在區域的獨家經銷商資格,沒有代理費和加盟費的門檻。
幾乎在同一時間,娃哈哈集團內部的變動也引發關注。10月10日晚,有消息稱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辭去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長等職務。辭職后不久,“娃小宗”品牌便正式亮相,10月11日,“娃小宗”的微博賬號完成認證,主體是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審核通過時間為9月30日,盡管截至目前該賬號還未發布任何內容,粉絲數卻已達到1.8萬,可見外界對其關注度不低。
10月21日晚,娃小智董事長吳堅首次通過直播與公眾見面,進一步解讀了品牌規劃和招商政策。直播中,吳堅提到:“我也希望娃哈哈能越做越好,也希望這個大小姐的娃小宗也越做越好。中國那么大,我們大家一起好好的服務于消費者,服務于我們的經銷商。”這番話既表達了對同行的開放態度,也明確了“娃小智”的定位。關于招商,他再次強調門檻優勢:“沒有代理費,沒有加盟費。如果一次性采購下預付款30萬元,分期采購的話,我們會獎勵一輛SUV,給3年免費使用權,3年以后就送給你。”同時透露,目前“娃小智”已經鎖定了300個縣區的合作意向,招商進展超出預期。
![]()
這場品牌動態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評論區里多是理性分析而非情緒化表達。有網友聚焦宗馥莉與“娃小宗”的關聯:“從小喝娃哈哈AD鈣奶長大,知道宗馥莉一直在參與娃哈哈的運營,現在她辭職推‘娃小宗’,應該是想做更貼合當下年輕人的產品吧?還是愿意相信她對品牌的把控,畢竟是看著品牌成長的‘二代’。”也有網友關注“娃小智”的招商政策:“沒有代理費這點對小經銷商很友好,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創業者,不用一開始就壓太多資金。但30萬預付款還是要謹慎,得看看‘娃小智’具體有哪些產品,市場接受度怎么樣,不能只看送車的誘惑。”
還有網友擔憂品牌名稱相似可能帶來的混淆:“‘娃小智’和‘娃小宗’名字太像了,不仔細看很容易搞混,尤其是給家里老人買的時候,萬一買錯了都不知道。希望兩家能把產品特色做明顯點,比如‘娃小宗’側重傳統飲品的升級,‘娃小智’主打健康新消費,這樣消費者才能清楚區分,也避免后續的品牌糾紛。”另有網友從行業角度分析:“現在食品飲料行業競爭這么激烈,靠‘相似名稱’吸引關注只能是短期的,關鍵還是產品力。不管是宗澤后這邊的‘娃小智’,還是宗馥莉的‘娃小宗’,最終得拿出讓消費者愿意復購的產品,不然再低的招商門檻、再高的關注度也沒用。”
也有部分網友提到對“宗盛系”與“娃哈哈集團”關系的好奇:“之前只知道宗慶后,第一次聽說宗澤后,查了下才知道是他弟弟,‘娃小智’算‘家族分支’品牌嗎?和娃哈哈集團是什么關系?希望能有更明確的說明,不然消費者容易誤以為是娃哈哈直接推出的,后續出了問題維權都麻煩。”還有網友支持良性競爭:“只要是合規經營、產品合格,多一個品牌選擇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就怕出現‘蹭熱度’‘打擦邊球’的情況,破壞了娃哈哈多年積累的口碑,不管是‘娃小智’還是‘娃小宗’,都得守住品質底線。”
從“娃小智”的更名布局、低門檻招商,到“娃小宗”的借勢亮相、自帶流量,這兩個新品牌的出現,本質上是宗氏家族在新消費浪潮下的不同探索路徑。但無論選擇哪條路,有幾個核心問題始終繞不開:如何避免因名稱相似導致的消費者混淆?如何通過產品創新建立差異化優勢?如何平衡經銷商利益與品牌長期發展?
![]()
客觀來看,“娃小智”的低門檻招商確實降低了合作門檻,能快速打開市場;“娃小宗”則憑借宗馥莉的個人背景和娃哈哈集團的潛在關聯,自帶流量優勢。但二者若想在市場中長期立足,不能只依賴“娃”字帶來的天然關注度,更需要在產品研發、品牌定位、消費者溝通上多下功夫。畢竟,消費者最終選擇的,從來不是“熟悉的名字”,而是“可靠的品質”與“契合的需求”。未來兩個品牌能否走出各自的特色路線,或許還要看后續在產品和服務上的實際行動,而非僅僅停留在招商政策和品牌曝光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