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島居家適老化改造企業持續擴容。在首批28家參與企業、993款補貼產品的基礎上,第二批已遴選出5家參與企業、617款補貼產品。
不少企業收到了幾百個訂單。“我們已經成交了200多單,目前還在通過線上線下不斷擴大適老化產品宣傳,讓更多的老年人了解適老化改造的產品和政策。”青島維京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海倫說。
企業的爭相涌入,業務頻頻成交,這些都印證了適老化改造產業的潛力和巨大潛在商機。據統計,我國有1.4億套住宅亟需適老化改造,“人老”疊加“房老”,使得適老化改造成為一項緊迫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有望成為一條房地產行業深度轉型的新賽道。而據專業機構推算,日益增長且多元化、個性化的改造需求,正驅動適老化改造這一銀發經濟新板塊加速成型,催生出3萬億元大生意。
作為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截至2024年底,青島常住人口1044.25萬人,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53.2萬人,老齡化率為24.3%,正式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下,誰能精準捕捉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將產業藍海與民生關切緊密結合,誰就能率先贏得市場。
今年青島已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4000多戶
清晨六點半,青島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遼陽西路社區居民丁述基和老伴兒祝榮起身去洗手間,感應小夜燈自動亮起,客廳里的助行扶手成了他們如廁的“搭手”——這是他居家適老化改造后的日常場景。
而在城陽區后金社區,民政工作人員王海宇的手機可以隨時接到數字平臺預警,第一時間知道老人家中發生的險情……這些溫暖的片段,共同勾勒出適老化改造的生動圖景。
“原本擔心改造費用高,沒想到政府補貼能覆蓋30%,最高能領1.5萬元,手機上就能申請,太方便了!”城陽區東藍家莊社區的劉阿姨指著家里的智能監測設備很是開心。
![]()
數字養老服務平臺四級聯動響應機制,可以確保5分鐘內有人響應處置。
2025年7月,青島正式啟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這一政策在原有基礎上實現多重突破:打破以往僅面向困難群體的限制,將受益范圍擴大至全市60周歲及以上、改造地址在青島境內的老年人,且不限制戶籍與常住屬性,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發展紅利。
![]()
福彩公益金多年來持續支持困難老人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此次補貼政策以“真金白銀”減輕老年人負擔,采取消費券形式發放,按改造成交價30%予以補貼,每人項目期間最多可使用5次消費券,總額度最高可達1.5萬元。
為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青島搭建“線上+線下”立體化選購網絡:線上開設“青心適家”適老優品館,作為項目唯一指定線上銷售渠道,支持跨商戶多商品選購,還開通子女代購模式,方便晚輩為老人操辦改造事宜;線下布局展銷體驗中心、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企業零售網點等服務站點,老年人可現場體驗產品后再下單,部分站點還定期舉辦“適老化產品社區市集”,讓改造選擇更直觀便捷。
為保障改造質量,青島建立了嚴格的準入機制,從全市遴選專業改造公司,上線涵蓋地面和門改造、臥室改造等六大類25種產品的近千款適老化產品,大到護理床、升降灶臺,小到防滑墊、感應燈,覆蓋居家生活全場景。
![]()
居家適老化改造中,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護理床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
政策落地的關鍵在標準。青島建立“評估—設計—施工—驗收”全流程規范,改造機構配備專業評估員,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一戶一策”定制方案。
在市北區,評估員會重點檢查老人家中的地面高差、插座高度等細節,針對行動不便老人增設坡道,為聽力障礙老人安裝閃光門鈴,讓改造真正貼合個體需求。
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核心是“安全第一”。青島將衛生間、廚房、臥室等高頻活動區域作為改造重點,針對老年人跌倒高發場景,推出地面防滑處理、加裝扶手、配備洗浴專用椅等基礎項目;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護理床、防褥瘡墊等專業設備;為獨居老人加裝門磁感應器、緊急呼叫器、燃氣煙霧報警器等智能設備,其中備受關注的“安防六件套”可實現24小時全方位安全監護,部分智能馬桶還集成一鍵呼叫功能,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及時向家屬推送提醒。“我們聚焦老年人最迫切的安全需求,將地面防滑、如廁洗浴安全、智能監測等核心項目納入補貼范圍,確保改造精準實用。”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青島已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4000多戶,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安”。
系統性重構居住生態搶占產業先機
專業機構推算,日益增長且多元化、個性化的改造需求,正驅動這一銀發經濟新板塊加速成型,催生出3萬億元大生意。誰能精準解決老年人居家痛點,誰就能在適老化改造的藍海中搶占先機。
在嶗山區福田萬嘉科技園區,由全齡友好設計研究中心打造的一處居家適老化改造樣板間,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來實地參觀體驗。
![]()
全齡友好設計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展示集護理床和輪椅于一體的適老化產品。
一個小小的樣板間,內部卻有“大乾坤”:玄關處的鞋柜是斜插式的,每雙鞋都清晰可見,老年人不用彎腰翻找;緊挨著換鞋凳的木制儲物柜上方,6.9厘米寬的扶手恰好貼合手掌弧度,防止老年人換鞋起身頭暈摔倒。客廳里的高密度海綿沙發坐下去不塌陷,胳膊也有地方倚靠,拐杖也有能安放的卡槽,客廳地面采用坡道連接,消除高低差隱患。開放式餐廳里的適老餐桌,桌面邊緣的凹槽恰好可以卡住身體,讓老年人吃飯不會往前滑,湯湯水水也不容易灑。衛生間里的坐式淋浴器配備恒溫功能以及大按鍵的淋浴模式按鈕,方便對溫度變化敏感以及手指不靈活的老年人使用。馬桶旁L型扶手與前置抽紙盒避免轉身風險,智能馬桶的前置按鈕,避免了老年人扭身費勁。
“十多年前,適老化改造主要是裝個扶手,現在我們有多種安裝方案包供居民選擇。”展廳經理門東亮說。這種轉變,順應的是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的客觀現實。不同年齡段、不同健康狀態的老年群體出現的功能需求梯度,倒逼服務供給從單一性邁向多元化。
“單是‘洗澡安全’這一項需求,就可能經歷從在浴缸旁邊加個扶手,到浴缸改淋浴,再到配置坐浴椅和緊急呼叫按鈕的漸進式升級。”業內人士說。越來越多具備經濟能力的家庭,傾向于在老年人步入高齡前實施“全屋適老化改造”。
正是因為日益涌現的多元化需求,只有具有較強集成能力的企業,才能通過場景組合化方式入局,根據每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和家庭環境,為其量身定制個性化的適老化家裝方案。
目前,青島市居家適老化改造企業已涵蓋物業維修、家裝設計、建材生產、智能家居等不同主體。可供選擇的服務包產品包括“扶手抓桿、防滑產品、報警防護”“浴改淋”和“智能家居、健康監測、局部改造和全屋改造”等。
![]()
城陽區建立智慧養老系統,將適老化改造產品和智慧養老系統相關聯。
人工智能也是適老化改造的新賽道。在城陽區,適老化改造后的老年人家庭數據會實時接入“城陽區數字養老服務平臺”,一旦監測到緊急呼叫、血壓異常、燃氣泄漏等情況,平臺會立即啟動“家庭—社區—街道—區級”四級聯動響應機制,確保5分鐘內有人響應處置。東藍家莊社區的應急救援站配備了醫藥箱、應急充電器等設備,與智能平臺形成聯動,織密居家安全“防護網”,該社區改造后半年內,老年人居家意外發生率下降了82%。市南區湛山社區的智能平臺通過分析老年人活動數據,能提前預判服務需求,對一周未出門的老年人主動上門探望,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轉變。
![]()
城陽區適老化改造展廳內,各種適老化產品一應俱全。
“適老化不是簡單的‘加裝扶手’,而是系統性重構居住生態,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里有尊嚴、有質量地生活。”青島理工大學教授、全齡友好設計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錢治科表示,適老化改造的核心在于通過科學布局與人性化細節設計,如樣板間展示的起身扶手寬度、可調節家具、消除地面高差等,將潛在風險點轉化為安全支撐點,“這不僅提升了老年人自主生活能力,減輕照護者負擔,更重要的是傳遞一種理念——家應該是生命全程的港灣,能主動適應人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身體需求,讓‘老有所安’真正落地生根。”
尚需培育清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從數據看,我國有1.4億套住宅亟需適老化改造,“人老”疊加“房老”,使得適老化改造成為一項緊迫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有望成為一條房地產行業深度轉型的新賽道。但值得注意的是,適老化改造雖坐擁億級老人與億套待改住宅的龐大潛在市場,但企業普遍面臨盈利難題,清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尚未成型。
有的企業雖然可以盈利,但是僅能維持10%至15%的微薄利潤,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虧損的困境。深究原因,除了需要深挖老年人真實的深層次需求外,還需要進行市場培育。
“老年人的需求痛點,有時不在于居家改造本身。”青島維京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海倫在完成了200多單適老化改造后,深有感觸:老年人的需求,有時候是在適老化改造之外的。比如老年人要進行衛生間和廚房的改造,可能改造時間的周期需要三天到一周,這期間如何能做到不影響老年人生活,包括解決老年人防塵、吃飯、住宿等需求,讓老年人做到后顧無憂十分重要。
為此,青島不少適老化改造企業提供快速安裝的套餐包,基礎安裝只需1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通過無塵施工、環保選材等細節把控,可以實現“改造不擾老”。在上海,適老化改造企業通過與社區長者服務中心協作,解決全屋改造時的臨時居住難題。老人在施工期間搬進社區長者服務中心,不僅吃住無憂,還有工作人員照護陪伴。施工團隊則提前完成測量和預組裝,實現最快速度的安裝改造。
因為部分企業無法精準掌握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市場上存在不少“偽適老化”產品,比如功能齊全的智能馬桶,但按鍵操作繁瑣,根本不適合老年人使用。有的在改造中不知道適老化地板的特殊材質,不能很好地保障老年人在房屋內的行走安全。這些對市場認知不清的案例,讓企業在適老化改造市場中處于劣勢。
不僅僅是企業無法把握老年人適老化改造的核心需求,甚至有不少老年人也意識不到自己家有適老化改造的需求。采訪中,一位社區工作者表示,很多老年人走進適老化改造樣板間親身體驗后,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適老化改造——需求早已經存在,但是由于認知的局限,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需求。因此,如何讓更多老年人了解適老化改造,需要政府、企業、社區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宣傳。
除此之外,老年人普遍生活節儉,一些定制化適老產品因未形成規模效應,成本普遍高于常規產品,加劇了價格敏感度。業內人士認為,政府雖然不用包辦養老保障,但是可以通過更優惠政策扶植行業。比如考慮稅收減免,建立更多的平臺渠道,幫助企業擴大受眾面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